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何为平民教育?包括自己在内,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总是将平民教育等同于“贫民教育”,即社会底层子弟的教育,就是打工子弟学校。实际上,平民教育一方面是“全民教育”,更重要的则是培养人们做一个寻常的人,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反观国内的教育制度,无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如何出人头地。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目前尚没有真正的平民教育,而没有平民教育,精英教育便成为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
胡宁 《农村教育》2007,(9):F0003-F0003
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和良好的历史文化传承使得休宁有条件在一些领域上开全国之先河。比如,我们与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这两所平民教育学校——“德胜一鲁班(休宁)木工学校”和“休宁德胜平民学校”,一时间吸引了世人更多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成人教育八十年(续二)孟娥一、平民学校(一)《筹设平民学校办法》民国2年(1913年)4月,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委员会向教育厅提交。”《筹设平民学校办法》。平民学校的宗旨是“谋求一般平民失学者,予以求学机会,普及义务教育,利用空闲时间,施教育于平民...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平民学校第六期日前开班,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平民学校校长岳素兰出席并讲话。平民学校副校长、教育学院教授丁小浩为新学员介绍平民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并着重介绍了“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四个模块的主课授课内容。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迎来了“德”、“赛”二先生,中国出现了“平民文学”、“平民政治”、“平民教育”等口号。早年在长沙上学的毛泽东,就深受“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在一师办起的“工人夜校”为“平民学校”;他办起的湖南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在他指导下编出的课本为《平民课本》;他办起的通讯社叫“平民通讯社”。所以当年任湖南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易培基对人说:“毛泽东将来要当平民天子”。本文不拟泛淡毛泽东早年平民主义种种,只侧重探讨毛泽东早年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22)
许多在家乡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甚至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能堂堂正正地坐在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里,聆听一流教师们的授课,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北大平民学校从2005年9月开  相似文献   

7.
冷英 《辅导员》2009,(4):53-53
某学校张贴海报,宣传自己的办校特色是“绅士、淑女教育”,学费数额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何谓绅士、淑女教育?这种教育的成本真的有那么高吗?难道这只是贵族学校的专利吗?我们平民公立学校不也亟须把学生打造成绅士、淑女吗?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绅士、淑女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工》2011,(2):15-16
按照上海市统一要求,闵行区从2008年开始在全区已有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基础上,实行规范办学,建立民办“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以下简称“农民工子弟学校”)。目前,全区通过调整、合并和新建,已有规范的农民工子弟学校13所。  相似文献   

9.
80多年前,蔡元培从寻求“人人都是平等的”和“养育健全人格”的目的出发,在北京大学举办了“校役夜班”和“平民夜校”。前不久,北京大学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创办了“平民学校”,让在北京大学务工的外来人员再次坐进教室,学习新知,感受社会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等单位将以“平民学校”的创办为契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新模式以及用工单位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等进行探索。北京大学岳素兰副校长指出,在北京大学的务工人员已超过3000人,前不久校工会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其中的多数人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41%的…  相似文献   

10.
简易学校:从自力救济走向自助安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以“自力救济”为主要形式的“简易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学校。但由于事实上的“因陋就简”,它不可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从“自力救济”到“自助安置”,其实质是解决简易学校办学和城市管理缺位矛盾的过程。因此,要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管理和扶持。  相似文献   

11.
“绝对是一时冲动,决定办学的时候,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后来我也没想到办个学校这么难。但是,就是因为当时那股子傻劲儿才有了我们学校的今天。这世上,白手起家不怕摔跤,只有傻子才能成事儿。”陕西首家私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师新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是否是理性选择创办这所农民工学校?”时这样出人意料地回答。  相似文献   

12.
让农民工孩子有尊严地分享改革成果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2日报道,据对农民工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58.4%的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的上学待遇”:有34.4%的人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有13.6%的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专门学校”。调查同时显示,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是农民工子女求学路上的两大“拦路虎”。  相似文献   

13.
发挥职院优势 创新农民工培训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优势 1、专业优势。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目前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少则八九个,多则十几个、几十个,各类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符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培训需要。职业院校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有效服务“三农”,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日益突出;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未来城市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前瞻价值.但是由于长期受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遇到了诸多困境,阻碍了他们学校融入的进程.为此,应多方采取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建议可通过城市家长、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协作来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入.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受俄国十月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相继流传到国内的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中国思想界一度出现了普遍的“平民化”倾向,“平民”一词成为时髦。这一对期“平民”的概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至今尚没有人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当时所谓平民、主要是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这种说法大概是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段话引伸出来的。那段话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昕谓‘平民’实际上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这段话的原意是说: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下层人民大多没受过学校教育,既不识字,更不能读书、看报。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没有深入下层人民群众当中,这样,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限于”市民阶级知识分子一层。这是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所能达到的范围来说,与当时思想界流行的“平民”概念所指的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当时所谓的“平民”在多数场合与古来的“布衣百姓”含义是一致的,即是指社会下层人民。请看下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很多知识我自己心里明白,但是想不到好的方法教给学生;碰到不听话的学生,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他们。”奉贤区宏翔小学教师郭守珍说出了很多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困惑。而这种困惑随着奉贤区“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全面开展而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17.
一句话传真     
《中国教工》2011,(12):41-42
北京大学平民学校2011年系列讲座之一“如何走进音乐”专题讲座日前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毕明辉为160余名北大师生、平民学校学员奉上一场精彩的音乐大餐。(张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广东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入地政府教育经费负担难以承受,“两个为主”政策不完善难以落实,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水平偏低等。要促进广东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必须完善“两个为主”的政策,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之中,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公开课应该充分考虑其价值取向:着眼于平民学生、平民教师与平民教研的需要,不犯“笼而统之”的评价错误。在明白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有学生”“有层次”的教研与评价机制。紧扣“2017年版课标”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的层次梯度,思考、研究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合理地建构课堂。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11,(6):63-63
我出生在农村.农村的水土孕育了我的草根情怀。30年教育生涯.20年校长经历,平民的思想,朴素的追求,旱已融入我的生命和血液,“为梦想而飞,凝聚每一份力量”,每当我听到这歌词,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践行“优质教育平民化”,培养“一品平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