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明德 《新闻知识》2000,(12):24-25
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品的优劣。新闻记者水平的高低.与其新闻采写能力有关,更与思维能力和方法有关,懒于或不善于思维的“低能儿”写不出高水平的作品。我很羡慕会思维、点子多的记者.别人写出来平平淡淡的事物,在他们的笔下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记者思维的基本方法,它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使记者能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来。对于新闻采写中的思维方法,这些年来我曾作过用心实践和研究.这里提出如下一些见解。一、追踪…  相似文献   

2.
联体新闻是指就一个主题同时采写的两篇或两篇以上互为补充的新闻,且具有在同一新闻单位同时传播的特性。联体新闻在目前主要有这样四种形式:一事一评、一问一答、一正一反、一主一辅。一事一评。这是一篇新闻与评述这一新闻事实的一篇言论的结合体。在我们采写的不少新闻中,很多内容具有评论价值,重视言论的配套,方可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新闻素材。目前,一些新闻工作者往往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而忽略了对新闻事实的必要评论。这些稿子发出后,由编辑配发短评、编后的毕竟是少数,但因编辑部人手有限,加上其它因素,大部分本应配发评论的也漏配了。采写一  相似文献   

3.
法制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因此,法制新闻除了具有新闻的真实性、新鲜性和公开性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的严肃性、针对性等特点。因此记者采写法制新闻时不但要坚持新闻的一般原则,还要遵循一些特别的要求。 一是严肃性。记者采写某一起案件,不是为了猎奇、哗众取宠而着意喧染情节,以迎合少部分人的心理和需要,而是为了通过这一报道,宣传法制,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报道的事实要准确,掌握好分寸,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导致歪曲事实和问题的性质。如不能把签订经济合同中有欺诈的民事行为写成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报道的新闻内容不但要合理,更要合法,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实体合法,就是对某一案件处理结果无论作正面报  相似文献   

4.
一、会议新闻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翻开任何一张报纸,都不可能没有会议新闻。道理很简单,报纸是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传媒工具,而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正确与否,有许多常常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并决定其是否继续进行探索。由此可见,会议便是检阅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作为传媒工具的报纸,就不可能不对它进行必要的反映。这个反映形式就是会议新闻,因此,采写会议新闻便是记者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之一。会议新闻的分量,一般是由会议的性质决定的。从会议的重要程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重要性会议和一般…  相似文献   

5.
会议并无过 说起采访会议,通讯员是最为头疼的了,因为会议新闻难以出新出彩;而百姓普遍对媒体上发的会议新闻不感兴趣,因为多数会议新闻没有说出大家想知道的事儿。  相似文献   

6.
思维方式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呈现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往往能打破常规,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比较新鲜、深刻的主题,取得常规思维所表达不到的传播效果。其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7.
李潇  赖晓路 《新闻前哨》2004,(10):31-31
什么是记者的求异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将它定义为: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依据这个定义,我们不妨对记者的求异思维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突破已有规范,不按常规的变异,使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  相似文献   

8.
一记者的首位工作是采集新闻素材——变动或未变动的事实.新闻记者采集的新闻素材的数量和质量,固然与是否亲临现场有关,但我以为,更主要的是决定于记者摄取素材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事实的存在,有“显”与“隐”两种方式,有些事实比较直观,可现性强,而有些事实,存在形式比较虚化,可现性弱.再现性思维对事实的反映程度是依赖于事实的“可现”程度的.可现性强的,再现性思维就能把它“再现”出来,而比较虚化的事实,比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的本质,事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众多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狂轰滥炸”,将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形成信息雷同。新闻报道贵在新。这里所讲的“新”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包含着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的与众不同。而要在同题新闻的竞争中做到有意义,就要在采访和写作中运用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每天总能发现新奇事物的发生。通过新闻,我们对官员、执法者、公共事业的工作者都能更好地监督,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加公平,但是也有好多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对一件小事添油加醋,之后再模棱两可地为自己解围,造成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新闻报道失望。要是新闻工作者能运用创新的逆向思维去考虑问题,多向分析,一定能吸引人们的注意。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耐人寻味。当社会生活中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狂轰滥炸”,将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介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在公众中的口碑更佳。  相似文献   

