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成都一家电视台为了使节目更加刺激,竟然用上了“现场直播狼狗咬美女”的“另类创意”。具体做法是让两条德国大狼狗追咬被“武装”后的美女嘉宾,看哪位女嘉宾最先跑到终点。(见4月7日《金陵晚报》)  相似文献   

2.
成都一家电视台为了使节目更加刺激,竟然用上了“现场直播狼狗咬美女”的“另类创意”——让两条德国大狼狗追咬被“武装”后的美女嘉宾,看哪位女嘉宾最先跑到终点。应该说,这个“另类创意”的确刺激,也一定会吸引一些猎奇心较强的观众的眼球。但是,这个节目忽略了国内观众的文化习惯、收视心理,甚至还有播出政策。正如有的观众评价的那样——“如此做节目太暴力了,电视台以参与者的安全和惊恐来换取收视率太不人道”。如今,国内许多电视节目(特别是一些娱乐综艺节目)是从西方国家“克隆”来的。但是,在引进或模仿西方电视节目时,必须看到国…  相似文献   

3.
走出“人咬狗”的误区──炮制假新闻现象扫描寒江雪谈到新闻,人们常说,新闻第一要真实,不能虚构;第二要新颖,“狗咬人”不算新闻,只有“人咬狗”才算新闻。这已言明“人咬狗”的新闻必须是建立在确确实实发生的条件下。然而不知从几时起,“人咬狗”开始变味,步入...  相似文献   

4.
美女十宗罪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位准父亲在打电话向亲友报告他当爸爸的喜讯,忽然一美女经过,这位准爸爸的眼球不会转动了,说话语无论次:“生了!生了!”他高声喊,“我儿子给我生了一个老婆!”你看,美女一出现,男人就乱阵脚,甚至当着美女说瞎话;三千年前,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希腊斯巴达王麦纳劳斯的爱妻海伦后、两国恶战十年。最后,希腊人使用“木马计”,攻克了特洛伊城,夺回了海伦。又是因为美女,男人还会爆发战争;美女可能妨碍交通,美女可能影响健康,美女经济是扰乱市场经济;美女作家是倡导身体写作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美女蛇”是毒过任何一种子选手真正的蛇的。无怪科有人说:“要想活得久,还要老婆丑。”更有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老先生说:“每一件坏事里都包含一个女人。”这女人十有八九是美女。  相似文献   

5.
丽娜 《新闻世界》2005,(2):40-42
“人造美女大赛?又是在做秀”、“如今的美女大赛一个接着一个,其实就是用美女做招牌来刺激眼球,赚赞助商的钱,赚美女们的钱”……一片质疑声中.2004年12月18日。一场精心策划了6个月之久的“人造美女大赛”终于在北京红馆拉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6.
接连而来的模特大赛和“中国小姐”比赛,使原本美丽的三亚越发美不胜收,除了看到更多的美女,也许没有多少人关心“模特大赛”和“中国小姐”评选出的美女到底有多大区别?而紧跟着凤凰和央视分别酝酿的“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及“CCTV职业模特大赛”更是搜刮净了全球黄皮肤的华人美女。一向含蓄的中国女孩从没有如此密集地在一起争奇斗妍。  相似文献   

7.
美女无罪     
“做女人难,做个美女更难”。时常听见美女发出这样的喟叹!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今传媒》2004,(4):38-38
在全国书市有这样“动人”一幕:美女疲惫回“家”,在木桶里注满热水,倒入香精油,撒满玫瑰花瓣,宽衣,入内……一边享受红酒、音乐,一边悠闲自得地读起小说。众目暌暌之下,新书发布会就这样举行了,主办者美其名曰“行为艺术”!美女入浴自然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的“工夫在书外”,重点是美女手里拿的那本书,据称这是中国图书业首次采用行为艺术的方式进行首发。  相似文献   

