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18世纪开始的火器制造标准化运动在19世纪初期仍在继续。在骑兵部队中,手枪已经代替剑成为辅助武器,催生了大量外表朴素以适应大众市场的燧发手枪。因为额外的装饰意味着昂贵的价格。那时工厂的质量控制还非常薄弱,因此生产出大量劣质手枪。典型的问题包括,弹簧断裂以及钢材不合格等。当然,如果你出得起价钱,也能得到高品质的手枪。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工程技术发展起来后,火器质量标准化才真正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2.
澳门与明末引进西洋火器技术之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 ,为抵御满洲贵族的军事入侵 ,徐光启等人倡导并主持了引进先进西洋火器技术的运动 ,而澳门作为西方先进火器技术的输出地 ,其地位的特殊性对中国学习西方火器技术产生了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蒙古军在13世纪至14世纪的对外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火炮和其他武器,首先流传到交战的国家和地区,而后又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蒙古军三次西征,以骑兵快速突击之长,运用先进的攻城火炮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对东西方交往,特别是火器的流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阿拉伯人获得了蒙军使用的火器,仿制成阿拉伯人使用的木质火炮--摩得法.摩得法"出世"之后便以传奇的"身份"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最早使用火药和火器的国家,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下,火器技术到了明代中前期已臻于完善,中国成为火器种类最多、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明代中后期,伴随着西力(知识、技术)东渐,中西的碰撞和交流增多,明代火器技术面临新的时代问题。在西学的冲击之下,新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融入,重塑了中国传统火器技术的知识谱系,中国火器技术实现了转型。  相似文献   

5.
西洋火器引入与徐光启对外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名臣徐光启受到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深刻影响,为了明王朝与清朝的战争获得胜利,在澳门葡萄牙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成功推动了从澳门引入先进西洋火器.与此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新式作战工具所带来的对传统冷兵器时代战争观的颠覆性变革,阐发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崭新的进攻与防御思想.在这种努力的背后,显露出中国知识阶层对17世纪初外部世界认识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引发了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华夷秩序下传统对外观念的反思和冲击.虽然新式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改变了北方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但却无法根本挽救明王朝的衰落.值得关注的是,大规模引入西洋火器的行动激起了明王朝内部新旧观念的激烈斗争,迫使徐光启的计划最终半途而废,而且明王朝使用先进西洋火器反过来也刺激了清朝在此领域的迅速发展.徐光启引入西洋火器,其主要目的无疑是为了挽救明朝覆灭,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他希望能借此机会改变南京教案后明朝确定的排斥天主教政策,推动天主教在华的进一步发展.徐光启抱憾去世后,他引入西洋先进火器和战争思想的努力,间接地为清朝彻底击败明朝,统一国家,拓宽疆土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去年《中国语文》第四期上刊载文安朗先生《说“燧”》一文,惩于“燧”字“现有辞书只有两个义项:1.古代取火器;2.古代告警的烽火……这些义项对现代汉语来说是足够用了,而对古代浩瀚的典籍来说,就嫌少了一点。”于是游目册府,自出机杼,得八义项焉。此诚所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治学正需要这种锲而不合、精益求精的精神。然究其所论,间亦有所未安,千虑一失,容或有之,敢竭鄙诚,以就教于文先生。  相似文献   

7.
火药的发明与中国炼丹术、本草学有很大的关系。火药的发明是由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为控制火候而引起。《真元妙道要略》中提到:“凡消(硝)石伏火,赤炭火上试,成油入火不动者,即伏火矣。若并内烧成汁者,即未知生熟何如耳。”消石伏火,后来又加上硫磺或木炭代用品,于是便具备了火药的硝、黄、炭的三种成分。伏火未成,造成失火,引起炼丹家注意到火药的剧烈燃烧功能。黑色火药是由硝石、硫磺、木炭三者按照比例配合的粉状混合物,所以才称之为火“药”。火药一经发明,在中国历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相应的火器也不断发展。例如北宋军队中使用的火箭、火球、火蒺藜,元朝军队使用的“火铳”,明朝军队专门设立的神机营等。根据李约瑟博士、赵令扬教授、冯锦荣博士、沈福伟教授、特别是潘吉星教授等众多科技史著作对中国火药火器的丰富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火药火器在亚洲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8.
聂士成作为一名杰出的职业军人,具有保家卫国的质朴的信念和变法自强的战略眼光,借鉴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创建军事学堂,大胆使用新式军事人才,从军队的教育训练及营制等多方面推行军队近代化建设,将武毅军、武卫前军打造成当时中国最先进、最具战斗力的军队.  相似文献   

