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篇>作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楷书字典流传至今,数度被后世删削重刊.而今本<玉篇>较原本<玉篇>有多大程度删改,至今还没有彻底调查比较与定量分析.本文对原本<玉篇>"异部互见"体例特点与所收异体字进行分析,并与宋本<玉篇>对应字比较,以期探讨不同时代的用字规范和异体关系整理及"异部互见"编纂体例对后世字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所收的又音字2821个,占总字量的12%.本文通过对<玉篇>又音字的全面考查,对又音字的确定、又音字的产生、又音字的特点作了初步探讨,并且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玉篇>又音字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从<说文解字>中可以探究汉民族审美观念的发展.汉民族的审美观念首先源于食,并在创制、改进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滋长起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又逐渐感受到了"人情所悦,莫甚于女".这个发展线索,可从对"美、甘、玉、好、佳"等字的考释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4.
"却"字原本是一个动词,<说文解字>:"却,节欲也."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中这样说道:"却者,节制而却退之也."在<汉语大词典>中,"却"有很多义项,如:退、使退;除、除去;回转、返回;还、再;就、便等.  相似文献   

5.
<玉篇>和<类篇>是我国中古时代的楷书字典,它们都传承于<说文>,但也有很多的不同.本文从成书过程、版本收字、内容、价值地位等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美、刺思想是<毛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诗序>在确立这一对概念的同时,强调以<诗>"谲"谏,郑玄完整地继承了这一观点.但在唐代,孔颖达则极力突出"直"谏的价值.这一变化既是唐代政治现实的反映,又对唐代的谏诤精神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影响.贞观群臣乐以直谏议政,太宗亦颇能接受,他们将<诗序>、<郑笺>所倡导的谲谏转变为直谏,这一精神在唐代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仍有广泛影响.<毛诗>的美、刺以及由此衍生的直谏思想,是整个唐代文化精神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有一脉相承的联系.在对于"情"以及"情"与"乐"关系的认识层面上,关于<诗>与礼的论述中以及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上,它们的"<诗>论"都具有一致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荀子>"<诗>论"的相似性、<荀子>与毛鲁韩三家<诗经>传授联系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毛诗序>的相似性,则非常有力地印证并丰富了孔子--七十子--一七十子后学--苟孟--汉儒这一条先秦儒学经籍传授以及思想延续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毕飞宇小说"玉"三章与<青衣>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批评文本.前者表达了作者对集权下人性异化的忧虑,后者则张大了抗击集权文化的人性力量.谄媚或反抗现实成为这几部小说可资比较的基础,传达出毕飞宇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以及在体制外建立个人乌托邦理想之于文化乃至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景定建康志>是南宋地方名志,它既是南京方志成熟的标志,也在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志书不仅保存了庆元至景定六十余年建康的史料,而且仿正史之纪、志、表、传体例编纂,创立了新的门类和体裁.作为方志佳作,<景定建康志>既详考山川古迹之典故,又注明其文献出处,这不仅是方志史上的重要建树,对于佚书<丹阳记>、<舆地志>等早期地方、全舆地理著作而言,也有重要辑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字书>在<隋书·经籍志>等书目中都有记载,且在<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中都被大量引用,但其作者、成书年代都不详,且多被误认为即吕忱<字林>.文章通过<一切经音义>引用<字书>的内容与任大椿所辑<字林>的比对,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推断这两种字书间没有彼此相关性,即<字书>非<字林>,并对其成书年代、内容及湮灭的原因作一考探.  相似文献   

11.
毕飞宇的《睡觉》再一次显示了他不凡的洞察世事的能力,用最小的故事反映出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包二奶现象。他通过小美的个人遭遇,向我们展示了悲剧的成因,引发我们深思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小说寄予了作家对美好社会理想的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12.
对商务智能系统中的多维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研究探讨了使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多维数据分析技术对库存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OLAP技术能帮助企业深入全面地分析业务数据,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毕淑敏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在散中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感悟,阐述了她的人生观、女性观。表现出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毕淑敏写母爱的散文,以敏锐、深刻、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多姿多彩的母爱,从不同的视角探索母爱的真谛,既对真情母爱发出由衷的赞美,也对提升母爱的境界发出深情的呼唤,特别注意以进步的母爱观去观照种种不同的母爱,表达作者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出母爱的精神内涵。透过她的散文,我们可以体验到母爱的博大与深沉,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对药用植物牛膝的染色体制备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改进。以牛膝的根尖为试验材料,运用8-羟基喹啉,风油精和变温处理法进行前处理,结合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中的低渗处理对牛膝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大胆探索。结果表明:采用8-羟基喹啉对牛膝进行前处理结合低渗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染色体图像。  相似文献   

16.
天麻有性繁殖可为优质天麻的生产提供大量种源,是天麻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技术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目前仍不普及.本文作者及其团队在经过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快速、节料、高产的有性繁殖播种方法,并于此文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君人者何必安哉》是上海博物馆新近公布的一份楚简资料,学界对其已做了深入的研究,但仍存诸多争议。本文主要对该简文的几个关键字提出新的释读,进而对文意提出新的解说。  相似文献   

18.
毕淑敏的<预约死亡>描写了我国刚刚起步的临终关怀事业,呼唤人们更新死亡观念,正视死亡,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小说坚持现实性、亲历性和主观性叙事原则,采用"目击型"的第一人称叙事情境,朴实无华的语言给人一种诗性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传统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膨胀的欲望导致了人性的扭曲。青年作家毕飞宇以冷峻沉静的笔锋塑造了筱燕秋、玉米、玉秀等典型形象,勾勒出当今社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景象,并多方位地探寻造成当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1.市场经济下道德观念的失范导致了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2.传统思想的浸染导致了女性对男权社会的依附;3.女性自我文化心理的局限注定了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0.
毕淑敏小说有着独特的生命阐释,向我们呈现了具有多重意蕴的生命意象:一、生命的尊严;二、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三、自然生命的超越.在作品中,作者力图真切地呈现生命内涵,从生命的高度关注人的尊严,书写了人的生命尊严,追求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呼吁社会从人道主义视野珍爱生命、关爱生命,肯定超越人的自然生命而达到的精神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