9.
索拉 《大观周刊》2006,(32):16-16
美女如云,美女一再如云。“大观美女特别多”,这是我们的封面女郎在报刊市场上赢得的口碑效应。每个女人都有机会做十五分钟的美女,亦如沃霍尔所言“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十五分钟的名人”。在这个多彩的舞台上,人体美学标准有多元的版本,我们观摩她们的美貌,更看中美丽背后的内涵,一起盘点从这场美女嘉年华中突围而出的佼使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美女可以“养眼”,“美女经济”更是前途无量,“美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其本身当然没有原罪,关键是人们能够端正心态,改变观念,并能在政府的引导下健康发展,而如果带着有色眼镜或者歧视的心态来看待“美女经济”,那“美女经济”恐怕就失去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其发展前景也就无法乐观。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政府“不遗余力”支持“美女产业”的,除了海南的三亚,就属江西了。  相似文献   

12.
西方有条新闻学标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是,在新闻媒体云集、新闻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管是“人咬狗”还是“狗咬人”,甚至是“人咬人”都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它们都不够“匪夷所思”“大跌眼镜”。 欲望就是罪恶的根源。受众猎奇心理不断膨胀,一些媒体记者便应声而起,一条条让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的“假新闻”开始频频曝光于媒体。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日常生活,虚假新闻可谓是把全国人民忽悠了个遍……  相似文献   

13.
李夏 《新闻与写作》2006,(8):F0002-F0002
都市时报记者周涛此作,是杭州百华大楼16周年店庆时的“风雅颂”服装秀现场拍到,画面中那个俯下身子甘为美女做“人梯”的男子在其时上演的反映时装演变历程的情景剧《夜上海》中扮演车夫,剧情要求扮演交际花的美女必须踩着他“下车”赶往舞场。  相似文献   

14.
《咬嚼字》杂志社给今年的春晚“咬”出了28处字错误,不少读称赞他们“咬”得好,希望他们以后“每月咬”、“日日咬”。这是《咬嚼字》杂志社主编郝铭鉴近日对媒体记说的。  相似文献   

15.
周潇潇 《视听界》2007,(4):94-95
打开电视机,“说声一片”,但潜藏着危机。 危机之一:内容虚假。某婚恋节目肆意杜撰节目嘉宾的姓名、称呼、年龄、血型及兴趣爱好等。有的嘉宾已婚,却被编导要求装成一个未婚者与求婚者大玩感情游戏。为了使节目好看,迎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主创人员、嘉宾、现场观众甚至“合谋”,  相似文献   

16.
“美女”需要“人造”已经成为时尚。北京、上海掀起了风起云涌的造美大潮。24岁的北京女孩郝璐璐被称为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全身十多处的整形,要进行手术数十次,历时近200天,耗资30余万。无独有偶,就连处于中原腹地的某医院也开出10万元天价,打造“中原第一美女”。热衷于造美者真是一个浩浩荡荡的时代大军。《中国青年报》还  相似文献   

17.
敬尉 《大观周刊》2010,(46):148-149
西蒙·波伏娃一生的思想研究致力于“发现女人的本性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如何对待女性的”。而现代社会美女经济中的“美女”正作为资源和商品被冠以”象征”意义用于各种交换,笔者试图从《第二性》里寻找和进一步探讨有关美女及美女经济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郭男 《新闻传播》2005,(11):52-53
面对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走过的十几年,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从业人员都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规律。今日,“谈话节目”仍旧是电视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笔者在本文着重要分析的是谈话节目诸多要素中的一个:嘉宾。既然要谈嘉宾问题,那我们就从嘉宾角度入手进行大致归类,一般来说,谈话节目的嘉宾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围绕人物以访谈为主的展示型节目,这类节目的嘉宾与主持人是平行甚至超越主持人地位的“主角”,比如《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9.
政府网站突出“美女”,这也许与当地的历史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美女”两字比较亮堂,冠上这两字可以吸引众多的眼球,大量地提高点击率,说话的人也多,人气也旺。据说“美女论坛”的内容主要是由忻州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可见该地方对美女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0.
炙烤心灵     
本期主题似乎有些“俗”,第一主题讲金钱,第二主题冲“美女”,但这两个主题似乎不管你是俗或雅,都必须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