12.
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磊 《记者摇篮》2009,(9):28-29
近两年的新闻报道中,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物或新闻人物时,众多新闻媒体往往一哄而上,“狂轰滥炸”,将“炒”得沸沸扬扬。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介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在公众的口碑更佳。现如今的报道,或角度奇巧,引人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它们称得上是胜者。其制胜的“法宝”,就是在采写中运用了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3.
横向思维,就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截取与报道对象所在的位置的某一横断面,考察、研究同类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状况,在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和它的本质的思维方式。记者将思考对象从水平方向上,依照其各个相关部分和特征进行思考,以确定新闻价值和采写方法。一、横向思维在新闻实践的运用1、要从事物的接近点入手,注意可比性。比如山区有山区的特点,工人有工人的特点,横向思维就要注意从同类的观念出发,从接近性出发,才能挖出事物的真实本质。1985年,新华社记者周原采写广东珠海市白藤湖联合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钟华生,就是从事物的相似点出发,进行横向思维的。他首先采访了大江南北若干农民企业家,对他们的经营思想、经营风格等有一般的了解。最后他来到白藤湖,并把一路采访过的企业家同钟华生做了比  相似文献   

14.
超前思维也就是预测性思维.是人的思维能动性的表现,也是记者新闻敏感的重要体现。超前思维就是“根据对事物发展进行预见性的推理、进而对将要发生的事物作出科学预测,并调整对现在的事物认识的一种思维过程。换句话说.超前思维就是人们如何用目标、计划、要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非事件性新闻,即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而不是仅仅报道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1998年,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蔡惠福主任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所刊发的新闻稿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当年9月,各报所发的新闻稿件中,非事件性新闻平均占到了71.8%。今年3月,笔者对部分军区军兵种报纸的再一次统计结果表明,非事件性新闻比例有增无减,大约占到了73.1%。由此可见,非事件性新闻在军内报纸上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鉴于非事件性新闻在军队报纸中的主导地位,它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军队提高报纸质量的关键。增大非…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离不开记者的思维,用什么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写作呢?这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深入开展新闻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写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立体化的经济新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在经济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地球村时代,新闻采编工作每天面对数量庞大、内容复杂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坚持报道真实性原则基础上,根据所报道事件发生的领域,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采用逆向思维,编辑撰写出独具特色的新闻稿件,以期实现正社会视听,传播正能量新闻报道的责任。本文概括介绍求异思维的含义、特点,说明了求异思维在新闻采写应用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新闻采写中求异思维的应用价值,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岳坤莉 《新闻窗》2013,(3):18-19
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种现象颇令人深思:当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件或时代人物时,各地媒体往往蜂拥而上,把其"炒"得热火朝天,有人称之为"飞蛾效应",将新闻媒体喻为争先恐后"扑火"的飞蛾。这些报道大多角度相似,观点相近,只有极少数媒介独辟蹊径,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组织报道,结果传播更佳。这种报道方式,我们称之为求异思维或反向思维。国外的许多心理学家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求异思维又称反向思维。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离不开记者的思维,用什么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采访写作呢?这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深入开展新闻改革的今天,为了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写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立体化的经济新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在经济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一逆向思维,就是从反面或鲜为人知的另一侧面来分析、研究、评判某一事物。比如打仗,正面攻不下,可以考虑从后面或侧翼来攻打对方。在科学史上,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难题,做出发明创造。例如数学上的一些定理,如“√2是无理数”、“素数有无限多个”等等,都是用反证法证明出来的。大千世界,各种事物纷繁复杂,每一事物除它本身存在着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矛盾外,还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特别需要从它的对立面和其它侧面去认识,去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中不仅要继续加强传统的采写手法和新闻文本形式,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建设,夯实基础,以适应网络媒体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本文结合自身新闻采写经验对新闻采写中的逆向思维进行简单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