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中剑意象大量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剑意象的第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与豪侠人格相联系,成为侠义精神的文学表征。剑意象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抒发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才能不得施展、人生价值不能实现的失意、苦闷、彷徨和愤懑。剑意象的第三个基本内涵是礼赞高雅、真挚的君子友情和傲岸、高洁的人格。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剑意象的大量运用,既有着先秦两汉社会剑崇拜文化的基础,又和魏晋六朝时代风气与社会心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剑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重要意象。李白的诗中和辛弃疾的词中都多次运用了剑意象。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际遇不同,"剑"在两人的创作中也有不同的特点。李白的剑往往是宝剑出鞘、无与争锋,代表着积极向上、追求自由的侠客精神;辛弃疾词中的剑往往是剑敛匣中,英雄末路,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失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联系李白的生平和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展开了分类分析,认为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是李白思想的主体,也深深地浸透于他诗歌的剑意象之中。此外,剑意象也寄寓了李白的游侠精神和对纯真友谊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箫、剑本是与文学无涉的乐器和兵器,但二者却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成为诗家词客们广为利用的文学意象。在龚自珍的诗词中,箫、剑不仅频繁出现,而且多次并举。龚自珍借剑叙写自己建功立业、革旧图新的豪情壮志,借箫抒发自己对红颜知己灵箫的深情,对文学创作的热望,以及国势倾颓、怀才不遇的忧怨。在龚自珍笔下,箫、剑意象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呈现出矛盾而又相融的特色,这是历史、时代和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其作品兼得亦箫亦剑之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竹"是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常用意象之一。竹意象从早期实践生活中衍生出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生成其雅文化的文化品质。基于不同的意象使用空间,竹意象的文化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迁移,竹意象与君子道德文化、竹意象与名士自由文化以及竹意象与禅宗文化等等构成了竹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多元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楚辞》奇诡浪漫的艺术风格深受楚地巫风的影响,其中"凤"意象的运用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浓郁巫风下的楚凤反映楚人原始宗教的价值取向,所传递的凤文化内涵诠释了楚人对美好精神的追求。《楚辞》中"凤"意象丰富了中国"凤"文化的内涵,并对后代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鹤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禽鸟意象之一。在长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鹤,形成了其独特的意象内涵,被赋予了诸多象征和寓意。宋词中的鹤意象,按照表达内容及内在蕴涵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长寿鹤;辽东鹤、黄鹤、扬州鹤;猿鹤;传书飞鹤;赤壁鹤。宋词鹤意象反映了宋人对雅文化的追求、是宋代祝寿风俗盛行的表现、承载了宋人对神仙的向往、表达了宋人的隐逸之致、体现了宋人超然物外的人格追求。分析宋词中鹤意象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的了解宋人的内心情感及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冷兵器。因其历史久远、不断发展,所以具有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成为古代诗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李白的诗中,"剑"意象出现的频率极高,他用丰富的"剑"意象来塑造众多英雄侠士的同时,也蕴含了他本人独特的精神指向。同时,李白对诗歌"剑"意象运用的创新,也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楚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文化意象富含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阐释"归化"与"异化"的背景与定义入手,指出楚辞中的部分文化意象,并运用两大翻译策略分析了楚辞文化意象的英译,最后提出两种翻译策略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献祭在古代对于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是头等重要的事情,祭祀文化也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深远的影响。通过解读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先秦文学,可以对先秦文学中所包含的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和信仰加以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意象是寓"意"于"象",是能够寄托诗人情思的物象。意象是学习语文知识、解读经典文本、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情感表达的一个象征物,不管是在古代文学作品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月意象在苏教版小学教材中的艺术呈现,解读月意象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倡导语文教师充分关注教材中月意象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在领略语文学习真谛的同时感受民族生命的律动。  相似文献   

12.
乌鸦作为文学意象是从<诗经>时代开始,经过楚辞的发展应用,发展至唐宋,涌现出大量的咏乌诗作,乌鸦作为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宋词中经过词人的演绎,这一意象很好的反映了采人的精神状态及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乌鸦意象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禽鸟意象 ,本文重点分析了楚辞中的乌鸦意象 ,指出楚辞中的乌鸦意象 ,恰好分属于现实、历史、神话三个层次 ,说明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明显受到了《诗经》文化的影响 ,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陈可 《语文知识》2012,(4):100-100,123
剑,作为冷兵器的翘楚,具有多种文化含义,成为唐诗中屡屡出现的意象。作为建功立业的寄托、自身品格的标榜、不得施展的愤懑、高洁友情的见证,剑显示出了颇有异趣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楚辞中的乌鸦意象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鸦意象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禽鸟意象,本文重点分析了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指出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恰好分属于现实、历史、神话三个层次,说明楚辞中的乌鸦意象明显受到了<诗经>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巫史文化嬗变提出了对《楚辞》产生的看法.认为自西周开始的史官文化时巫觋文化逐步取代与正觋文化在荆楚地区的盛行,是《楚辞》在楚国诞生的重要原因.中国先秦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沿着巫觋文化──史官文化──巫觋文化这条轨迹迂回发展的,以《楚辞》为‘终点”,正好走了一个圆圈.这段漫长、曲折的历程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中,"兄弟"相关意象较为丰富。其取象多以身体部位与动植物为主,遵循取象容易、类比关系、委婉含蓄等原则。经过长期积淀选择,最终形成一些常见的"兄弟"相关意象,它们藏于百姓潜意识,流于大众口头,现于各类文字,深刻地影响到传统的伦理文化与文学艺术,在当代社会仍不失其伦理意义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先生认为,楚辞研究应注意不同文化区域以及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林庚先生认为楚辞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褚斌杰先生认为,屈原的出现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聂石樵先生认为,研究屈原赋应特别注意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关系,屈原继承和发展了 诗经 的比兴手法。费振刚先生认为辞与赋的区别,可以从是否与屈原相关等方面来分析季羡林先生认为,楚辞研究应注意不同文化区域以及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林庚先生认为楚辞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褚斌杰先生认为,屈原的出现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聂石樵先生认为,研究屈原赋应特别注意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关系,屈原继承和发展了 诗经 的比兴手法。费振刚先生认为辞与赋的区别,可以从是否与屈原相关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爱国爱乡精神是客家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客家迁徙到闽赣粤边地,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形成爱国爱乡精神.从人类文化心理视野来看,客家经历了幻象文化心理阶段,但很快形成意象文化心理,并且在理学的影响下,形成高度高度理性和系统化的道象文化心理,意象文化心理和道象文化心理是客家主要的文化心理,家国是主要的文化意象,爱国爱乡是意象文化和道象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但意象文化心理并没有因为道象文化心理的形成而退化,它一直是客家文化心理的主要形态.客家寻根谒祖则是对家园意象的追溯与回归.  相似文献   

20.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悲秋意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意象。究其源头,在《诗经》、《离骚》等作品中已见端倪。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列动植物、山川、地理、天文都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特别是秋天衰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失志、感伤等人生悲情的重要载体。从表达意象上来看,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