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2014,(22):77-80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根据成都大学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依托广电实验室硬件条件和"双师型"师资力量,在校园内率先创建了学生专业实习基地"传媒中心",在中心各实践平台上逐渐打造出诸多创新实验项目,并促进了教学和学年论文形式的改革。传媒中心经过五年多的精心打造,目前开始从学生专业实践向学生创业体验的探索,成立了按企业化运作的"平面媒体创意制作室"和"影像媒体创意制作室"两大创业实训平台,这将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王瑜 《今传媒》2017,25(10)
现代科技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互联网已成为媒体深化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新技术催生媒体进化,革新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在媒介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互联网思维,在传媒组织建构、生产模式、产品流通、产业体系等各方面全方位实现融合发展的创新变革.现代媒介融合发展对传媒人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构建媒介融合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传媒专业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新闻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夏冬梅 《今传媒》2016,(4):16-18
媒体全面迎来移动媒体时代,媒体加速向移动端迁移,媒体进入深度融合期,媒体产业的变化也在倒逼新闻传播教育转型,传媒实验室作为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主阵地在经历了不同阶段发展后,也需要适时做出调整,要着眼于"跨界复合、一专多能"的创新创意型新闻人才培养,打破既往按照传统媒体设立的平台格局,以跨界融合、开放多元思维重构实验室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对外接口,建立多种的"造血机制",建立开放自助的创新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传媒实验室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汉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以应用和创新为导向,做出了一系列深化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执行配套"组合拳",打造"专业冲击波";设计一系列具有实训价值的任务或项目,开发隐性课堂,引导学生对真实工作情境涉及的各项专业技能进行逐步训练;引入第三方教学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制作独立完整的专题片"形式结课,接受公众尤其是媒体同行、业界专家的考核点评,让专业教学放眼全球、立足本土、服务地方。  相似文献   

5.
校园媒体是以在校学生为运营主体的媒体形式,不仅具有传递校园信息、丰富校园文化的功能,同时是传媒类相关专业重要的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因此,校园媒体的运营在校园文化传播及专业人才培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传媒专业教学的核心,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该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坚持"依托媒体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的思路,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广度与深度,探索构建传媒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2,(10):82
9月6日下午,以"嫌体品牌,价值几何"为主题的第4期搜孤传媒沙龙在搜孤网络大厦举办,该沙龙是由传谋杂志社策划,传谋杂志社与搜孤网传谋频道共同主办的。论坛邀请了传媒研究专家、谋介市场研究机构专家以及媒体代表,共同就品牌对媒体发展的意义、目前国内媒体品牌价值开发和利用情况、如何衡量媒体品牌价值、如何提升媒体品牌价值、对国内媒体品牌排行榜的认识和建议、打造"中国媒体品牌实验室"构想等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传媒科技领域集中涌现出所谓"新媒体实验室"、"传媒梦工场"、"新媒体联合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等诸如此类的一批以新媒体为核心的研究机构。时至今日,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横跨我国大江南北诸多省份的大型媒体集团、传媒高校、科技企业都有在建新媒体实验室的身影。一句话,"新媒体实验室"火了!  相似文献   

9.
李华云 《出版广角》2021,(20):87-89
媒体融合实验室是探索如何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提升传媒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收入的新型组织.近年来,媒体融合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要从"遍地开花"到"硕果累累"仍任重而道远.文章分析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建设基点,探讨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发展现状,提出管理层应从成果转化、服务深化、创新孵化三个维度出发,推进媒体融合实验室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源 《新闻世界》2021,(2):93-96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传媒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媒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梳理传媒类专业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环境、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等多个角度,探索传媒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出路,以期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传媒类专业实训课程的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万婧  潘高耸  张志强 《今传媒》2022,30(1):37-41
作为地市级媒体的创新改革者,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以"问题+对策"形式梳理县区发展问题;发挥"专家+记者"调研优势,打造"新闻"+"智库"产品;其"喉舌+智库+平台"发展设计,是全球建设性新闻理念"在地化"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为例,分析其运用建设性监督及融合创新观念,打造与国内一流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路径,探讨地市级专业主流媒体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与发展趋势,为新时代的新闻价值与媒体角色创新,以及全球建设性新闻"在地化"提供阐释.  相似文献   

12.
重庆工商大学与重庆广电集团携手建立了融合教学、实训于一体的长江传媒学院,2011年、2012年还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建了西部第一家传媒运营实训中心和传媒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把省级卫视频道和地面频道120多位记者、编辑、主持人"平移"到大学的传媒空间里,大学师生和省级电视台专业团队联合出品相关电视栏目,实现"台报校网"四位一体创新传媒内容,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全媒体平台,这在国内还相当少见。  相似文献   

13.
刘冰 《新闻窗》2010,(1):88-89
以更加开放、专业的姿态对待传媒变革 2009年8月,《中华新闻报》发布了停刊清算公告,成为中国首个倒闭的中央级报纸,给报刊体制改革发出了紧迫信号。城市传媒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走科学发展之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运作媒体。  相似文献   

14.
靳舍 《传媒》2018,(14):89-91
融媒体时代,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但每年传媒专业的毕业生中都存在着找不到合适工作或者脱离原有专业的现状.这种现状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传媒行业发展过快,另一方面则是高校的新闻教育与业界需求存在明显的矛盾.我国的新闻教育中存在着高校与传媒业间的壁垒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精"与"全"两难的矛盾.本文对融媒体时代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困境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供给侧"思维下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那些名目各异的媒体实验室 媒体实验室,就是媒体组建的实验性的机构,或非媒体机构如高校等组建的与媒体有关的实验性的机构.本文主要关注前者.笔者以媒体实验室为关键词在网络上查询了解到,目前国内媒体成立的媒体实验室接近二十家,以时间为序分别如下: 金鹰网易传媒视频广告联合实验室.2010年1月19日,湖南卫视金鹰网与易传媒合作成立视频广告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跨平台广告投放技术,分析受众行为、开发高效互动广告形式,以及建立更完善的视频广告行业标准和衡量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8):68-72
新闻专业素质被认为评价传媒体公信力的三大标准之一。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和传播技术的日臻完美使"业余人士"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新闻专业素质的价值正遭遇挑战。然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媒体竞争加剧,要获得公众信任,提升传媒公信力,首要任务在于做好媒体产品,为公众提供值得信任的新闻信息,这正是新闻专业素质的价值所在。因此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价值取向、重申传媒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吸纳纳公民新闻为我所用,以张扬和提升新闻专业素质仍是媒体公信力建设的要义。  相似文献   

17.
陈卓威  殷豪良 《传媒》2018,(14):87-89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媒体面临全面深化融合转型发展的问题,基于数字化和移动化的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不仅突破了行业发展瓶颈,还对高校艺术与传媒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提出将融合媒体云教平台引入高校艺术与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开展媒体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专业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对融合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构建互联网枢纽型传媒集团"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新闻传播价值,服务集聚用户"两大发展理念,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着重处理好用户、产品、技术、团队与新型媒体平台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不断丰富媒体产业链及业务内容,在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媒体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传媒行业发展迅猛、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电视媒体以其专业、技术稳定、报道客观真实仍然独占强势媒体鳌头。有公信力的新闻,正是主流媒体的主要竞争力所在。因此,电视儿童节目不能仅仅是卡通动漫,还应该有让儿童参与的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