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深化、开拓艺术典型的理论,这是我国文艺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对此作过有益的探讨。特别是刘再复同志发表的《论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标志着我国典型理论的深化,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文章发表后在理论界所引起的反响,反证了我们所恪守的典型理论亟待更新、急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要回答艺术中的新问题,要在迅猛发展变化的文学实践中去开辟自己的领域。抱住现成的结论,把它当成万古不  相似文献   

2.
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解读鲁迅的《出关》入手,依据历史事实和前人的有关论述尽力恢复了老子、孔子和关尹子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以及老子与孔子、老子与关尹子之间的真实关系,分析了三门峡文化在先秦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与老子哲学的一定暗合性,破译了“道德”和“玄牝之门”的千古隐秘,论证了《道德经》诞生于三门峡灵宝函谷关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教完《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小剧组,经过几次排练,向全班同学演出了这场戏,应该说,“演员”们都进入了角色,尤其是扮演夏洛克的同学,表演更是维妙维肖,竟使一些同学对夏洛克这个人物表露出欣赏和同情。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该怎样理解夏洛克形象?夏洛克形象涉及到文学典型问题。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再复在他的人物性格二重组合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的白话小说和元代的杂剧中,以公案为题材的作品保存了相当的篇目。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狭义的“公案”题材作品比例占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四分之一以上,明末的《三言》、《二拍》中,描写冤狱的作品就已数不少,在这些作品中,许多巧合的情节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线,偶然性和必然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小说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戏剧情节,本文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对《三言》、《二拍》中的冤狱巧合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充是第一个把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一对范畴进行考察的哲学家。在自然观上,王充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想,与当时的经验自然科学水平基本是适应的;而他用遇、幸、偶、适等概念建构的适偶论,则是对偶然性范畴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他提出的“二偶三合”说,不仅探讨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必然性决定偶然性,必然性通过一系列的表面的偶然现象来实现,而且揭示了偶然性是在诸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的思想,对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历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发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它的基本立论是 :性格的二重组合是性格世界中正反两大脉络对立统一的联系 ,即性格的一元二重深层整体结构 ,呼吁在文艺作品中应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刘再复关于人物性格理论的宏伟构建 ,引起了理论批评界的注目 ,也让大群文论界外人士激动不已。作品问世时的轰动效应与其说是学术的胜利 ,毋宁说是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人道主义在苦苦期待中得以张扬的肯定。在结束不久的文革时期中由于受到庸俗社会学和形而上学的影响 ,总是把典型人物和阶级性联系在一起 ,以“高大全” ,“三突出”等伪古典…  相似文献   

8.
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是当代科学和哲学所关注的共同课题。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将会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必然性—偶然性问题的认识。本文准备根据当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论证它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必然性—偶然性学说的确证、丰富和发展,揭示出研究必然性—偶然性问题的科学意义。一要在哲学上解决必然性—偶然性问题,应当充分利用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究竟在哪些方面确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必然性—偶然性学说呢?  相似文献   

9.
刘景旺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2):33-33,36
本文从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出发,着重对偶然性作了新的理论概括与价值评判,期望能引导人们树立健康光明的哲学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中外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可以发现,作家呕心沥血、惨淡经营而构思、刻画出来的人物性格往往会“背叛”——违反作家的创作初衷而自然发展。究竟该怎样认识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深入探索这些问题,无疑地将会丰富我们对于文艺创作对象主体性的认识。一、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反映的是事物和现象彼此间不同类型的联系,即本质的联系和非本质的联系。对于作为艺术创作对象主体的人物来说,其性格发展演变的种种迹象恰恰如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映了其间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反映了其间内在的与外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一) 唐云坤同志所写的《春天里的一声惊雷——谈《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春天》。发表于《内江师专学报》社科版总第4期)是一篇值得商榷的文章。 刘再复同志题为《论文学的主体性》的长篇论文(以下简称“刘文”)发表于1985年底、1986年初,当即引起相当多的人的关注和兴趣,成为学术界、理论界、文艺界争论的热点。刘再复这位有才华、有胆识的文学研究者从文学主体性问题入手,力图以更深邃、更广阔、更开放的眼光与多样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对哲学、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在研究中借鉴了现代西方文艺学、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一些成果,大胆地提出独到的新见解。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把十年内乱结束后回顾“伤痕”、抒发怨愤的政治、道德性的反思与对人、人性的弘扬,从理性思维水平上提高了一步,进向文化心理结构的剖析、文学活动机制的探索与主体性理论的积极建树。  相似文献   

