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TEM教育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对跨学科整合型课程的迫切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的STEM课程建设更多注重形式规范,总体质量堪忧,因此从跨学科整合视角来开发优质的STEM课程以指导教学迫在眉睫。比较与借鉴是提质增效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我国STEM课程建设质量,借鉴权威的STEM课程整合评价工具,从课程背景、工程设计挑战、科学内容整合、数学内容整合、教学策略、团队合作、交流、评估、组织等9个维度对58个国内外STEM优秀课程案例进行定性与定量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STEM课程案例在课程背景、科学内容整合、教学策略和评估四个方面较国外STEM课程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STEM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未来我国STEM课程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一是提升对社会问题的响应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鼓励有效失败,营造真实的科学体验;三是丰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放大学生的思维过程;四是注重非正式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既是我国培养人才创造性素质的要求和标准,也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其具体实施措施是改教材为学习手册、提供选择性学习方案,引导自我学习、昭示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变课堂讲授为交流和指导、利用网络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资源、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实施研究性教与学必须是师生共同的观念,必须课内外结合,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必须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应尝试借鉴STEM理念设计课程,尤其是"技术与工程领域",应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项目学习的思路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在科学活动设计中融合验证型STEM、探究型STEM、制造型STEM、创造型STEM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设计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实现从验证到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需要从课程视野研究STEM学习,明确其课程目标、开发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建立有效组织课程实施措施及全面客观评价课程机制。STEM学习的项目应以工程实验为起点,围绕各学科核心概念设计项目,制定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教师是STEM学习组织的关键;精准设计项目、提高选择性,确保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恰当互补,整合资源,形成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STEM实施的保障;在STEM评价中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自主发展评价与社会参与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探究式教学,都需要对现有知识或理论持开放态度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以及教材,我们讲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构建STEM整合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文章将STEM跨学科的理念与初中课程融合,以设计"智能菜园"为问题情境,基于以工程设计为主轴的"参与、探索、解释、工程、深化、评价"6E模式开展STEM课程实践,在课程中学生设计并搭建水循环、菜苗催芽育苗、研究光质比的调配、参观植物工厂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研究性能力和创新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的不足,探索研究性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将科学问题和课程知识单元结合,实现教学内容重构,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提出研究性教学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考核和研究性能力考核相结合,设计体现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它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指导思想 ,它注重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 ,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 ,而转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 ,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到主动探索的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目前的学校教育 ,课堂仍是主阵地 .因此 ,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材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笔者认为 ,数学的研究性课题 ,完全可以源于教材根植于教材 ,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提炼和设计.以下 ,笔者从教材上例习题的教学研究、解题思路的研究、教材提出的案例或背景材料的研究、开放题的研究、数学建模应用等方面,对如何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初步的探讨 ,恳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9,(6):115-12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的关键,STEM教学顺应了时代的诉求,而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文章通过对知识建构理念导向下STEM教学基本原则的论述,构建了包括"知识共享协商、知识建构、知识集成"三个层面的STEM教学模式。基于该教学模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教学后,通过单组前后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建构的STEM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知识建构水平和STEM素养水平。其中,教学活动前后学生的观点改进能力和STEM能力变化相对显著;在该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知识建构能力与师生交互对STEM素养具有交互效应且体现为增益模式,师生互动对于低知识建构水平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国家实施教育、教师实践课程和开展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要想发挥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价值,提高教师使用教材的效率和能力,就必须对教材使用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讨论教材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构建教材使用的树体模型。该模型联通生活世界,全面解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材使用情况,不仅指出了课堂教学、课外知识内化等常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材的使用,还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新样态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材使用,扩大了树体模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适用范围,也为教师有效使用教材提供了评测框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2019,(8):25-33
文章通过对37门国际高校学习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析,从课程类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评价多个维度对"学习科学如何教"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国际学习科学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侧重学习科学基础理论与前沿观点的"人是如何学习的"类,侧重学习技术、学习环境的"学习设计与评估"类,侧重学习科学研究中采用的定量、质性及混合研究方法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类。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呈现了基础理论与前沿观点并举、技术创新设计与认知过程评估齐开、多元研究方法融会贯通的特点。教学活动则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强调课程参与体验与互动形式,同时在教学评价方面重视多元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案,该教案设置了一个中学教材上没有的逼真的探究情景,引导学生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开展十分逼真的科学研究,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几种不良倾向,需要纠正。 1.要摆脱“唯科学主义”倾向 即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它一味地强调“科学研究”、“科技类活动”,会造成“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极度窄化。“研究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知识包括科学、艺术与道德;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数学建模和STEM教育均强调跨学科学习和在真实世界中进行问题实践,两者相融合可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思路。首先,本研究分析梳理了目前STEM课程面临的困境,并结合高中学生的特征,设计了“基于STEM的高中数学建模类研究性学习”课程。其次,本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提出了“四阶段教学模式”,并以具体建模论文作品作为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最后,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对在课程开设前后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和STEM相关技能均有所提升。因此,本课程可为跨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开发提供案例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STEM教育是一种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于一体的综合课程教育,在资优教育、学习创新、持续性动机影响因素、教师能动性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需要. STEM课程是实现STEM教育的有效手段.文章就人教版和冀教版数学教材“一次函数”中的教学目标、知识导入、知识点、习题、数学活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两个版本数学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构建高效的STEM课程.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我国提出教育改革至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育信息技术历经着不断的变革.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逐渐步入课程整合的4.0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学习资源具有情景化和个性化、教学资源具有可延展性、评价的焦点从关注结果向关注学习过程发生迁移、从浅层次的课堂搬家到关注人脑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以《STEM自然科学一百讲教学课程》为例,展示了一个典型的4.0时代课程资源,通过精巧的学习过程设计,实现了知识传递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17.
赵瑞芬 《中学生物学》2007,23(12):21-23
1设计思路研究性学习分为"独立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渗透形态的研究性学习"2种类型。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作为课程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势在必然,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常规教学中形成研究性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式教学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高师数学分析课程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授学生思考的方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式教学要渗透到数学分析的概念、定理及习题教学的各个方面,波利亚的解题"四阶段"为数学分析定理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式教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STEM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课程喷井式爆发,但结合学生学情、对标中考考点的项目式课程还有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文章设计了STEM教育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流程并进行教学实践.文章通过STEM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基于项目式学习,将物理生物知识和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相结合,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学以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多元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知识、体验选用适合他们思维特征的方式解决问题。多元阅读能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感知能力。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多元阅读。一、教学设计要层次化所谓教学设计的层次化,是根据学生或教材实际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