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日:"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日:"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日"次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  相似文献   

2.
人无信不立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日:“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相似文献   

3.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 )世说新语笺疏 谢道韫 陈突 ● - ● ( ) ( ) ( )何所似 暴风骤雨 无奕女 ( ) ( ) ( )屋舍俨然 太丘舍去 差可拟( ) 惭愧二、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写的。 2.“公大兄无奕女”就是朝的——组织编时期著9.元方入门不顾( )10.下车引之( )(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白雪纷纷何所似?答: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答:3.待君久不至,已去。答: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答:——五、阅读《咏雪》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很显然,谢安更欣赏无奕女对飞雪所作的描名的才女 ,她的丈夫王凝之是著…  相似文献   

4.
孔子车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摘自《列子·汤问》)上述自然现象主要是由色彩错觉造成的。一、视觉适应与色彩大小错觉可见光光谱中各色光的波长是不同的,红色波长最长,紫色波长最短,而眼睛的水晶体类似一个不完善的透镜,当不同色光通过水晶体时有不同的折射率,它们通过水晶体而聚焦在不完全相同的平…  相似文献   

5.
善学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知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相似文献   

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相似文献   

7.
原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文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而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  相似文献   

8.
秦攻宜阳     
李东 《现代语文》2005,(7):13-13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之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六十三岁题画白菜时写道:“余有友人尝谓曰:‘吾欲画菜,苦不得君所画之似,何也?’余曰:‘通身无蔬笋气,但苦于欲似余,何能到。”,  相似文献   

10.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  相似文献   

11.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为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知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相似文献   

12.
王寿延 《语文知识》2006,(1):48-48,F000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灭此朝食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敞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敞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相似文献   

13.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鉴赏》2003,(11):21-23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有说乎?”斶曰:“有。昔有秦攻齐,令曰:‘敢有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乾,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封万户侯,赐金千镒固。’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相似文献   

15.
一、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为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翻译:。二、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  相似文献   

16.
何不炳烛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①有为人臣而戏②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平公曰:“善哉。”(《说苑·建本》)【注释】①安:哪里。疑问代词。②戏:取笑。③安敢:怎么敢。安:怎么,疑问副词。④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孰与……乎:与……相比,哪一个……呢?古汉语固定句型。孰:哪一个。昧:暗。【思考】晋平公为…  相似文献   

17.
庞爱华 《课外阅读》2011,(4):198-199
孔子东游,见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小儿日:“我以日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小儿曰:“以日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一小儿曰:“日初出时,大如车盖;及日中时,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大者近乎?”一小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两小儿曰:“孰谓汝多知乎?”  相似文献   

18.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人尽来贺。子独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相似文献   

19.
顾农 《阅读与鉴赏》2004,(12):57-59
齐景公游于牛山 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荷滴滴去此国而死乎?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曰:“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驽马栈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况吾君乎!”  相似文献   

20.
等时间隔法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