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东  郑凤娟  刘强  刘洪敏  郭盼盼  田娜 《资源科学》2010,32(12):2336-2342
黄河三角洲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滩涂面积随着河流泥沙入海淤积的不断增加,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但目前该区的滩涂开发水平低和方法简单,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滩涂资源的适宜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但在滩涂的适应性评价中应用较少。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滩涂资源为例,选取地貌类型、土壤含盐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等限制因子作为滩涂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东营市三县两区的滩涂利用现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每个县区都有最适宜本区开发的等级,与东营市实际情况较吻合,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东营市滩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聚集系数、变异系数和分形维数等参数揭示了不同围垦年限下的沿海滩涂土壤剖面盐分和粒径的分布特征,并且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了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相关联程度,结果发现:①随着围垦年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沿海滩涂土壤中总体盐分含量逐渐下降,且表现出有农作物生长的田间的脱盐效果明显快于、好于无农作物生长的田边土壤.同时沿海滩涂土壤经历了“均匀型-表聚型-震荡型-底聚型-震荡型-均匀型”的变化趋势;②围垦20~60a的无盐土盐分处于临界轻度盐化土的状态,土壤次生盐碱化风险较高;③沿海滩涂土壤各层盐分表现出“临层相关-隔层相关-上层相关”的变化过程,各层与平均含盐量的相关性体现了土壤剖面合盐量向均匀型转变的特征;④土壤粒径逐渐变小,土壤肥力逐渐增加,并且有作物生长的田中央增加速度大于田边.土壤盐分与土壤粒径的关联度总体不强,粒径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弱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评价的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基础性内容评价方面仍显不足。对河北省15个县(市)60个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性内容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及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需要对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区域性建构,以保证其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4.
以行政划分的省域内自主创新绩效为评价对象,在分析国内外区域自主创新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并对具体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数理模型,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文梅  任志远  王丽霞  侯琳 《资源科学》2008,30(12):1916-1922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各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利用, 水土资源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保护水土资源,保证水土资源合理、 高效、 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以西安市为例,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 研究方法和目标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按照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系统层建立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的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综合评价法计算生态安全值,并将生态安全值划分为5个判别等级, 以此来判定西安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 西安市2000年~2005年生态安全值均在0.41~0.44之间, 处于水土资源安全中警状态, 水土资源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的人为破坏和干扰, 承载能力较低, 土地退化较严重, 水资源重度紧缺, 生态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了含有总体层、系统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等四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后三层的指标权重,再以四川省为例评价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其处在相对高碳发展阶段,最后给出了提高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系统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根据生态工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一个详细的评价体系,然后探讨评价指标和准则的权重系数的确定以及指标价值量化的方法,最后讨论了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国内外绿色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绿色发展的概况,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构建灰熵评价模型,评估2011—2015年浙江省的绿色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近5年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之前,环境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年之后经济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区域绿色发展不仅需要坚持生态文明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增加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宣传教育,还要发挥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  相似文献   

9.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目前尚无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依托沙漠化防治区建立基于PSR框架的评价指标,以及基于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旨在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空间评价的可行的评价模式。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是准确衡量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指标选择以反映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活动影响为原则。以沙漠化防治区为例,植被生长、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侵蚀等情况是衡量防风固沙功能强弱的重要因素,而指标的动态变化才能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能够表征植被生长、植被退化演变、土壤粒径和土壤侵蚀的四类因子作为主要评价因子,应用不同年份的变化值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具有空间性、动态性及可操作性,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子刚  郑瑜 《资源科学》2011,33(6):1083-1088
本文初步界定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将水生态足迹分为水产品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污染生态足迹,并建立了水生态足迹模型。其中,采用了Wackemagel的水产品生态足迹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采用了基于水资源消耗量的计算模型;采用零维模型计算污染稀释净化需水量,构建水污染生态足迹模型。最后,以扣除60%生态需水为前提建立了水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模型计算了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湖州市2000年-2007年水生态承载力超过水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但是水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水生态足迹在不断增大;由于水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大,水产品生态足迹在水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1.
近岸海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和资源,围填海造陆是人类开发利用这些空间和资源的重要活动,缓解了沿海地区土地供求矛盾,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然而大肆围填海造陆引起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益明显。本文主要梳理了国际和国内的围填海造陆形势,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角度对我国目前大规模围填海造陆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围填海造陆引发的近岸海域环境和生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提出了我国围填海造陆生态化的展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刘勇  刘友兆  徐萍 《资源科学》2004,26(3):69-75
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可是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及评价研究尚未真正开展,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研究几乎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在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概念、内容和目标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代表性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以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本评价的目标层,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系统层着手,细化研究的层次,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与完备性等检验,最终从状态层选择了24项变量层指标,构建了适合区域特征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AHP法等确定的指标权重,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嘉兴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虽稍有好转,但还处于“较差”的安全状态;最后对嘉兴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平的38.8%,但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作为传统农业地区,青田县人均生物承栽力基本上处于我国农业地区的平均水平,与常规集约农业地区的差距不大.然而,由于青田县人均生态足迹仅为0.6952 hm2,因此可以维持在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压力的不断增大,围填海活动成为缓解滨海用地紧缺、促进滨海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围填海活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岸资源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滨海湿地是海陆之间交叉作用的过渡地带,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海陆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分析我国大规模围填海特征的基础上,从滨海湿地格局、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生物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综合影响。提出"以网代点""以缓代急""以重代轻"和"以多代少"的修复对策,深化滨海湿地修复机理,强化生态修复实践;提出"两个大类,三个层次"的生态补偿模式,推进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家重要需求;权衡经济收益与生态损失,合理布局围填海空间,有力推进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并存的复杂系统,使用硬系统方法( HSM)来分析生态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软系统方法论(SSM)的生态安全状态分析评价方法,探求分析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共存的复合生态系统的方法论,分析区域自然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生态安全状态的作用合力.应用软系统方法分析生态安全状态,不仅要关注生态安全在物理层面上的问题,更应注重解决造成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等软问题,协调生态利益与树立生态安全文化观念是区域生态恢复和建设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区域生态安全是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半结构化问题,使用软系统方法加以分析才能透视问题的实质,获得比较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以24所省级重点实验室为评价实例,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与DEA模型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而西南部农业文化遗产主体资源("稻鱼共生"系统)面积小,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该区配合全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测评——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辉 《资源科学》2007,29(6):98-105
我国旅游城市众多,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理论以其理论、方法的创新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对福建省福州市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测评,计算出2005年福州市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为0.039795hm2,其中旅游交通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64.4%;化石能源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66.9%,旅游活动对总生态赤字的贡献率为7.6%。旅游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表明,城市旅游活动是一种对自然资源高需求和高消耗的综合性生活方式,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