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党如何对待私营工商业,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个重要问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农村根据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抵制“左”倾错误,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党制定了一条独特的私营工商业正确政策。这一政策的形成,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大体上可分为初步摸索、有所前进、极左政策、调整转变、基本形成五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具体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不仅为我们党在政治上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作了准备;而且也为建国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作了政策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边区政府农业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和对抗战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三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对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苏维埃俄国在粉碎了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后,从1921年开始进入国民经济恢复的新时期(1921-1925年),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苏维埃政府在对待农民的政策上作了重大的调整,废除了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自由贸易,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等一系列重要的新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加速了整个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伐,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改造个体  相似文献   

5.
6.
国家控制工商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既定国策,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明清时期却逐渐发生歧变,终于向近代社会过渡。本试图分析探讨这一演变的具体过程,并将之划分为若干阶段,以便对中国从古代向近世的转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时期进行了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变革主体看到了进行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并且预期收益会大于预期成本。而且作为西汉政府代言人的桑弘羊的个人偏好和其知识存量也是促进这次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是康熙雍正时期加强藏区治理,确保川藏大通道畅通及区域稳定的重大措施之一。清中央政府决定川、滇、藏行政分界并推进其实施,是康熙雍正时期西藏、相邻地区及全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史籍文献记载,可以认为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实际始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川、滇、藏行政分界的计划并非在短时间提出,也并非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施。此次行政分界有一较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至雍正十年才最后结束。雍正《四川通志·西域》、《西域全书》、《西藏志》、张海《西藏记述》及陈克绳《西域遗闻》等清代早期西藏地方志的有关记载,可补实录等记载之不足,其资料价值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在《六朝经济史》有关"手工业"与"商业"的内容基础上,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涉及这两部分的若干资料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孙吴时的手工业、商业相关情况作进一步的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早期,我国把数学称为算学。浏阳算学社和扬州知新算社是清末时期两个很有影响的算学社,也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业团体之一,它们伴随着反抗列强侵略和救国图强、科技进步而产生,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所签订的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推向亡国灭种的边缘;同时也逐步唤起了人民的觉醒,甲午战败后兴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是觉醒的标志之一,维新派的首领认为,中国挨打受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落后。因此,他们积极倡导组织各种科学学会、社团,以图通过这些组织,传播和研究科学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赵、魏、秦等国统治者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赵国实行农商并重的经济发展政策,而魏、秦等国则采用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两种不同的农业政策的施行,使魏、赵、秦分别成为战国早、中、晚期强大的国家。虽然这三个国家都认识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因各国重视农业的力度、着眼点以及目的性的不同,导致这些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结局。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对国家的民情民俗和社会风尚的改变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魏、赵、秦国家势力的不断消长反映了农业政策的潜在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的农业教育以及农业改良活动,是该时期农业生产衰微社会背景的逻辑诉求,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简陋落后,农作物品种陈旧单一,种植管理方法因循守旧,生产力水平收成低下,农村经济社会残破不堪等。北洋政府时期农业教育的政策要旨包括建立较为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规范农业教学管理以及实现教材本土化,成立专门农业研究机构,扩大农业教育对外交流,推行各种励农政策,兴办农会组织开展农业教育和农业改良等。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教育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农业转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教育的较大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良,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北洋政府时期农业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即高等农业院校数量以及学生人数偏少,办学条件异常简陋,农业教育与农业建设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13.
一八九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沙俄侵略者占领了旅顺和大连。同年八月,沙皇尼古拉二世敕命实行关东州统治规定。根据这个规定,俄国在关东州内划分五个行政区,即旅顺行政区、大连湾(及附属岛屿)行政区、金州行政区、亮甲店行政区、皮子窝行政区。这是沙俄推行东北“黄俄罗斯”化的一个严重步骤。俄国确定旅顺为经管远东的基地和对扩张的出海口,把“关东州厅”设在旅顺,集中海、陆军及各种行政官衙公署于此,并着手市街建设,先后在旅顺口和北海岸不远处的两片开阔平坦的区域,建立了银行、医院、学校、消防机关等,安装了水道、电话等近代设施,划分为新、旧市区。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大运河是一项可同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发端于春秋时期吴国所开凿之邗沟。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内河航运十分发达。明清时期,在“南粮北运”格局基本确立、支盐制度完善与东南新城建立的背景下,依托大运河漕运与盐政,扬州工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各地商帮与行会聚集于此,并呈现出沿运河分布的特点。商帮为维护并拓展自身利益,通过置办田宅、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设立会馆等形成集聚效应,城市经济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手工业行会依托新城主干道发展壮大。清末,随着铁路与公路等新兴运输方式对河运的取代、黄河改道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带来的严重破坏,古老的大运河走向衰落,扬州传统工商业经济瓦解。如今,大运河已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更应从大运河变迁与扬州兴衰的历史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促进其文化价值挖掘与活态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6.
蘇聯科學院歷史與哲學部各研究所现正着手編纂十卷集的‘世界通史’,其第一卷及第二卷的綱目已在古代史公報一九五二年第一期中發表,同明的社論並對編輯體例有詳盡的說明。這兩卷綱目包括原始公社制度史和奴隷社會史,其中以後者占絕大多數的篇幅。綱目和體例的內容,正如社論所指出的、‘不是藉助於死板板的社會學的公式,而是通過活生生的歷史實際情形的闡明;’因此從這裏體會的奴隸社會的概况,比之從一般社會學或社會發展歷史中所認識的,僅有典型例子的,自然要較爲全面而具體。筆者於編譯原文之餘,特草此介紹。文中第一部分所提的兩階段的特徵,略有補充說明,第二部分關於六個分期的內容,盡照原文刪節,並此附誌。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实事求是,一切从群众和实际的需要出发,发展农业生产,不仅改变了落后的边区面貌,还把边区建设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创造出了西北高原亘古未有的奇迹。所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由此得出结论,符合民意、从实际出发的政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然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府为发展近代化农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其内容主要有:注重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垦荒,成立农垦公司;改良、引进优良品种,采用近代化耕种技术;奖励多种经营,促进农产品的专业化和商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业向近代化方向的迈进.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事业和统一的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继往和开来的统一。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或者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它既可能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也可能带来政治上的危害。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态度正确与否,关系到能不能坚定"三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担负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任务,分别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敌后战场在抗战中、后期的中流砥柱作用非常突出。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全面冷静地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和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