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陈天波 《中学文科》2007,(11):31-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决策。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农村建设思想目标远大,内容丰富。其中,将新农村建设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置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置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中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新的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的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向和目标、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保证上的重大创新,创造性地构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理论,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用这一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治国目标和理念。建设和谐的建设行业培训中心,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建设行业培训中心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的建设行业培训中心,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解决"三农"问题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十分关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本文仅从农村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关系中,阐述陶行知倡导的乡村教育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新课题中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脚步的不断前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始步人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地区发展差异化日益凸显,在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区域背景和特点,树立科学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促建新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8.
成人高等教育与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训新农民,新农民的培训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新农民的培训工作,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自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上下围绕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当实践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仅从检察工作实践来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对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继续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担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道德困惑。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风气、人们的道德精神面貌、道德情操、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责任感等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道德“疏离化”倾向,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并存在着轻度的“道德信仰危机”,其现实表现就是道德失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的“向历史”偏斜与“向道德”弱化,二是市场经济及其二重性文化逻辑的形影相随,三是新旧体制转轨的成本代价,四是消费文化与价值的畸形。要建构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新的道德体系,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的设计上,就应该立足中国国情与民族文化传统,致力于追求、实现现代社会在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三个方面的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把社会主义本质仅仅归结为共同富裕,与经典作家观点不符,也使人无法认定今天中国的性质,混淆了当代社会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本文提出,法律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法律机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使其享有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法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应当通过法律各系统的和谐加以实现,以一种系统的整体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前提,辩证,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把人的全面发展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肾密结合起来,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衡量标准,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也就是坚持以勇于揭示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以深入分析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善于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等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最终在化解矛盾中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效率价值观。“效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实践。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入手,来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原则和途径,这将有助于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原则的理论 ,分析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人类文明发展共性与社会主义个性的关系 ,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互为前提、互相包含 ,而侧重点有所不同的辩证统一关系 ,两者是从实践的视角和制度的视角 ,共同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