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解读"对偶"     
对偶是唐代格律论中最富原创性的美学范畴。对偶是一种整合。对偶是指在本领域内。将两种或多种相对存在的成分整合为一的过程。声对即通过字音进行意象融构的过程。义对即借助字义生成整一的本结构的过程。对偶的法则:均衡、融构、循环、生成,昭示着整个现实世界、道之世界以及艺术世界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2.
解读"对偶"     
对偶是唐代格律论中颇富创造性的美学范畴。对偶是一种整合。对偶是指在本领域内,将两种或多种相对存在的成分整合为一的过程。声对即通过字音进行意象融构的过程。义对即借助字义生成整一的本结构的过程。对偶的法则:均衡、融构、循环、生成,昭示着整个现实世界、道之世界以及艺术世界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汪曾祺先生创作的一些小说文本入手,分析了小说中景物与人物感情之间的关系:或情景相融相互协调.或情景相背形成反差。作者正是灵活运用这两种写景抒情方式,使景物描写在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彰显小说主题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有两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者是学生以“文本”为凭借与作者进行的跨越时空的契合,后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心灵对话”,张扬个性,发生灵性,让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就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悟,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在相互之间进行的,因此,对话的因素最少有两个。根据对话教学专家的研究,“对话”既有一般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谈话或会谈的内涵,又有在精神层面相互交流的意义,“也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  相似文献   

6.
采取互文性解读方式构建的阅读教学,即互文性阅读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因教学需要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下文简称引入文本),与当前学习的课文(下文简称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秘的意义。在意识层面,互文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在形态层面,它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实施层面,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法、学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文本与作者本身的生命经历实现相互对比和观照,把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对文本的阅读感受紧密结合起来,必定会建构起具有真实价值的意义对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鱼水亲和的氛围,让师生之问对话怒放;关注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注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使对话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词和主题等不同的层面上讨论了喜剧小品文本在语词之间、主题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利用,并着重揭示了这些因素是如何激活文本的内在生成机制。旨在通过对喜剧小品中互文“狂欢”实践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全面地反映其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互动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因为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保证对话的有效进行,教学中必须处 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对话主体之间的关系,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文本 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属对     
属对者造语之则也,推其本法一气贯通之理、阴阳正反之道,言其用则属辞类合之则、而遣字巧构之工也。其为法也,要在工稳的切而妙合自然;其为格也,概以字形音义之运用精巧。古者作诗不离偶对,而其论之也夥矣。今且遍检群籍,悉为梳理;于兹商酌众说,略有发明。虽不免忊(忄豆)琐屑之失,庶不堕渺茫虚廓之道也。  相似文献   

12.
鼎足对是元散曲的一种独特对仗形式,是元人小令中在“量”与“质”两方面都居绝对首位的对仗。它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体式:篇首鼎足对、篇尾鼎足对、首尾鼎足对、叠字鼎足对、一字豆鼎足对、特殊鼎足对等。鼎足对在元散曲中的繁荣,显示了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诗互动整合的现象,是对二元对仗思维的一种突破,也是元散曲“曲不厌巧”艺术特色的显现,但运用不当,则往往产生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折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具有对立性,具体表现为:1.蕴涵性对立,这种对立是最基本,最广泛的;2.程度或作用对立;3.性质或特征对立;4.条件对立,这种对立在语言实际中又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七十九首不合律的盛唐七律为考察对象,在对它们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探析其“失对”、“失粘”的具体原因,发现众多的不合律现象都是诗人主观上的考虑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对立的背景下,西方教育管理理论以独特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主要体现在“理论运动”学派和现象学学派之间的分歧与对话上,这对今天我们继续思考教育管理理论的许多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锦玲 《海外英语》2014,(16):183-184,189
Antithesis is a rhetoric device which puts sentences with same or similar structures and opposing ideas together in order to emphasis. It has three features: rhetoric device, opposing ideas, parallel structures. In most cases, the antithesis plays the role of strengthening the ironic and humorous effect. It can also make the language more colorful and powerful. The American writer Max Shulman fully employs the rhetoric device of antithesis in his masterpiece, Love is a Fallacy, making it an eternally popular classic.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essay, Loveis aFallacy, from the aspects of explicit antithesis and implicit antithesis.  相似文献   

17.
对偶和对照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方式,但在英语和汉语中又不尽相同。在英语里,对偶和对照可由主语、谓语、表语、宾语、介词宾语、状语、定语从句、短语等九种方式构成。恰当地运用对偶和对照,可以增添语气的鲜明性,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代近体诗中的对偶形态有形式和内容两种,形式上的对偶是声律上的平仄相间、相对、相粘,它们构成三维对偶状态,体现出汉语文化的精妙;近体诗内容上独具特色的对偶只有偷春格、蜂腰格、扇对格、全首对格和俱不对格五种。  相似文献   

19.
教学价值是一个多元的范畴,任何一种教学价值取向都不可能成为唯一的价值真理而独领教学活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可能难以消除各种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与对立,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寻求最佳的选择。在多种可能性价值中,教学活动过程的自足性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值得追求并可以实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毕飞宇在小说创作中创造性地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融合在一起,在双重视域的融合中衍生出独特的“影子人物”叙事,此种立场的陈述形成了价值判断层面的对峙形态,使作品更具独特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