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心理咨询中,助人者和来访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对的是处于特殊心理阶段的中学生,良好的帮助关系更显重要.只有与其建立起良好的辅导关系,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解决烦恼,走出阴霾.本文根据笔者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以来的一些体会,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服务现状、特点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服务,本研究先后调研了14所高校,通过调研发现了高校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结构各不相同,辅导水平参差不齐,有待完善的潜能较高。加强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设及发展对于增强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构建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深入地调查和思考,试图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体系,为今后各高校深入系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高校如何在新时期有效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首先,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目标,即以促进个体在大学时代的发展、提高职业成熟度、培养三大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目标;其次,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辅导方法即开展职业成熟度诊断与评估,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先定向后定位;三位一体的网上辅导体系;建立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辅导员在专业素养、人格特质、实践经验等方面系统提升咨询辅导能力.当前,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个人自学、团体交流、实践训练、学术研究五种基本途径提升咨询辅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涯辅导是通过辅导人员协助,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发展目标、制定大学发展措施。通过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完善大学教育体系,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促进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凸显。目前,由于长时期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惯性,现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不完全能够满足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研究主要以一种自主的学生主体性理念,探讨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体系的组织模式、课程模式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就业心理辅导这一环节比较薄弱。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构成及其构建。  相似文献   

9.
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原则,进一步提出了构建720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分为学校和亲友两个部分搭建辅导体系,最后提出了构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队伍建设是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开展的前提,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的基础,只有构建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辅导队伍体系才能科学指导学生解决各类职业困惑.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辅导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利用高校各方资源充实职业生涯辅导队伍力量的队伍体系,可以构建“以就业指导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和校友为辅、辅导员和学生社团参与”的职业生涯辅导队伍体系,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更全面、更深入、更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辅导应该形成“辅导合力”并进行辅导责任分担。高校学生辅导责任分担存在现实、理论与参照依据。根据高校学生辅导责任主客体地位与功能,提出辅导责任分担的概念模型。高校辅导员与教管人员、专任授课教师、校内教辅机构、家庭以及社会媒介分别分担不同的辅导责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方式,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ferences for College Counseling Inventory (PCCI).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data about college students' preferences for the logistics of counseling and the demographic/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a potential therapist, the PCCI also provides numerical scores on 3 scales (Therapist Expertise, Therapist Warmth, and Therapist Directiveness) that measure preferences for therapist dispositions and 2 scales (Task‐Oriented Activities and Experiential/Insight‐Oriented Activities) that measure preferences for counsel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意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应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为咨询者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学生朋辈辅导的由来及发展。阐述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是一种双赢的教育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等重要意义。提出构建大学生朋辈辅导体系,应培育优秀群体,开发教育资源,完善组织形式,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丰富载体。  相似文献   

16.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s, experiencing an imbalance between student demand and available resources, respond in various ways. The current mixed-method study evaluated one university counseling center transitioning from a wait-list system to a triage method of managing dem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wait time and increase in attendance were found. Clients also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ess distress after triage implementation. No reduction in wait time or increase in symptom severity were found for crisis clients. Qualitative methods assessed staff perceptions of triage, suggesting staff was satisfied with triage because of clinically informed scheduling and increase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朋辈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朋辈心理辅导实践中,必然存在不少影响其效果发挥的因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是基础,监督与指导是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作用需要在实践基础上积极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对12名经筛选获得的高校贫困生进行6次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SCL-90、SAS、SDS、SES量表,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在SCL-90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或p<0.01);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p<0.05);SDS抑郁得分显著降低(p<0.01);SES自尊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心理疏导是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重要功能之一,是对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旨在培养贫困生的自尊、自信、自立与自强,增强幸福感,帮助贫困生实现由"他助"转为"自助"。心理疏导的德育价值不容忽视,同时其实现途径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在双向择业中,对自己、职业及其周围环境的认识、了解和推理、判断的不准确而容易产生择业偏差。择业偏差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对自我认知不准确,对职业认知不准确,对周围环境认知不准确。在辅导中,改变他们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认知,对他们进行认知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非常有效的途径。认知心理辅导主要从合理的自我评价、理想的职业选择、正确面对现实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