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彩云 《陕西教育》2007,(10):43-43,3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新课标下的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  相似文献   

2.
李军 《宁夏教育》2006,(7):142-142
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其实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因此也就十分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了。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亦即变成了教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面对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使课堂生成出人意外的精彩。因此,也有人把“课堂生成”称为“未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预设的课堂也许是有秩序的课堂,但会缺乏些许灵气;生成的课堂也许会乱一些,但可能会因此而精彩。课堂要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只按预设进行的课堂.只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凸显;只按生成进行的课堂,会是漫无目的的闲谈,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甚至失去。因此,《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预设’与‘生成’关系…‘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与生成只有完美统一于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时,课堂才会和谐地发展。然而,目前有些教师过分强调预设,严格遵循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也有不少教师简单、机械地解读生成,想当然地认为生成仅是预设之外课堂中的“节外生枝”,使得教学效果难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出现了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无序的盲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后,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预设”和“生成”这两个新鲜的词语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新课改前提下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的确给新课改前提下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们同样能够发现随之而来的是在这两个概念之下所派生出来的诸如“科学预设”和“多彩生成”,“静态预设”和“动态生成”,“计划预设”和“变化生成”,“开放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等一系列与“预设”和“生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教育教学理念,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透过“预设”与“生成”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背后,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让我萌生把我思考的结果写出来供大家参考的想法,是源于最近我参加的一个教改研讨会。会上听了几个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同构共融,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才是高效的。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大问题。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较多误区。一是忽视、削弱甚至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二是教师用程序化的课堂流程代替学生丰富的独特的认知过程;三是老师往往拘守课文,局限于课堂。  相似文献   

11.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构建,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生成过多,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高水平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那么,在课堂中如何进行预设与生成呢?  相似文献   

12.
课改以来,教师们对预设和生成进行了各方面的讨论与实践。教学中努力杜绝死扣预设、回避生成的现象的发生,逐步达成了“尊重学生,生动生成”的共识;同时,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了认识上的描述。那么,预设和生成之间往往会存在哪些矛盾和冲突?教师应怎样去辩证地处理这些冲突呢?笔者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握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呢?我认为应该明确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明确提出生成性教学思想。从此.课堂教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预设”“生成”这两个词也频频出现.可是从现状看.教师虽然在课前有充分预设.但课堂上的生成价值并不高.学生中甚至出现了“天方夜谭”“南辕北辙”的现象.产生消极的影响.走进“越教越难”的困境。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教学需要生成,也需要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来实现其价值。《品德与生活》课的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序曲。它体现了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但不能刻意追求预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某一主题下充分地参与、体验,让学生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通过这些活动来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预设,是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体现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展示教师与作者思想的交流,它融入教师对文本的情感所作的设计,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它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在完成预设的过程中,教学往往偏离教师的预设,而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17.
王兴华 《湖北教育》2005,(10):43-4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新理念。笔者认为,所谓生成,指的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帅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生成性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绝非一成不变的预设的僵化程序的完成。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是真正的生命课堂。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构建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一堂公开课上,冯老师出示问题情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预设”、“生成”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和一线教师。所谓“预设”,足指教师在教学前对课程教学所做的研究与设计;所谓“生成”,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实践表明.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  相似文献   

20.
关于预设与生成的课堂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后,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预设”和“生成”这两个新鲜的词语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新课改前提下的必然产物。它反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也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