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本源是摹仿“理念”,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对其老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更新,认为文艺摹仿的是人的社会生活.本文探讨了他们二人“摹仿论”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传达思想感情。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内容,决定了文艺鉴赏伴随着“情”与“理”的活动。“情”与“理”的融合构成了审美鉴赏过程的主客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文艺创作中坚持不坚持典型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具体方法问题,而是关乎到文艺的方向路线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王、张、江、姚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文艺革命的旗手”相标榜,肆意篡改和反对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他们反对创作从生活出发,鼓吹唯心主义的主观随意性;否定和取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创作的指导作用;否定典型形象是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个性的辩证统一,完全践踏和破坏了典型化原则,在文艺领域里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四人帮”反党集团妄图篡党夺权,同样是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利用手中所控制的宣传工具,大造反革命舆论。在毛主席病重期间和逝世以后,既抛出一个“按既定方针办”的所谓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制造混乱,又利用各种文艺形式,特别是电影、戏剧和诗歌,为自己涂脂抹粉,树碑立传。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成绩是喜人的,也曾陆续出版了一些新写的现代文学史,其中有不少注进了个人研究意见并吸收别人研究成果的地方,“改写文学史”的工作,在稳健地进行。但在一个“观念更新”的盲乱思潮冲击下,“重写文学史”成了一种运动,似乎“一切都翻一个身”,为“重写”而写的“重读”、“重评”文章又多使人困惑,于是对在现代文学史中有着某种贯串作用的鲁迅也感到不好理解了。带着问题,结合《毛泽东论文艺》的有关论述,我又重新  相似文献   

6.
高杰 《阅读》2024,(7):20-22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单元习作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本文重点探讨习作教学中依托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明确习作内容,厘清“写什么”;优化知识结构,明晰“怎么写”;开展互动评价,探讨“写得怎么样”,让习作既有意义也有意思,为教师提升习作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说的“书”是指作为一种文体而言的信札。“书”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笺、简、柬、撅、胰、苔、札、帖、移、刀笔、尺续、尺书、短书等。这些不同的名称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官信叫“段”,又称“移”;家信叫“柬”,又称“徽。写在竹上的叫“简”,写在帛上的叫师G”,写在木上的叫村L”。杜预《春秋序》说:“大事书于策,小事简续而已。”“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古代供题认或书函之用,所以信札也称“笺”。在毛笔发明之前,用刀代替书写工具,所以书信又称代为“刀笔”。宋代黄庭坚、杨忆就把他们所著的书札称为“刀笔”…  相似文献   

8.
1.1986年7月18日《文汇报》发表了朱大可的文章《谢晋电影中的缺陷》.以此文为发端,继而李劼等人带着超前意识开始了对所谓“谢晋模式”的巨大的冲击.他们以批判的锐气喊出了:谢晋的时代已经过时.随后《语文导报》、《文论报》、《电影新作》等报刊杂志展开了争鸣和讨论.在这股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上影集团”不甘示弱,组织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专题讨论.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向以务实著称并首开新时期电影走向世界先河的著各导演吴贻弓终于把憋了一肚子的火.在上影故事片创作人员会议上发泄了出来.写了《要做一个真诚的,热爱人民的电影艺术家》(《电影新作》1987.6)一文,强烈地批评了“超前意识”是“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势,时代和人民都不会买他的帐”的慷慨陈词.并对谢晋的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如果将来历史证明我是笨蛋、低能儿.我心悦诚服地接受历史的审判”.2.毋庸置疑.谢晋曾是影坛上拥有观众最多的导演,他“以影片主人公为中心机智而巧妙地向四周振荡,激励出片中席间人们无数热泪.”(《文汇报》1987.8)可以说他拥有十亿观众.早在1985年全国十九城市“电影民意测验”与“电影专家咨询”的比较中已证明了这一事实,来自北京、上海、广洲、武汉、哈尔滨、成都等十大城市一千七百多名各类观  相似文献   

