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露 《文教资料》2009,(12):34-35
羡余现象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使用羡余现象理论,我们可以解释语言中一些特殊的常规语法所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对羡余现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完善语言学系统,弥补语言学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齐菲  李淑扬 《文教资料》2010,(32):22-24
汉语词汇中大量存在形式比意义多的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上说,这就是多余。但这种现象的语用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典型词语,以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简要总结了一些区分羡余词汇和赘余词汇的方法,并对羡余的使用效果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羡余性词汇中,至少有一个语素与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或重复、或陪衬、或强化、或弱化。羡余的形成与语言系统自身相关,它是信息传输的需要。是汉文化、汉民族思维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他们常常弄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语义重复是错误的而有些又是正确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分清两个概念,即“羡余”和“赘余”。现代汉语语用中,羡余与赘余有一些牵扯不清的关系。从表达规范上看,前是必要的重复,后是不必要的重复。但从形式上看,羡余与赘余都有重复的词语,二之间缺乏一个严格的分界,这也就是学生感到头疼的原因所在。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两种现象以及提出对如何划界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髓.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让汉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潮流.由于羡余成语自身的一些特点及与羡余的相似性,极易引起非母语学习者的误解,因此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级汉语学习者进步的瓶劲.本文从<汉语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127个四字成语出发,探究成语的羡余现象和赘余语病的分类,并从中总结出成语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羡余现象的分类、语义分析、成因、作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认为以往的研究较重视平面描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这一现象的语用、认知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本质上属于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本文对词汇羡余的使用度与了解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其使用多停留在不够了解但又高频的状态。结合词汇羡余的实际用例,借用顺应论与模因论,发掘出词汇羡余的存在是语言选择顺应的结果,其传播、运用与长存是语言模因所致。最后分析了词汇羡余特有的叠字修辞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探讨近代汉语词语的羡余现象。在列举大量的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和功用,并指出研究此种现象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文献整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汉语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各个层面大量存在羡余现象。通过对汉语词汇中的最基本元素——双音词的羡余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将羡余成分的界限作出大致的划分,排除几种貌似羡余的情形。双音词两个词素的羡余性可以分为单向羡余与双向羡余。羡余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语言各机制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语句中存在着一种重复现象,但这种现象不是语病,而是一种羡余现象.本文引用了大量的例证说明了羡余现象的存在和羡余现象存在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羡余成分本是为强调或避免语义失落而添加的重复多余成分,但如果难以辨别一句话中某成分的羡余与否,便会造成歧义。本着重分析了两种与羡余成分有关的歧义现象。1、因难以判断“差一点+没DJ”句式中“没”的羡余与否引起的歧义。2.“的”的羡余与否难以确定而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13.
词缀羡余现象是指词缀语素不参与词义构成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表现明显。从位置角度考察,可以分为前缀羡余和后缀羡余,几乎在各个词类上都有表现。羡余词缀表示高度抽象的范畴意义,不定位、不成词,容易发生轻声化。这些羡余的词缀在构造双音词、辅助成词和促使词根语素语义具体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羡余成分本是为强调或避免语义失落而添加的重复多余成分,但如果难以辨别一句话中某成分的羡余与否,便会造成歧义。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与羡余成分有关的歧义现象。1、因难以判断“差一点+没DJ”句式中“没”的羡余与否引起的歧义。2、“的”的羡余与否难以确定而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肯定与否定形式并用同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差点儿没摔一跤"和"差点儿摔一跤","他没来以前"和"他来以前","好不热闹"和"好热闹",等等.本文集合了这些语言事实,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及特点,从语句中的否定副词做羡余成分和语法化的角度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6.
羡余现象是任何像语言这样覆盖面广而又富于弹性的交际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语言当中都存在着羡余现象。本文试从语言习惯、审美观念和认知心理这三个方面分析汉语中羡余现象的产生原因、作用以及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在阐述的过程中对于消极和积极羡余的界定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一些原本表示否定的词在特定句式中不具有否定意义,且有没有这样的否定词不影响句子的肯定意义.这些词可以被称为否定羡余词.本文考察了汉语中否定羡余词的多重特性.  相似文献   

18.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广泛存在于任何自然语言之中。自然语言中的羡余广义上指语形超过最小语义表达的需要或同义单位、近义单位、复指单位对同一信息的多次表达。不同类型语言及同一类型语言不同语体中的羡余度各异,其中起作用的既有语言系统本身因素,亦有修辞、语用以及人的认知特征等因素。以俄语为代表的斯拉夫语的羡余性具有其独有特质。  相似文献   

19.
"羡余"是从现代信息论引入的术语,在语言学领域用来描述语言中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本文从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的类型、成因、作用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羡余现象进行论述,认为它是语言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大多数情况看,赘余现象确实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消极现象。但是,我们认为,对赘余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某些赘余现象符合了修辞的条件,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取得了一定的表达效果,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赘余形式就具有修辞性,就取得了一定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