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教育满足了个人理性需要和工具需要以及社会理性需要和工具需要,确立了其为何存在的地位;高等教育适应了个人与社会的永恒需要,遵循了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的生存法则,阐释了其如何存在的范式;高等教育以一种动态平衡的方式来协调个人(理性与工具)和社会(理性与工具)需要,指明了其未来何以存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各项工作的归宿,变革高校培养目标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内在要求。应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检验高校培养目标科学性的重要标尺,在高校培养目标变革路径的选择上要正确把握专业与通识、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创新、科学与人文等教育关系,坚持培养目标的多样性,构建和完善新型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理想是指一个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设想和预测。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理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的现状,探讨教育对策,以增强高校社会理想教育的实效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高等教育的需要对象与需要表现形式两个维度来划分,高等教育的需要类型有四种,即个人理性需要、个人工具需要、社会理性需要和社会工具需要。在现实世界中,高等教育的个人(理性需要和工具需要)以及社会(理性需要和工具需要)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以一种动态平衡的方式来协调高等教育的个人理性需要、个人工具需要、社会理性需要和社会工具需要。  相似文献   

5.
唐娜 《文教资料》2008,(11):138-140
高校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大学生?在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遇到了种种新问题,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后劲,新一代的接班人应该是拥有幸福感的一代,而不是被各种竞争和压力扭曲的一代.将学生培养成幸福的社会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7.
谈管理类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依靠社会公德来维系,职业活动依靠职业道德来规范。那么,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丰富的职业道德情感、坚韧的职业道德意志、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便构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培养目标。把握时代性,把认知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层次性和可行性,弘扬先进性;体现多样性,反映真实性,发展学生个性化职业素质等则是实现管理类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虽然在国家与社会的张力之下,作为公共行政理想的服务型政府遭遇了现实的矛盾,但从国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视角来分析可以得出,服务行政有别于政治和行政发展史上其他任何一种国家行政形态,因其国家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一致性实现了公共行政的价值性回归,因而成为一种可欲的理想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社会自主性的强化还为这一行政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国家工具性的社会化,努力化解国家工具性与国家自主性的矛盾.通过服务价值的社会化、公共权力的社会化、政府职能的社会化,在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形塑过程中,促成二者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国家的自我重塑.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创造着文化,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不仅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时要以社会需要为基础,养成健康的职业心态,面对就业形势,学好知识,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特长、能力与素质,为职业理想的确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在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这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正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实,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进而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育对策,成为高校德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是学生党支部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认识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整体目标及其构成,并依据计划性、针对性、统一性和操作性原则设置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目标对于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目标要着力推动大学生预备党员内省提升与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促进。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才能使我省的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接轨,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探索,高等教育工作提出,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来缩短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的距离。本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是未来理想社会中理想人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7,(2):61-66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对230名商洛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和个人幸福感的现状、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总体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幸福感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显著;个人幸福感在月生活费方面的差异显著;社会幸福感与个人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性;社会实现和社会幸福感对个人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和个人幸福感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方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加强"80后""90后"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实际,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坚持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目标和过程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受到关注。大学生社会适应和大学生社会责任密切相关,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机构,大学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育大学生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培养目标变革与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敬伟  张军 《现代教育科学》2003,(6):102-103,108
高校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各项工作的归宿,变革高校培养目标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内在要求。应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检验高校培养目标科学性的重要标尺,在高校培养目标变革路径的选择上要正确把握专业与通识、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创新、科学与人文等教育关系,坚持培养目标的多样性,构建和完善新型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国家、企业都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社会实践实现对高等教育的优化重建,帮助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技能,实现对实际问题的高效解决。立足于新时代背景,探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是政治正义和个人自由的美好契合和有机统一。一方面,以人为本,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公正社会的最后目的。为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大可不必牺牲个人自由,同时,个人自由可以检验社会公正。另.一方面,作为自由主体的人发出对公共秩序的需求,政治正义能够提供一种普遍公正和持久稳定的生活秩序,满足人们对稳定生活的秩序期待,也就是说政治正义可以约束和范导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