9.
转载是文学生产的第二现场,是文学再传播的一种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报》作为全国性的文学评论报纸,承担着阐释文艺政策、发表文艺评论、推进文学运动的责任。《文艺报》转载国家刊物上的文章,将文学批评从“个体”推向“群体”。同时,《文艺报》也转载地方报刊上的文章,为全国各地文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文学大众化。《文艺报》的转载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主流话语渠道,参与建构“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炼的话是谚语”(哈萨克族谚语)。谚语被人们称为“智慧的花朵”、“词库中的钻石”,它们象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使我们的语言变到锦上添花,引人入胜。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在说和写的当中适当使用一些谚语的话,那么,他们英语表达的语势就会大大增强。我们合写本文的目的就是借助汉英谚语的比较,使我们的学生了解掌握一些英语中最常见的谚语。  相似文献   

11.
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出关>的“关”》)。“杂取种种人”,就是从众多的模特儿(他们未必都是同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身上选取塑造人物形象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概括性是很广的,其中有的如阿Q形象,则广到“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象是写自己,又象是写一切人”(《答<戏>周刊编者信》)。这样“杂取种种人”的作法,会不会使人物形象成为超阶级的呢?对鲁迅来说,是不会的。因为还有“合成一个”的步骤。“合成”,不是把“杂取种种人”的东西,简单地、机械地累加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人性论”的泥坑。鲁迅所说的  相似文献   

12.
笔者出了一本小书《作家之门》,许多青年文学爱好者读后给我来信,不少人还附来习作,与我探讨创作上的问题.我给他们讲的大多是一些可称为冠冕堂皇的道理,这些道理绝对正确,甚至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诸如树立“两为”思想,深入火热生活,多读多想多写,等等.无奈他们照做后起色不大.对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两大流派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思想纷争。在诸如“民族形式”问题、“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写光明为主”的问题等方面,以周扬为代表的一派和以胡风、冯雪峰为代表的一派,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前者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谋求对文艺问题的政治化解决。后者却强调文艺用它特有的方式为现实服务,两个流派的纷争一方面彰显了各自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各自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范畴。“以形写神”涉及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审美评价标准等文艺理论问题,约略追溯“形似”与“神似”这对术语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一下形神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对艺术的真实性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艺术的审美评价标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人称“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其实上述说法.既不足以概括其创作全貌,又无法解释深层创作动机。“家族婚恋”题材的小说发展方向有二:一是越写越“窄”的“人性小说”;一个是越写越“宽”的“时代小说”。於氏则二者兼而有之,找到了个人感受与时代风尚的最佳结合点,以“家族史”的形式反映几代海外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愉快教学法的实施,充分发挥其在“注·提”教学中的作用.那么,在“注·提”实验教材中,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内容、明白道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激发说话兴趣,突破说话难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中“注音识字”是手段,“提前读写”才是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首先把“说”作为重点加以突破.说话练习是从识字到写文之间的一条过渡桥.只有能说会说方能做到能写会写.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看图说话很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对课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艺鉴赏论排斥“味觉”的参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则大量地出之以味觉体验的形式,其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学生作文厌写、怕写的现状,提出了观察感悟,激发兴趣;自由作文,发展兴趣;成功激励,巩固兴趣的导写和激趣“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校在突出办学特色,唱好“农”字歌,念好山水经,奏响示范辐射旋律,写好“三为”(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服务)“双推”(推动农业实用技术转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实践、科研、示范、辐射一条龙模式我校坚持以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突破口,为  相似文献   

20.
胡海 《美育学刊》2021,(5):44-52
梁启超接续以政教为中心的文艺传统,立足政治革新和思想启蒙目标阐述小说的特殊功效,揭示了小说的审美本质与艺术特征,开启了文艺功用与本质同一的审美功利主义观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在教育极度落后的情势下,小说及其他通俗文艺形式对于儿童启蒙和大众启蒙都具有特殊效用;小说可以在政治革新和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不可思议之力”;启蒙事业和文艺创作都需要灵感、热情、意志和动力,美和艺术具有并且能够激发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小说借助想象与虚构广阔反映生活、深刻表现心灵,具有熏陶、浸染美好心性、激发思想和热情、提升精神境界的功效。文艺功效与审美本质、形式技巧密切相关,审美与功利统一于现代美育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