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科技》2003,10(6):58-59
本刊讯最近,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2003年青海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召开本年度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对全省申报的33个项目逐一进行了评审。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经认真评审,推荐出200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共15项。其中:“青海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提高单井产量现场试验(攻关)研究”、“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青薯2号”2个项目被推荐为一等奖;“天然盐湖卤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学模型研究”、“名贵藏成药七十味珍珠丸矿物质元素研究”、“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心病的临…  相似文献   

2.
<正>青海省青藏高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实验室重点开展牧草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审定登记青牧1号老芒麦、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青引1号燕麦、青燕1号燕麦等牧草新品种17个,制定了《燕麦栽培技术规程》、《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青海东部农区优良青饲料复种技术规程》、《燕麦饲草加工技术规程》、《青海扁茎早  相似文献   

3.
历经1O年科技攻关,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选育出黑皮紫斑肉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1”。科技查新结果表明,该品种是全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该中心以“合作23”和云南本地农家品种会泽小乌洋芋为母本,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1”。该品种皮色紫黑,肉色白带黑圈,具有生长势强、结薯集中、芽眼浅、淀粉含量高、抗晚疫病、耐贮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西藏日喀则市马铃薯品种多样化,通过对引进的四个马铃薯脱毒品种、自主选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系"200905"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的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根据综合性状表现新品系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商品率高。可以考虑新品系200905作为日喀则市较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进一步鉴定。中薯18号可以适当示范种植和保存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救灾作物,对稳定全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由于生产上应用的大多数都是菜用型品种,缺乏集抗旱、丰产、抗病、高淀粉、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选育高产高抗的品种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采用费用少、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适宜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马铃薯新品种,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提升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9个适宜拉萨地区气候条件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脱毒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及产品商品外观品质,威芋3号、丽薯1号、东农303等品种产量较高,达到3200kg/666.67m2以上,商品外观品质上,鲁引1号、转心乌等较好,丽薯1号是产量高且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应当依据不同的农田情况和市场需求选用不同生育期,不同品质及产量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7.
王芳  王舰 《青海科技》2008,15(1):13-15
本文对青海省马铃薯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和亲缘关系、审定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明确青海省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同时,对我省马铃薯育种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要闻     
《青海科技》2004,11(4):60-61
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农口)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本刊讯最近,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就2001年立项的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4个项目的10个专题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估。专家组认为,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农口)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部分成果,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在解决我省农业科技难题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青藏高原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中的5个专题组,通过3年多的努力,按合同要求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选育出优质农作物新品种19个(已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9个,待审定的10个),发…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08,(6):1-1
日前,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培育的又一大豆新品种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命名为“东生2号”,并于今年4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这是东北地理所科技人员继2003年成功培育大豆新品种“东升1号”后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甘南州的主导产业,生态环境适宜发展有机马铃薯产业,2020年分别从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定西爱兰马铃薯公司、国丰马铃薯公司,引进食用型、菜用型、淀粉型、加工型(薯片、薯条)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27个新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不同马铃薯食用品质,为甘南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半年过去了,81岁高龄的佟明耀和77岁高龄的郑家兰女士仍然难以忘记一个日子——2007年1月25日。这一天,他们精心培育出的冬小麦品种“东农024“,正式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被命名为“东农冬麦1号“,成为我国第一个适合在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气候冷凉,水热匹配,土质疏松,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势栽培条件,1979年就辟为国家级种薯生产基地。10年来,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以星火计划为主体的科技项目,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栽培管理技术、产品深加工方面开发出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振兴了马铃薯产业。1996年,种薯繁殖田达3300  相似文献   

13.
《青海科技》2010,(6):95-95
“青杂5号”是“十一五”期间在青海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助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春油菜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青海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本文阐述了青海省马铃薯育种、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的现状,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藏豌1号"是西藏自治区2011年审定的早熟抗倒豌豆新品种,本项目于2012年~2014年在拉萨和日喀则地区开展了该品种原良种生产示范,结果表明项目执行期间原良种生产平均亩产量为159.42公斤,比当地品种亩增产46.44公斤,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是青海省主要从事马铃薯、球茎花卉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现有一支技术水平高,专业齐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种薯(种球)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体系建设的技术队伍。 1988-2003年中心共主持实施完成省、部、国家级项目11项。其中省科技攻关项目6项,中-欧技术援助合作项目1项,农业部项目2项,国家火炬项目1项,国家“863“预研项目1项。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兰家村村民胡生贵种植"青杂5号"油菜已经有6年时间了,现在每亩的产量在500斤左右。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也种过‘青油14号’和‘青杂3号’,现在基本都种‘青杂5号’了。这个品种产量高,也稳定,而且虫子吃的少,出油率也高,2斤6两菜籽就能出一斤油,以前的品种基本都要3斤左右才出一斤油。"  相似文献   

18.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2hm2(合30亩),收集、保存15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通过系统选种、茶树人工杂交育种、茶树回交技术研究,已筛选出云抗系列、76系列、73系列、佛香系列、云茶系列等400余份育种材料,并已从中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2个(云茶1号、紫娟),国家审定品种2个,省级品种审定(登记)或同行专家鉴评的品种22个,选育的茶树无性系良种占全省25个  相似文献   

19.
1997年2月28日,经湖南省郴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批准,运用三元能量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元辅一号”成为合格品种,并被定名为“郴晚籼一号”,由郴州市人民政府颁发品种合格证书,张榜通报,并将进行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抗性突出,在高肥水平情况下耐肥抗倒,抗病抗虫抗寒能力强,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米质中上,精米率超过73%,作早、中、晚稻栽培皆宜,尤以作中、晚稻栽培为佳。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86-87
<正>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环境资源研究所部分课题,于2011年成立。中心坚持"严谨、求实、协作、创新"的学风,瞄准学科前沿,立足生产实际,致力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形成了以隋启君研究员为带头人的中青年创新团队等工作。中心重点开展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核心种苗生产和新品种脱毒种薯繁育、栽培技术研发、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研究和马铃薯加工新产品研发等工作。中心拥有科技人员22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2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