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励 《报刊之友》2011,(1):139-140
本文论述低碳时代社会所应倡导的几个重要价值观,并结合当前我国媒介价值选择的异化,从国家低碳化发展的角度,指出低碳时代媒介的价值选择应以核心价值为指针,以生态价值为统领,更加突出核心价值、生态价值和平等价值,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积极助推社会和谐发展,为低碳化造势助力。  相似文献   

2.
唐励 《今传媒》2011,19(2):56-57
人类正迈向低碳时代,低碳化的终极目标是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加和谐,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本文从当前媒介存在的一些不适合低碳要求的倾向出发,指出出现这些不良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介背离了其角色定位,提出媒介在低碳时代应自觉扮演好时代角色,自觉做生态的吹鼓手、和谐的推进器、民生的代言人,自觉内省,做适应时代要求的低碳媒介。  相似文献   

3.
生态图书馆是基于生态学基本理念而建构的现代图书馆模式。生态和低碳密切相关,生态文化是图书馆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低碳发展是生态图书馆建构的必然选择。生态图书馆建构的低碳策略主要包括倡导绿色图书馆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碳中和。基于低碳理念,现代图书馆可以在物质、制度、精神几个层面选择低碳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合考察了媒介技术发展现况,总结了媒体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技术,向着身体与技术同构性、沉浸式方向发展的趋势.文章从技术的社会塑造理论出发,深度剖析媒介技术呈现出如此发展态势背后的政府和政策动因、市场和用户动因以及专家共同体动因,由此构建了媒介技术的社会选择模型及其价值维度.现阶段媒介技术的运用,是这个时代政治、市场、媒体机构及用户共同选择的结果.媒介技术的社会选择,包含了公私、善恶、公平等价值维度.面向未来的媒介技术,更要突出媒介技术的公共属性和价值蕴含.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在媒介融合时代下的跨媒体叙事生态,无论是在媒介种类、文本内容的选择或是创作创意的流程上均有其特色之处。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叙事形式,跨媒体叙事具有较强的生态特征,因此,对于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叙事生态研究具有较大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叙事生态,再从工程理念与跨媒体叙事的结合两个方面分析媒介融合与传播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带动群众创作和草根创作两个方面分析媒介融合时代的跨媒体叙事生态所产生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的馆藏分析,参考西方先进国家建立文献合作储存的实践,指出低碳时代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时代高校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提供参考性构想,提倡图书馆发展也要走低碳经济的道路,即低碳化绿色馆藏。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推动社会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媒介和技术的介入造就了传播的全新图景。本文以媒介生态为认识工具,阐释了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价值。通过分析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面临的各种挑战,从优化媒介生态环境、协调媒介竞合关系、打造传播内容的全息呈现、增进传播受众的情感认同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在这一席卷全球的浪潮之下,港口的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港口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加强档案的综合利用,为港口低碳化发展服务?结合多年的档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媒介化时代中的多元竞流与共存,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文化多元竞流与共存中的境遇中,必须加强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共识建构,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媒介化时代中多元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肇燮 《新闻世界》2014,(4):131-132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媒介的日新月异,媒介的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对应的基本框架、基本哲学和基本生存方式。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雷霆万钧之势叩开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它深刻地影响到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和社会生态。面对新媒体,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不仅要从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更要在深层的媒介规律和媒介运行模式上与新媒体时代的逻辑接轨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言论生态.前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是神圣的,言论便是“报纸上的宝塔尖”;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工具、载体,新闻言论无处不在,人们相信围观可以改变世界;“互联网+”时代,媒介即生活,新闻言论的分享价值决定着一切,人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由此建构着这个时代独有的言论生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重大媒介事件仪式化传播及其所彰显的国家形象呈现出了多元意涵,借助5G技术的优势可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基于5G时代媒介事件仪式的时空结构、仪式的情感表达、仪式的符号呈现,研究从媒介议程设置、媒介联动报道、媒介技术支撑等三方面对我国重大媒介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5G时代媒介事件中的符号通过国家形象层面、社会价值层面、文化认同层面的价值建构,传递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凝聚了集体情感,整合了社会秩序,实现并加强了全体社会成员精神上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3.
陈彦瑾 《大观周刊》2012,(12):87-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及资源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和谐低碳的概念已经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城市交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节能减排,畅通交通方面分析城市交通产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内外已有经验总结发展低碳交通的主要手段极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马骁 《今传媒》2015,(3):65-66
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我们面临着一个多屏幕传播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受众的消费行为也随着发生很大的改变,媒介的使用行为也在改变着媒介文化的形成,媒介社会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研究媒介生态文化,媒介和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引导,认清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更好的适应这个变化着的媒介社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媒介对"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将信息稳定的四个维度即内容、流量、结构、时效来考察此次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信息不稳定表现,结合香农的信息论观点,对信息量、信息价值、信息价值比重等核心指标进行考量,在案例回顾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为维持信息稳定媒介可以从保证信息价值量、树立以公信力为核心的竞争力、保持在媒介生态中的活跃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以构建社会稳定为目标,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邹琳 《青年记者》2012,(21):31-32
当前,我国的媒介生态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媒介生态作为一个变动的系统,媒介本身的多元化、媒体内容的多样性都促进了传媒的发展,但一些传媒的发展是以破坏传媒生态为代价的.只有建立媒介之间的良性和谐生态环境,进一步净化传媒生态空间,才能引导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目前影响我国媒介化社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发展为互动传播提供了基础,本文基于“党徽大叔”事件,以《新京报》、石榴云、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报道为分析样本,探讨事件主体即“党徽大叔”、媒体、受众之间多层面的互动传播,以及其如何在互动中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强化社会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世勋 《大观周刊》2012,(14):83-83
低碳物流随着对物流碳排放的研究而提出的,而逆向物流作为在我国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形势下的物流活动,其长远发展离不开低碳化的要求。结合现状,提出了改进逆向物流形势下低碳化的举措。认为,逆向物流在发展低碳物流和低碳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出版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技术必然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出版业。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出版业从理念到战略选择都会面临变革,同时也将在媒介融合时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在媒介融合时代形成的新的传播形态,这些新的传播形态将会塑造新的出版业。媒介融合时代中国出版业具有三种可能的战略选择:内容创新战略、渠道创新战略、全媒介整合战略;国家需要转变传统的出版规制理念和方式,为出版业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所进行的战略选择提供体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教育自倡导、开展以来,因开展的动机和程度多有差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起初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还是后来的"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随着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进程而演进。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媒介观,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