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姝 《传媒》2008,(2):42-43
第一次听说"刘长乐"这个名字,是当年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课堂上.当有同学提出毕业后要效力凤凰卫视的志向后,老师笑着说,你想去凤凰啊?你知道凤凰人给他们的刘老板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吗?是一台榨汁机!你先得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汁儿可让刘长乐来榨.  相似文献   

2.
钟庆 《出版参考》2005,(12):23-23
研读日本经济史,发觉历史上日本完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尽干眼前赔本的事。而现在的日本学者对当时先人的业绩仰慕不已,丝毫没有谴责浪费国家和人民财富之意。关于此事询问过一个老学究,得到的答复是:这是民族的责任,当时的中国逐渐沦为殖民地,日本绝不能也做殖民地。“民族责任”是日本人深入骨髓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灯下夜读,看到《中国科学家小传》一书中记录了钱学森让誉中青年科学家的故事。文中说,钱学森1954年在美国出版了巨著《工程控制论》,被公认为是奠基性的权威著作。1962年他委托刚30岁出头的宋健修订原书。在修订过程中,从方案到增补内容,他都做了具体指导,每章每节他都仔细审阅修改。新书出版时,钱学森说:“一是这本书不应署我的名,我没做什么工作。二是应署宋健同志主编,打破中国传统的讲资力、等级的习惯。”宋健等同志不同意,钱老说:“充其量署原作钱学森。”最后出版社拍板定案,署名:钱学森、宋健。对此,钱老…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军事记者》2006,(3):38-41,58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前者是刘邦的《大风歌》,后者是项羽的《垓下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两首歌,一开口都是出语不凡,语惊四座。刘邦,沛县人,因地而名,有沛公之称。项羽,下相人,《地理志》载:“临淮有下向县”,“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因置县,故名下相”。刘邦,项羽,两人同乡,喝一条河水长大的。难怪两人一开口就皆唱出了不同凡响的歌。尽管这歌声与现在远离两千多年,听来仍然还是那么慷慨悲凉,那么有穿透力,夺人魂魄…  相似文献   

5.
王锋 《今传媒》2005,(10S):104-105
名人亦如瓷器,火候各异,成色不同,有景德镇之三味真火烧制,有鸡毛店之黄泥炉旁捏成,而无论何种名人,皆需严加教育,一如瓷器之需打磨剖光也。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马大姐外传》中的女主角“损”男主角“抠门”,举例说他因惜财而做出吝啬的“怪招”:寄信从来都不贴邮票,总是故意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地址写反。邮局发信时看到邮资不足,就退回去。这样,收信人就收着了。  相似文献   

7.
牧惠  浩然 《出版参考》2006,(9):40-40
清朝初年尚书魏象枢,著有《庸斋闲话》,其中有一则把水与油比喻君子小人的格言:  相似文献   

8.
“品”底稿     
“女孩子在野战部队搞新闻,行吗?”当我从新闻系毕业分到高炮旅时。一个大大的问号高悬在许多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在海尔集团的展览馆内,至今还保留着一把大铁锤———一把曾砸碎76台有质量缺陷冰箱的“功勋”大铁锤。文中记述,1985年一台冰箱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张瑞敏面对职工心疼的眼泪痛下决心:“如果不砸烂这些冰箱,将来被市场砸烂的将是这个企业。”海尔的目光超越了这76台冰箱的价格。这一砸,砸出的不仅是质量意识,还砸出了一片新天地。第二年,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开始畅销。第三年,海尔冰箱产品在国际招标中中标。1991年,海尔品牌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驰名商标”。海尔的这一砸,…  相似文献   

10.
“家”与“冢”,两个字近似,笔画完全一样。区别在于点的位置,一个点在宝盖上,一个在下,可字意却是天壤之别。古人造这两个字的本意不得而知,不过从字的结构上能看出点“会意”和两个字之间的联系来。先看这个“家”字:宝盖像是房脊,宝盖上那个“点”代表房上一轮太阳,房子挡风蔽日,驱寒保暖,为人、畜提供生命繁衍之地(古时人畜混居,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家里还住着牛)。古人造字,依类象形,于是有了“家”。再看看“冢”字:原本在宝盖上面的那个“点”,跑到了宝盖下面,太阳陨落,生命之光躲起来,人、畜离开了生命之源,入土为安,示生命终止。古人立字为凭,指示其意,于是有了“冢”。  相似文献   

11.
不求甚解.好还是不好?嘿嘿.这可叫我怎么说呢?“不求甚解”语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书刊市场真繁荣.面对许多装帧精美,内容诱人的书,真不知道该买什么。走到书店信手买几册自己中意的书.拿回来慢慢欣赏真是最大的幸福。每当这时.我又会想起“文革”中买书之难。  相似文献   

13.
过去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年必读书目”,今天又在一些高校实行了。抛开鲁迅、胡适、梁启超他们争论的“语境”,在今天不仅仅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汲取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对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在当下世界“机器人”与“人机器”的交替运作中,“重理工,轻人文”已经积重难返,“人有病,天知否?”这已不是危言耸听的新闻了。  相似文献   

14.
回顾历史,哪一项成功不是源于霸气?秦始皇正因为心中装有霸气,最终才灭掉六国,完成一统山河的大业;愚公年且九十,却满怀雄心壮志,最终移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为后人开辟了一条阳关大道:毛泽东,胸怀霸气的政治家、军事家,带领人民闹革命,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5.
代际间的隔阂摩擦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许还不太大,如果同代人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后果就格外值得忧虑——如果没有体制性变革削除由来已久的城乡鸿沟,新技术带来的很可能是加深这道鸿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小合 《新闻世界》2006,(2):70-71
近日,读了一篇初到荷兰海牙就读的学子在异国他乡撰写的短。中介绍她到达海牙选座美丽城市后,竟收到了以该市市长名义写来的热情洋溢的信和市长的名片。来信请她去市政厅领取一个“令你惊讶”的“欢迎包裹”,包裹领取后,她被里面精致的物件深深地感动了:一个面标,一杖印有市政厅电话号码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盖达尔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很喜欢旅行,而每次出门总是提着个破旧的皮箱。有人不解地问:“先生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盖达尔机智地回答:“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人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  相似文献   

18.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这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近日我却在一家报纸上见到人家是这样写的:“38年过去,弹指1挥间”。照此朗读起来便成了“三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了,那么,究竟是“三十八年”,还是“一九三八年”,还是“三年八年”?糊涂了。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某师范学校招生,限定考生作文必须在三百字以上。对此,某考生非常不满,于是,在试卷上写下八句二十四个字的“应试感怀”后,即拂袖而去。其“应试感怀”如下:文贵精,不在多,《陋室铭》,《爱莲说》。考师范,三百多,岂奈我,不考何?主考阅卷,欣然,认为该考生敢述己见,立意  相似文献   

20.
贾岳 《军事记者》2002,(2):48-48
去年底,我在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是《捡到一包烟喜得两千元》。报道开篇点题:9月1日对于来京以捡破烂为生的胡某来说“真是个‘幸运日’”。因为这天他在某处捡垃圾时,意外发现一包香烟。拆封后,“他赫然发现烟盒里放着的不是香烟,而是一根根卷成香烟状的人民币。一百元一根,共计2000元。”“喜得胡某当即给自己‘放假’,回到暂住处请同乡们吃了一顿。”最后记者没忘加上一句自己的评论:“胡某得到了不大不小的一笔意外之财,只是不知哪位居民看到这则小消息后要后悔不已了。”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只可惜怎么就没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