12.
岳真  赵锴 《大学教育》2023,(3):55-58
目前线上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突发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具有显著的偶然性特点,而线上教学的偶然性背后隐藏着教学信息化变革的必然性。依据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化的客观规律,各种方式的线上教学为教学形态的必然性转化提供了机遇。文章从哲学思维角度出发,对提高认识、操作和利用机遇的能力,创造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化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促进线上教学的偶然性向信息化教学的必然性转化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再复在新时期产生巨大反响的性格论是对学界一直关注的人性及典型话题的推进与深入。有感于之前从现实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单向度理解,刘再复以"二重组合原理"为基础建立新典型观,为"大写的人"的回归寻找合法性。从学理层面,刘再复具有古典主义色彩的"人论"对人的真实性探究确实有逻辑上的疏漏;但如果将他的理论置于80年代的语境中,从启蒙需要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刘再复关于人的真实性的探究,不但具有启蒙的目的而且具有启蒙的效果,所以性格论是理论建构,也是一种启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庄儒虽为二家,但其思想多有融通。儒家的天命观中,“天”有自然之义,也有不可知的必然性之义;“命”则包含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庄子的自然之“天”既来源于老子,又吸收了儒家;而具有必然性意义之“天”与包含必然性与偶然性双重含义的“命”,则直接来自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本中一再重现的“永劫回归”哲学观进行探讨。在哲学层面上把永劫回归与生命意志看作是人的存在的一组哲学上的二元对立来理解,并推演出必然性与偶然性、重复性与一次性、轻与重、灵与肉等一系列西方精神发展史上的二元对立关系来,以此来探讨人的生存困境;在文本层面上则以这些二元对立来理解小说的存在观、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现实行动,从而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精深博大,气象万千。它有吐珠纳玉、张扬活力的艺术空间;其禅一般的“红楼”意象、与鲁迅相通的悲剧意识、满含生命哲学的人物性格世界、尽揽个性心灵解放史的丰富意蕴,都使它由“具体之学”升华为“理想艺术”和“优秀艺术”的“哲学”。“红楼美学”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解读鲁迅的《出关》入手,依据历史事实和前人的有关论述,尽力恢复了老子、孔子和关尹子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以及老子与孔子、老子与关尹子之间的真实关系。分析了三门峡文化在先秦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及其与老子哲学的一定暗合性。破译了"道德"和"玄牝之门"的千古隐秘。论证了《道德经》诞生于三门峡灵宝函谷关的偶然性、必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一文在阐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时,由于恰当、娴熟地运用了多方面的例证,便把原来深刻枯燥的哲学道理说得深入浅出、通俗生动。纵观全文,在例证的运用上有如下几个特色。一、选例精当。议论文一般总是为了阐明某种观点,运用例证无非是为了说服读者接受这种观点,因而选择例证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它的典型性。正如清人刘熙载所说。“人多事多难遍论,借一论之,一索引千钧,是何关系?”(《艺概·文概》)为了说清楚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课文选“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作为基本例证,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刘再复同志的“主体”论和“内宇宙”论所赖以立论的理论基础,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他要否定的理论基础,简称为“否定的基础”,一个是他所创立所谓“新理论”的理论基础,简称为“肯定的基础”。刘再复同志之所以提出文学的“主体性”,是因为“长期以来,机械反映论在文学艺术理论中根深蒂固,远没有象自然科学那样重视主体能动性的意义。”(《文学主体性论争集》第65页。以下简称《论争集》)读过一点哲学史的同志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与机械反映论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范畴(它与黑格尔的实践范畴不同)引入了认识论,并充分强调  相似文献   

20.
莫诺和皮亚杰都是当代著名的生物学家(皮亚杰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又是很有影响的哲学家。莫诺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西方被人们称为“一位分子生物学家所撰写的最出名的哲学著作”;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一书被认为是结构主义最有权威的解释之一。他们都提出了认识论的问题,并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这件事实本身就说明,著名科学家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