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青海循化方言实际入手,对该县的音系进行了归纳,并结合了《广韵》反切、诗律、入声字,在循化方言词汇中的调值和汉语普通话声调进行比较的同时,对该县学生如何掌握、研究入声字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对青海籍的学生掌握、研究入声字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海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糊涂”靳玉兰汉语青海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北方言的一支。从现状看,青海是一个拥有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六个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省份,而历史上少数民族活动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语言上的互相交融是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青海方言是青海地区民族文化的凝聚体,是青海各民族历史的一面镜子。通过对青海方言的分析,我们将了解到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本文从语音、词汇(包括地名)、语法等方面尝试分析了青海方言的语言特征,进一步挖掘了青海各民族创造的多彩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青海汉语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认为青海汉语方言谚语因受地域、民族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具有语言材料“风搅雪”、雅俗并存等特点;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青海汉语方言谚语中常见的修辞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现代青海方言材料和文献材料相比较的方法,对青海方言中留存的一些古俗语词做了考释。并认为,作为语言的活化石,青海方言古俗语词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全面系统地评述了五十年来青海汉语方言研究的进展情况。认为五十年来青海汉语方言研究具有从无到有的开创性质,参加人数不算少、论数量也不算少、内容涉及面也不算窄,但比起兄弟省市来看,相当滞后。目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培养后继队伍的问题;缺乏方言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专门研究机构问题;如何将研究内容引向纵深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7.
青海方言中的助词别具一格,地方特色十分显明。这些助词,许多是青海独有的,虽然有些普通话中也有,但用法却另辟蹊径。不把握这些助词的语意和作用,便无从理解青海方言。因此,为沟通省内外思想交流,找出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研究一下青海方言中的特殊助词便是非常必要的了。这里有几组使用很频繁的青海方言助词,我想对它们的话法作用,谈谈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人口迁移、商贸联系、地区间交往等因素,使青海方言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一方面,历史上的人类活动迁移让其它地方的语言在青海落地生根;另一方面,青海又相对封闭,形成的语言固有形态很少被“破坏”,在俚俗方言中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张蒙  王卫振 《时代教育》2012,(5):187-188
各地方言的语气词都各有特色,在不同的方言中各种语气词的用法与意义也都丰富多样。而青海方言中的语气词与其他方言相比更是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区域特征。本文将青海方言的语气词与普通话作比较,分析了青海方言中一些特有语气词的意义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青海方言中的“可”具有较为特殊的语法特点,可表示“又”、“再”、“却”等意义,同时还可以出现在句尾,做加强语气的成分。和其他方言以及普通话相比,青海方言中的“可”有其特殊性。本文描述了青海方言中“可”的用法,通过和近代汉语、普通话以及其他方言的比较,说明“可”在青海方言中的用法有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