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委员会是广大家长成长与进步的大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大熔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生活,一方面,教育了孩子;另一方面,成就了自己。在这里,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从"爱孩子"走向"爱别人"、从"爱学校"走向"爱社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的这种蜕变中,促使广大家长从"小爱"走向"大爱",凸显出家长委员会建设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有一个观点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笔者赞同一种看法:择校风的推高、奥数热的泛滥、学校承栽的期待,莫不与"起跑线"论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搞清楚真正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不同的人对"起跑线"的理解不同。有的家长认为,"起跑线"是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3.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成立了以德育高级教师为依托的校本化"黄菊芳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开展多元化的家校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家校融通,合力培养"有能力的好人"。以家庭教育研究引领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制订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计划,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邀请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家长加入学校班主任实务培训,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开放式互动培训。通过班主任梳理自己学生的个案,让教师对各类问题有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助推“双减”政策落地,提升家长高质量陪伴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需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校共育。在实践中,通过深入开发家长培训课程、亲子活动课程等,助推家校共育;同时,变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方式,开设“第一老师课堂”,让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的涵育场,辐射家长培训成果,以合作共育促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有一个观点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宣传。而今,择校风的高涨、奥数热的泛滥、学校承载的期待都与"起跑线"论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搞清楚真正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不同的人对"起跑线"的理解不同。有的家长认为,"起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观念的影响,同时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更加严格管理,再加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诸多因素叠加影响,校外培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井喷"的局面。大街小巷、学校周边、写字楼里、高档小区、地标路段等到处都是培训机构,数量无法统计清楚。有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办理了办学许可证,但也有一些无证经营的培训机构,还有一些藏在居民楼里由在职教师私自开办的补课班,林林总总,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习短视化、功利化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校外培训过热,超前、超标培训现象严重。"双减"政策旨在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出发点不是儿童的和谐发展,而是家长的"需要";由于"需要",家长和学校之间构成一种利益关系,儿童成为学校和家长实现各自利益的手段。"家长的满意"不等于"人民的满意",它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因素。"办家长满意的学校"不但存在价值方面的误区,还带来许多实践问题:加剧择校现象;模糊优质学校的性质;加大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能成为学校的发展目标,更不能成为一种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学生负担过重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这把火上"添了柴"。综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三大误区:一是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现在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总是以文化成绩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孩子。家长们不仅介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很关注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成绩,积极地给孩子排名次,将教师分好坏,给学校定位次,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教师、学校的压力。二是一味增加孩子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不加选择地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并不了解知识体系,只是一味地布置孩子做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身心负担。三是过分注重孩子的课外家教。家长们是  相似文献   

10.
林俊 《辽宁教育》2014,(8):74-75
正"微格"培训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其内容既包括课堂教学技能,也涉及学科素养、课题研究等。在紧张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微格"培训不需要占用教师太多的时间,却能充分利用校内优质教学资源,让教师充分参与,共同受益。年轻教师培训成为当务之急现在很多学校年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较大比重。他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较短,教学经验比较欠缺,其学科素养、教学水平与学校要求及家长期望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如何让年轻教师缩短适应期,加速成长期,使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负担过重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这把火上"添了柴"。综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三大误区:一是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现在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总是以文化成绩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孩子。家长们不仅介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很关注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成绩,积极地给孩子排名次,将教师分好坏,给学校定位次,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教师、学校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之“本”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是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模式之一,对其研究也涵盖方方面面,但对校本培训之"本"的探讨比较缺乏,而由于这种缺乏,使得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校本培训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和在学校中"的一种模式,因此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并利用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资源,积极地展开校本研究、学习行动,才是校本培训之"本"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双减”实施后江苏省家长课后服务需求的质性分析发现,家长课后服务需求主要关涉儿童、家长、学校、政策,学校课后服务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在回应这四大主体的教育需求上尚存不足。校外培训机构的转型与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多从家庭这个“需求侧”方面考虑,通过促进家庭教育、提升学校教育、健全监管机制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家长"陪读"这件事,恐怕每一位家长都"心有余悸"。从孩子上小学有了家庭作业开始,大人孩子就像被绑上了一架看不见的"战车"——"不写作业,母慈子孝、又搂又抱;一写作业,大呼小叫,又哭又闹。"几乎成了小学生家庭的"日播剧"。甚至,由于家长的"陪读",还会引发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家长往往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和老师就应该负责孩子的学习,为什么总要家长督促?学校和老师常常很委屈:一个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当孩子第一天迈进学校的大门时,做父母的就又增加了一项任务——"家长签字"。"家长签字"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尤其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需要家长的督促,何况有些作业又必须让家长配合才能完成。如低年  相似文献   

16.
Diana 《上海教育》2012,(26):50-51
在正反面都写满了的"校长之页"里,我看到了家长们共同关心的"人、事、钱"三个方面的信息。美国学校的特点之一是"沟通无极限"。为了和家长保持沟通,学校和家长协会都想出不少招数。沟通的方式除了面对面会议、各种通讯、月报和网络,还有来自第三方组织的调查。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17.
合理地挖掘和整合家长资源,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作为班主任,要开好"启动会",统一家长认识、增强家长责任感;要开好"培训会",帮助家长建立自信、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要开好"表彰会",总结经验、树立榜样。开好"三个会"可以有效整合家长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以往学校采用家长会、座谈会、开放日,利用校讯通、QQ群、微信群等与家长沟通交流,开展指导。途径虽多种多样,但多为零敲碎打、单向灌输,少整体规划、双向互动,难免遭遇家长兴趣寥寥、学校"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窘境。为走出困境,学校和家委会协商,决定着力于"家长沙龙",以此为平台,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提升家长家教技能、促发自我成长,实现教育共赢。在设计"家长沙龙"时,重点突出了两条思路。坚持家长立场,体现家长真实需求。传统家长集会通常由学校根据自身需要确定主题,家长是被动聆听者。"家长沙龙"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基地学校和聘用学校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形成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奉贤区尝试采取了"浸润+实战"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成效。一、"浸润+实战"培训方式的概念界定"浸润+实战"培训是将在基地学校的浸润式培训与在聘用学校的实战式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方式。基地学校浸润式培训,是指见习教师整整一个学期都"沉浸"在基地学校接受培训。浸润式培训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基地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发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把各方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近年来,有一个观点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笔者赞同一种看法:择校风的推高、奥数热的泛滥、学校承载的期待,莫不与"起跑线"论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搞清楚真正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