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峰 《课外阅读》2011,(9):149-150
提取关键词是近年来高考热考的一种题型,因为这种题型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关于如何提取关键词,人们给出了很多种具体的操作方法,但人们在表述时似乎忽视了一点:文题所提供的信息语段的类型。这些信息语段多是从不同的文章中截选出来的,还多少带有源文体的基本特征。如果在做提取关键词题时能有意识地从不同文体特征思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状物类说明文是中高年级一种常见的文体。教学这类文本,我们应该在遵循其文体表达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感知梳理、联系串联、类比辨析、赏析品味,让他们感受状物类说明文的说明要点、文章结构、说明方法和精准语言,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3.
古代告语类体在《三国演义》中被成功运用。了解古代告语类体的种类、内涵,特别是它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作品。古代告语类体在《三国演义》中所起的作用可从体运用和学的特殊功能两个角度论述。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论体系中,《情采》五篇论文体构成,《比兴》五篇论文体修辞,两者之间为五体五用关系。刘勰的文体修辞思想具有以篇章结构为主而兼及章句结构的总体特色。前者意味着文体创作方法,后者意味着语用修词。两者之间的理论、实践之源流关系不应倒置。  相似文献   

5.
我国文体教学论中,文体立类名不符实:以表达方式称名而不以之为据,立类标准仍守着传统。对实际文章"兼具数类"表达方式性质的状况未予以深究,如果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时结合些许西方文体概念,那么可以发现"兼具数类"实为"兼用数类",表达方式的使用其实就是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选择,这种选择实为多选,且是一有主次、主辅之分的多选,这种"表达方式的选择"让教学文体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6.
林峰 《快乐阅读》2011,(22):52-54
压缩语段是近年来高考热考的一种题型,关于如何压缩语段,人们给出了很多种具体的操作方法,但人们在表述时似乎忽视了一点:文题所提供的信息语段的类型。这些信息语段多是从不同的文章中截选出来的,还多少带有源文体的基本特征。如果在做压缩语段题时能有意识地从不同文体特征思考,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新闻类、议论类、说明类和描写类四方面,借助七道高考原题,简要分析了压缩语段时文体特征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王克章 《江苏教育》2022,(19):24-28
实施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应积极主动地把语文学科资源、跨学科资源以及学生跨界的生活经验资源等引入到学科教学,其中,写作类项目化设计在融合各种资源的特性方面表现突出。但当前的写作类的项目化设计,多呈单篇独立型,缺少整体布局与思考。在遵从教材体系和教学实际的前提下,可分别从文体、活动、主题三个维度进行高中语文写作项目化设计。三个维度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既可做到个体设计的针对性,又可使整体布局具有体系性。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叙述等表达方法。这是对记叙类文体有了较初中更高更新的要求。然而我在教学实际中发现,面对文体不限的要求,学生中很少有青睐记叙类的诸如复杂的记叙文、小小说、记叙性散文等文体的,即便选择也少有上乘之作。问及原因,学生大都是认为记叙类的文章比起三段式的议论要复杂、难写。我不认同这种看法。在深刻反思、深入调查后.我找出了教学的不足与学生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张宏兵 《江西教育》2022,(15):49-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解读的偏颇,神话类文本阅读常常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学生无法真正把握神话文本的特质.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融合性的教学策略,旨在助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对文体的辨析归类是与文体的产生、发展同步的,其间分分合合、时繁时简,历代研究者都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古代文体的独特性日渐明朗,文体功能作为较为理想的分类标准也渐渐浮出水面.<尚书>、<诗经>已兆其端;<文章缘起>、<文选>等采用一体一类、同类相从的分类方式是对这一标准的模糊运用;<文章正宗>则对文体分类的思维方式加以开拓;<古文辞类纂>以"为用"为标准,最终以简驭繁,为文体分类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冰霖 《福建教育》2022,(36):19-22
同一类课文往往有其独有的教学方式,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方式往往差别较大。备课时,教师先要注意依据“文体特征”来定教,同类文体“大处求同”,不同类文体“区别对待”,基于文体的阅读目的、语体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确定基本教学框架。然后,注意“细处求异”,针对不同学段目标、个体单元语文要素、个体课型、个体篇目等课文的独特性,进一步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从而切实“备好一类课”。  相似文献   

12.
奏议类文体是臣子向帝王上书所采用的各类文体的统称,《文选》和《文心雕龙》都对此类文体进行收录,但二者评录差距较大,萧统重视晋代、南北朝之文,刘勰崇尚先秦、两汉之古文。究其原因,萧统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文首重文辞,注重新变,以太子之位亲自主持编书,更能广泛收集近代的奏议文;刘勰以挽救“讹滥”文风之流弊为著书缘由,论文以经典为核,遵循古制,故不喜近代之文,加之时代动荡,刘勰的平民身份使得他很少能接触到近代的奏议文,因此无所评录。  相似文献   

13.
谈到中国古代文体学,一般会想到诗词文等体裁,其实,文体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即体裁、体格、体类。详尽梳理这三个层面,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散文诗引入中国将近百年,却依然无法摆脱挥之不去的文体身份焦虑。1980年代以来,一种旨在为散文诗伸张身份合法性,主张散文诗独立于散文和诗的观点开始被广泛接受。然而,对于散文诗而言,致力于辨析、确认和探索散文诗文体独特性也许更为重要。事实上,“文体转译”和“文体溢出”提供了两个观察散文诗文体特征的指标。散文诗作为一种“镜像文体”,不仅具有巨大的细节涵纳性和技法弹性,更映射着写作者的精神视野和人格情怀。  相似文献   

15.
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与其他文体交流、融合、变迁。文体间常交互学习、借鉴与互动。新闻文体脱胎于应用文,受文学和史传文体影响颇大,倒过来又对应用文体和史传文体产生启迪和影响。与此同时,媒体的变迁也会深刻影响文体的嬗变,在新媒体时代,这类变迁正在不断发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7年广东高考,选择议论文文体的考生比例为81%。评分结果:一类卷比例是6.81%,二、三类卷比例92.09%,四类卷比例0.27%。2008年广东高考,选择议论文文体的考生比例为91.8%。评分结果:一类卷比例9%,二、三类卷比例90%,四类卷比例1%。  相似文献   

17.
具有现代文体意义的文体概念“散语”出现于宋代,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产物。与宋四六一样,“散语”同时具有文体和句式的双层含义。唐宋时代文人的文体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现代文体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一类文体概念已经产生、成熟。  相似文献   

18.
王磊 《文教资料》2008,(10):49-52
中日同形语是两国语言、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也是各自循着各自发展轨迹在共同层面上的显现.在融入对方语言的过程中,其概念意义以及"周边意义"①(语法意义、文体、色彩、文化等)都经过了对方国语言体系、社会、文化的筛选和过滤.要彻底解决中国学生易犯的"文体错位"问题,还需要分别掌握文体层面上其对应的表现形式的语义及"周边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体性质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文本的制作与阅读,影响着文体的分类研究。文体性质究竟由哪些要素所规定,历来众说纷纭。只有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系统分析的方法加以研究,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文体分类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文试图对其中的主要缺憾作以总结归纳,并就其原因作以简要分析,以期能对当代文体分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