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是<文心雕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是理解刘勰文学理论思想及其美学思想的关键入口.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的梳理和剖析,探讨了<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的三个视角:认识论层面、审美维度和辩证统一论,阐释了<文心雕龙>言与意的三种关系:言尽意论、言不尽意论、"言尽意"与"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道"与"意"的混淆,引起了解读时的偏差,<庄子>中的"言不尽道",被理解成了"言不尽意",经过分析<庄子>言、道、意的关系,以及言尽意中所存在的阻碍,并简单探讨庄子在言尽意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明了<庄子>言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一、重视意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在古诗词教学里,意象教学是重中之重。《周易·系辞上》曾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一段话极好地阐述了"意"与"象"之间的关系。"象"简单理解为就是物象;"意",就是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立象以尽意"即借物象去表达思想情感。这也符合诗词带有含蓄性的特点。只有体会到了意象的内涵,把握了意象的特点,才能进一步地去领悟作者的思想及情感。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或直接提问某一个意象的内涵,如2010年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相似文献   

4.
梁爽 《文教资料》2009,(20):6-8
以孔、孟、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于"言"始终持着两难态度,在"言以足志"的功能与"言不尽意"的现实之间徘徊难解.究其根源,则是与儒家试图通过言说以介入社会、为社会立法的价值指向紧密相联.本文尝试通过对孔、孟、荀思想中的言意观进行梳理,阐释先秦儒家言意观的特点,并对先秦儒家对于"言不尽意"所采取的言说策略进行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5.
从文章学的角度,运用现代文章学原理,对《庄子》一书中"言""意""道"论中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进行剖析、解读,发现"言不尽意"完全吻合现代文章学中关于"察物→创意→缀文"的文章写作规律;"得意忘言"则完全吻合现代文章学中关于"披文→得意→及物"的文章阅读规律。二者相互融合,贯通了"物→意→文→意→物"螺旋循环的文章写作和阅读的运动全流程。  相似文献   

6.
六朝文论吸收先秦哲学和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辨"的思想,使言意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诗学论题.文论家们深刻认识到文学创作中的言不尽意,但没有从形而上的理论层次去论证言能否迭意的功能和机制,没有围绕言不尽意的问题做本体论探讨,而是立足于创作经验,形象地讨论创作心理中言意的顺滞状态,从而揭示文学创作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7.
刘勰对"言"能否"尽意"问题,持充分肯定意见,但他又非绝对的"言尽意"论者,这是《文心雕龙》"惟务折衷"思想方法的具体表现。其特出之处有二:一是既认识到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过程中的局限性,又看到了写作者之"情数诡杂"、文章体制之"体变迁贸"以及表现对象之"纤意曲变"等多种"变数"交织作用而造成的"言不尽意"问题;二是从写作实践出发,多方探讨了"言不尽意"困境之成因,如"理自难易"、"思无定检"、"采滥辞诡"等。  相似文献   

8.
关于“言”、“意”关系问题的论争不外乎两种意见,即“言不尽意”论和“言尽意”论。其中“言不尽意”论对文艺理论产生的影响一直在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受到重视。而从逻辑思辨角度来考察“,言尽意”论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赋》的理论思想不仅受到“言不尽意”论的影响,在本质上还受到了“言尽意”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木兰诗》的教学重点,除了在情节内容层面分析人物形象外,还需要抓住文本言语形式的特点,通过品析诗中的关键字、双音叠词、复叠句式和整体风格,引导学生进行由"言"到"意"的理解,从而把握木兰形象及诗歌情感.  相似文献   

10.
"言意之辩"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主要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言尽意"说,一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言不尽意"说。文章对中国哲学范畴中的"言意之辩"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概略评论了"言意之辩"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第29课。【教材分析】本文是学生第三次接触寓言故事。本则寓言故事浅显易懂,而且人物形象突出,学生容易理解。教学这则寓言故事时,应该从"言"入手,由"言"及"意",推"言"达"意",以达到  相似文献   

12.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是对言意关系的思考。从古到今,中西方都对言意的关系有不同的思考。言意之辨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言足以志";一种是"言不尽意"。不论是"言足以志"还是"言不尽意"都在试图说明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深入且准确地理解言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艺术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审美特征与庄子的言意观有着直接的渊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是庄子言意观的两个命题,它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鉴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著名诗人杨万里晚年的诗歌创作,不但讲究"活""妙"之法,而且追求诗歌的余韵。他善以画家、作家的二重身份来观照审美对象,用流畅典雅韵味馥郁的基调将诗歌的"生""活""味""韵"表现得隽永精致。他在作诗时,专注"捕景捉物",强调诗歌在明志达意的同时要不失诗歌之"余韵",这不仅指诗歌的"言外言,意外意",还指诗歌情之"余韵"。  相似文献   

15.
言不尽意论是我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命题,它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有紧密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哲学、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言和意的关系,并落脚于文学创作。本文认为言不尽意论是在对语言表达功能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言意问题的认识,我国古代对言意关系的认识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言以达意论;二是言不尽意论;三是言外之意论。由言以达意、言不尽意到言外之意,既承认了言和意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它们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言意论。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意在言外”“言不尽意”“言近旨远”等言象意特征体现了中国文化形简神远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创作者的熏陶。在《红楼梦》翻译中,杨宪益采用了异化为主的言、象、意转换策略,达到了尽量传播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而霍克斯则采取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实现了其迎合西方读者口味的目的。究其根本,《红楼梦》译著在言象意三方面的差异是译者受集体无意识心理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里的“书”应当是书面记录的文字.属于“有字之书”,“言”、“意”应当是没有记录下来的,作者口头要表达的语言和思想。既然“书”不能“尽言”.“言”也不能“尽意”.那么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怎样弄清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树立作者的本真形象呢?  相似文献   

18.
<正>对李维鼎先生提出的"言意转换"理论,李海林先生认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可他又提出:"直接把言语过程看作是一个言-意转化的过程,至少是不完整的",因为"在由‘言’而‘意’和由‘意’而‘言’的过程中,夹着一个内部言语过程"。言-意和意-言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性、过渡性的中介物,这种转化才有可能",这个"中介物"就是指"内部言语"。如果无视这个中介物,"直接把言语过程理解为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  相似文献   

19.
"言""意"共生,"言"为根本,是主体;"意"为手段,而非目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文本意境,在"言""意"共舞下,漫步课堂,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20.
言意之辨,从先秦开始就成为我国古代哲学层面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圣人们各抒己见,"言能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立象以尽意"等等言论层出不穷。人们注重的是言能否达意,而忽视"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局限性。随着文学的发展,"言意之辨"逐渐诗学化。文学家开始从"言"与"意"的矛盾统一关系中探究艺术想象的诗意空间,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文艺理论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