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而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更是珍宝中的珍宝。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明媚的晨光中,让我们一起拿起"经典",阅读"经典",让"经典"涵养我们的心灵,让"经典"陪伴我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互文理论和价值哲学为我们研究经典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我们对这一复杂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有了新的认识。互文性造就并维护着经典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依托的共生关系,它既是经典内部一种维持现状、抵御变化的"保守"力量,但同时又为新经典的诞生摇旗呐喊、铺平道路,从而表现出"革新"的特征。价值哲学则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价值主体以及价值尺度的来源、且不断变化着的读者群体是经典建构这一评价活动的主导因素,从而也成为经典建构中最具"革新"特征的力量。经典建构也正是在包括上述几股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着。  相似文献   

3.
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悄然组建"孟母堂"。在这里,学生要做的,除了背诵经典还是背诵经典。"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接受"家教"。上海市教委对"孟母堂"紧急叫停。靠近"孟母堂"教学内容:将经典进行到底"我们不讲课文、不教英文单词、不  相似文献   

4.
经典·童年     
<正>"经典"相对于经典作品本身而言,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加了一个新义项: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也称之为"经典"。经典文学中的经典,究竟是传统的权威性所致,还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的影响所造成,我们暂且不去深究。但经典文学中的许多"经典"阅读关联点,很值得我们去深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因成长或突如其来的变故,成就了五味杂陈的经典童年,这种  相似文献   

5.
"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是文化的根源所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因经典诗文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经典诗文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经典诗文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文化借经典诗文发扬光大。吟诵经典,可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江苏路第五小学,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落实"两纲"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同时也与语文、品社、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  相似文献   

6.
经典诗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践行了"亲近经典,儒雅成长"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从经典诵读、课堂整合、慧眼寻诗、活动展示几个方面去开启经典诗文主题性综合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7.
刘欣然 《现代语文》2013,(6):127-130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它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著名学者、教授于丹女士在《阅读经典,感悟成长》中说:"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呢?经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的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最朴素的、最基本的,从当下出发的、推己及人发现内心的这么一种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线教师总在感慨:90后的新一代学生对文化经典阅读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影视、动漫、网络等作品,我们的文学经典常常被学生弃置一边。为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深感痛心。但是当我们在大肆批评这些"影视"、"快餐"类的文化时,是否可以转变一下观念,变弊为利?是否可以投学生的所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呢?在实际教学尝试中,我颇有感触: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喜爱,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主动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艾略特与库切都曾发表过讨论经典的演讲,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向我们展示了"经典"这一概念本身所蕴含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它所面对的质疑与适当的理解.后现代语境中的"经典"与其他所有的宏大词语一样面临被消解的现实.但是两位作家文章中的争论,却为我们探讨"经典"这一概念的内延与外涵提供了充分的基础,也同时说明了"经典"作为一种判定标准所具有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典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仍然是一座智慧和思想的迷宫,并不是过时的"呓语"。经典不因为它本身的古老而失去其意义,恰恰是因为其古老的"言说"中蕴含着人类最高的永恒的智慧,所以值得我们去阅读。经典阅读可以让我们开启灵魂的视力,见证人类的高贵,从而对更高的事物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其实都清楚,经典的积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这一些经典的积累,是厚积薄发的铺垫,这样的"厚积",是我们"薄发"的源头活水。仅仅从写作这一层面而言,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包括经典内容,我们才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然而,不知  相似文献   

12.
泱泱中华,闪耀着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其中,经典诗文,便是最耀眼的一颗。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瑰丽诗篇浩如烟海。不管是隽永、典雅,还是婉约、豪放的诗文,都会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我知道,每一次的诵读,我们的心灵都能得到一次升华,人格也能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在文中,我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体验,阐述了"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诵读,可以营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经典诵读,可以演绎写作情怀等。也希望并借此来唤起广大灵魂工程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开篇语:卡尔维诺曾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谈到,经典作品是那些经常听人们提到的"正在重读"的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要么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烙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关于经典的释义,或许再没有比卡尔维诺更为精确的总结了,他剖析"经典"二字的所指,揭示了经典的本来面目。然而关于"经典"的能指,我们还可以谈很多。无论是用阅读为童年注入记忆,还是谈教师阅读的必要性、科学类阅读的缺憾,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探讨关于阅读的话题,从各个角度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何为"国学经典","国学"是相对于西方文化,是特指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书可以非常非常多,但是真正能成为经典的书不是很多。而其中的"经典"是要经过几千年的验证,大家认可、公认的、说得最对的书。  相似文献   

15.
<正>"经典"一词最早出自《汉书》,在唐代《史通·叙事》中给出的词义是"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即圣贤所著述的作品就叫经典。之后人们将经典所指的范围扩大,宗教方面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等,历史文献方面如《论语》《史记》《三国志》等,都属于经典。"经"在这里就是指规定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典"就是标准。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经典的词义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87):9-10
中央电视台CCTV《经典咏流传》节目以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绎经典诗词,获得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好评,他希望经典更多走进校园,让儿童和青少年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此,我们成立了"小学古诗词美育渗透研究"课题组,以"古诗词美育渗透研究"为抓手,进行了课题研究,寻找到了古诗词教学美育渗透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引领着学生读诗成曲,传唱经典,让经典咏流传!  相似文献   

17.
<正>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  相似文献   

18.
何曼 《在线学习》2021,(7):40-41
国家主任播音员、"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项目辅导教师朱月认为:"经典诵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训项目的学员都是教师,他们对于学生认知经典、了解国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做好培训项目,是我们对传承、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做出的最好回答."  相似文献   

19.
<正>国学立品,践行经典。学校经典诵读教学已有了较长的实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摒弃枯燥乏味的诵读、单调繁杂的背诵,找到让学生不厌其烦、积极投入、耐心持久地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点却不是一件易事。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作为班主任的我突发奇想:何不利用我们中国那些内涵丰富、饱含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将我们过传统佳节与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活动相结合,以此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今天我们口喊经典阅读,年轻一代或者大众,却都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为什么要如此热衷于"经典阅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