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米莉 《报刊之友》2011,(2):115-116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传播主体能否从对方的表情、行为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只有主体双方遵循一定的伦理规范才能达到彼此和谐的目的。本文从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坦诚交流”概念出发,提出人际传播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真诚的自我表达、与人为善和报人以信。  相似文献   

2.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交往活动。这种个体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既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比如当面谈话、讨论等;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借助于其他媒介的间接交流,比如电话交谈、书信往来等。人际传播一般具有信息交往对象明确、信息交流互动性强、以个体间面对面的方式居多、对交往双方影响直接等特点,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护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对人际关系起着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信拉票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微信拉票的本质是人情绑架,拉票者以人情为手段,通过向投票者施加传统道义的伦理压力来获得投票支持。本文从微信对人际传播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入手,通过解读微信拉票主体的传播心理,对转型后中国社会公众伦理心态的转变做出了合理解释,并为建构新的社会伦理秩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苗笑雨 《东南传播》2011,(10):58-60
人际传播理论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传播学重要的问题。研究网络人际传播不单是对现实人际传播理论的解读和套用,更要明晰网络环境自身的特有意义。探讨网络人际传播,不能忽略人在网络环境中发生的新的变化。对于个体这些新的变化,传播心理学研究视野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的特性不能被看作单纯的技术特性,其真正动因来自人性。没有人性的支撑,网络技术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它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  相似文献   

6.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 ,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宁燕 《新闻世界》2009,(6):65-66
文章分别从传播主体和传播行为的角度浅谈灾难性新闻报道中传播主体和行为应当承担的伦理规范,从而使传播主体和传播行为认识到灾难性新闻报道应服从伦理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的意义表达系统层面看,网络人际传播之不同于直接性人际传播的关键在于非语言传播的相对缺失.由于许多场域性信息均在非语言系统里,而非语言又不容易媒介化,导致网络人际传播的间接性至少在情感层面的传播效果上远不及直接陛人际传播.不过,如果非语言传播完全像在直接性人际传播中一样进入网络人际传播,也许会导致我们依托于网络的人际传播之梦也因此被惊醒乃至击碎.  相似文献   

10.
熊顺聪 《新闻界》2013,(4):30-34
村干部是国家政权的代理人,也是农村社会的当家人,他们也是农村人际传播中的重要成员。本文以村干部的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他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网络,以及他们在农村人际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并借用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经典传播过程模式,分析村干部人群的人际传播的具体过程,探索村干部在乡村人际传播中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11.
网络化时代,微信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是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软件领域的一次变革,对传播模式尤其是人际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旨在分析微信的主要传播特征,探索微信传播的影响,试图揭示微信在网络传播时代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伦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技术变革为信息传播带来许多伦理规范问题,针对这些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依法制定伦理规范政策;使用正式的规范制定伦理规范政策;加强教育和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交网站以及各类社交APP的普及,表情沟通成为这类社交软件中最常使用的沟通手段,而emoji表情的便捷性以及普遍性使其成为用户使用的"新宠"。替代沉默和消极的文字社交情绪,emoji展现出其积极的一面,成为自身情绪形象代言词,在"共情"上尤为突出。网络社交中,emoji的产生,带来了新型的社交——一种更能有效直观理解的、被用于多种"熟人关系"的庞大朋友圈的社交。  相似文献   

14.
孙铭悦 《新闻世界》2010,(4):115-116
从人际交往的信息活动来看,儒家思想满足了人际传播的动机,并通过游说、授课、著书等形式将其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通过"三纲五常"构建了当时的人际传播秩序和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人际交往的信息活动来看,儒家思想满足了人际传播的动机,并通过游说、授课、著书等形式将其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通过“三纲五常“构建了当时的人际传播秩序和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二者融合起来。它采用实名制,并且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形式,既弥补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形式,又可实现一般网际传播中的异步交流,这种独特的新型网络人际交往模式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圈子。然而由于声音、眼神以及交往情景等限制,它依然无法在传播效果上等同于现实的面对面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体的发展,网民群体的壮大,形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提供的公共领域使得网络中的人际交流兼具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网民是多量和多质的集合体,无论各自的身份背景如何,在由信息构成的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能力进行文化创造、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网络的价值体系也向着多元化不断迈进,相较于从前的单一文化价值体系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交流--试析网络人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人际传播分为面对面的直接人际传播和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所进行的间接的人际传播。网络人际传播属于间接人际传播,它的传播过程完全借助于网络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3,(3):41-45
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广告传播与网络广告传播中均有体现,而网络媒体则在受众"互动"、"参与"、"分享"上的特色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人际传播改变了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传播的大众传播模式相比,网络广告传播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嵌入与整合。本文从传播特征、传播路径、影响作用三个角度对网络广告中的人际传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