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自卑     
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从自己拍得极为清晰的DNA(脱氧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就此还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然而弗兰克林  相似文献   

2.
超越自卑     
儿童在心理发育时期,面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让他感悟到如何去克服自卑。记得我们的孩子第一次打乒乓球的时候,和他一起玩的都是一些比他大的小学生,他们不愿意跟他打,原因就是他一点儿都不会...  相似文献   

3.
超越自卑     
记得曾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自卑,像小溪中的流水,它只能冲走青春的花瓣,却浮不起成就的巨轮。”相信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有着这样一个概念:几乎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深深的自卑。不管你是否承认,生活中,它总是在很多需要我们奋然前行的时候羁绊住我们的双腿,使我们一次次错失良机,甚至抱憾终生。它同人类一样古老,因为人一生下来,面对的是一个自己无能为力的世界,自身力量极渺小的观念从小便在幼稚的心灵里扎了根。人的一生往往伴随着与自卑激烈斗争的过程。有这样一则故事:拿破仑是许多人狂热讴歌的伟大英雄———他给欧洲带来了一场翻天覆…  相似文献   

4.
超越自卑     
在家说惯闽南话的我,刚进大学时说起普通话来结结巴巴,好多音发不准,老被当成笑料。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伶牙俐齿,我感到很自卑,甚至有段时间尽量少说话。经过痛苦反思,我觉得如果不想被嘲笑只能改变自己。于是无论何时何地听到广播电视的播音我就跟着念,看到广告牌路牌上的字就小声读,时不时掏出兜里从字典中抄下的拼音笔记对照。水滴石穿,我的普通话水平迅速提高,再也没有人笑我了。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7,(5)
第一步——心灵小测试你起了个大早,排了整整一天的队,终于买到了你心中的偶像——某某明星的演唱会门票,从人山人海中挤出来,你长长吐了口气,说出的第一句话可能是: A(好像天上掉了馅饼)我的运气真好! B(暗自庆幸)幸亏我起了个大早! C(心安理得)天道酬勤,早起的鸟儿好捉虫!  相似文献   

6.
自卑的超越     
一、个案描述冯某来自一个农民家庭,从初一上学期末开始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精神不振,学习缺乏奋斗目标,而且不注意个人卫生,周末喜欢流连在网吧。冯某的问题还必须追索到他上小学时候。据他家人反映,冯某小学成绩优秀,但一直和家庭有对立情绪,脾气非常暴躁,特别讨厌家长和学  相似文献   

7.
自卑的超越     
《教育》2008,(12)
个案描述冯某来自一个农民家庭,从初一上学期末开始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精神不振,学习缺乏奋斗目标,而且不注意个人卫生,周末喜欢流连在  相似文献   

8.
自卑一般指的是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一种不满情绪,一种被人超过的感觉和对自己处于劣势的意识。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一时期都会受到这种自卑心理的困扰,无论一个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有时也会有一种自觉不如别人、对自己感到不满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9.
自卑是人类特有的普遍的心理现象 ,其本质是主体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自卑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家庭、学校、社会 )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经验的判断、理性的分析、内在的修炼 ,不断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奥地利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的“自卑情绪”理论与作家石言的小说《魂归何处》中的唐正雄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剖析了唐正雄性格的多维组合及心理因素的特征,从而推理出当今情绪小说的基本概貌。  相似文献   

11.
自卑是人类特有的普遍的心理现象,其本质是主体对自身的怀疑和否定。自卑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人们可以根据经验的判断、理性的分析、内在的修炼,不断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12.
<正>心理学,作为一门富有智慧的、关于大脑与心灵的学问,总让我觉得深不可测、深奥难懂。可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的书,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这本书就是《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此书出版于1932年,是作者学术思想最成熟时期所写的一本重要著作,书中集结了他的心理学核心思想。《纽约时报》这样评论该书:“这本书浅显易懂,笔法通俗,语言简洁……虽然阿德勒已是我们熟知的优秀的心理学家,但是他没有用学术的语言描写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和之前的作品一样依旧朗朗上口。”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曹操,一位名垂千古的英雄,然而在他的胸膛内跳动着的,却是一颗相当自卑的心。这英雄与自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曹操的自卑心理,来源于他的宦官家世。曹操的祖父曹腾,幼年时遭到阉割而送进宫中充当太监。他在侍奉顺、质、桓、灵四帝的过程中,凭借着机警和手腕,不断得到升迁,最后官至大长秋,于宫中用事达30多年之久,是东汉后期著名的大宦官。按理说,遭受阉割的宦官是不可能生儿女的。但东汉后期宦官势力不断扩大,为了使其财  相似文献   

14.
庾信由南入北,屈节仕西魏,再仕北周的经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耻辱感。这种自卑感、耻辱感又作为创作的巨大动力,使其作品更趋成熟、完美。他由南入北之后抒写的大量乡关之思、亡国之痛的作品,既是其情感、生活巨变的强烈表现,也是其自卑心志的有力反映。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虽然生活的圈子还仅局限于校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的觉醒,很多人都经历过自卑的心理发展阶段。有的时间短暂,有的只是遭受一两次挫折,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进程。但也有一部分中学生朋友因此陷入自卑而不能自拔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正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基本的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人们追求完美以及借着精熟事物以克服自卑感是来自天性。自卑感不仅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源泉。我们在自卑感的驱动下,不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使自己的能力由低变高、由负转正。但过重的自卑感不利于促  相似文献   

17.
[案例] 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有自卑感的学生。他们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心理状况,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易怒、焦虑、不安等。我原来的班里有—个女同学,个子很矮,相貌也—般,这对于已经具有美丑观念的她来说是一件十分  相似文献   

18.
运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理论探讨卡夫卡对事物独特的体验,感觉方式和对生活,生命的领悟方式形成的直接原因,并且得出卡夫卡创作的心路历程就是超越自卑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调查表明:流动儿童是非常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群体。因为,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孩子,特殊的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个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调查表明:流动儿童是非常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