9.
激光部队是使用激光武器装备进行作战的部队,是个新型的兵种。通常由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防空、激光反导及激光致盲等部队组成。主要担负通信、侦察、预警、防空、反导、反舰、反坦克、反直升机及杀伤敌方人员等多种作战任务。是一支反应快、威力大、战斗力强的高技术部队。随着各种激光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和大量装备部队,世界各国军队必然要逐步建立各种激光部队。据军事专家预测,21世纪初期,西方大国可能首先建成激光通信、激光反导、激光干扰、激光防空等部队。激光通信部队是利用激光信息传递军事信息的部队。包括大气激光通信、光…  相似文献   

10.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1998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空军装备部,是全军唯一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是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军队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高校,主要承担为军队培养定向士官,以及为军队航空装备修理和地方航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部专门介绍中国国民性的英文著作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丑陋、温良、智慧。这标志着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的深刻变迁。三部著作不仅在内容上展开互动,在对中国形象的描述上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三种中国形象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中国形象变化背后的原因,探寻西方中国形象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本文主要从如何履行工作职责、提高“三服务”水平、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 ,阐述了新时期党委办公室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的萌芽时期,14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形成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实践和发展时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十九世纪以后,西方人权研究和人权理论多维度展开,并在国际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其重要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二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优秀部分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形成国际公约或标准;三是引起国际范围内的人权讨论,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4.
早期中英关系主要是商业上的,但在中英贸易中存在着诸多的冲突与矛盾,主要集中在:广州一口通商制度、行商制度、海关税课制度、外商管理制度。18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出面保护在华商人,遣使访华与中国政府进行直接交涉,并明确提出与中国订立条约的目标,企图将对华关系置于条约的基础之上。但是18世纪中英之间的冲突并不是纯粹的商业冲突,而是两种不同经济理念、不同经济体系、不同世界观和文明现的冲突,并且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早期中英关系的条约化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15.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进行的改革,是俄国从东方文明转入西方文明过程中的一次社会大变革。然而,彼得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却强化了国内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对外奉行帝国政治。其结果是又拉大了俄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使俄国在后来的200多年间不断地落后于西方。彼得一世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是诸多矛盾现象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儿童观。西方现代儿童观肇端于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开创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道路。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新的儿童观,为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代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大力提倡新的儿童观的同时,又把它应用于教育实践,推动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20世纪以来,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的提倡和应用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一种趋势,这必将会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充满溢美之词,到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急转直下,由赞美到蔑视。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窥视到中国文明自身存在的缺点,中国文化的神秘感消失。另一方面,与西方近代种族中心主义的形成和基督教文化的排他性密切相关。这两者都受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制约,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才是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逆转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作文文体知识开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作文文体分类源自西方。但由于写作文化的差异,中西方作文文体的内涵"名同实异"。这决定了中西方作文文体知识的开发有很大差异:西方一度偏重文章形式,但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通过强化交际目的、重视现实功用、采用多元开发标准,使作文文体知识得到充分开发;而我国在经历20世纪初的充盈和实用之后,于1963年遭遇"突变",强化"文章"本位,剥离"实用目的"和"读者意识",丧失文体"推陈出新"的动力,作文文体知识走向凝固和简单。对比之下,我们应该看到,"淡化文体"只是对既有文体知识的不满和失望。而不应该是对文体知识的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俄罗斯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得益于俄罗斯作家们具有了审丑意识,并且与西方相比,俄罗斯作家的审丑意识呈现出自己的审丑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审丑的自然性、审丑的意识形态性和审丑的宗教性。这种审丑特性不但促进了俄罗斯学的繁荣,而且也由此形成了俄罗斯学自己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日本特殊会社在东北地区的经营为例,探索"伪满洲国"时期大量日本特殊会社在工厂数量众多、技术先进等历史数据的背后,其殖民经济掠夺性的本质。指出,殖民经济光鲜的现代化外衣并非为中国而穿,客观上也未必为中国带来多少机遇,不应把对中国资本与劳力的极力掠夺冠以"开发"的名义;面对日本的侵略事实,历史调和论及"开发有功"论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