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梧桐叶为碳源,利用燃烧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碳量子点中含有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其在水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碳量子点在Fe(Ⅲ)离子存在下聚集,导致荧光强度降低,进而利用铁离子对碳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果,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铁离子含量的方法。比较了常见的16种金属离子(K+、Ca2+、Mg2+、Al3+、Ba2+、Zn2+、Cr3+、Mn2+、Fe2+、Co2+、Ni2+、Cu2+、Pb2+、Ag+)对CQDs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实验可以得出Fe3+对CQDs的荧光猝灭作用最为明显;在最优条件实验下,Fe3+浓度在2.5~100μmol/L范围内与CQDs的荧光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水样...  相似文献   

2.
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与电离、物质的浓度、pH、强弱电解质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时思维容量大,要想学好这一部分内容,需分析清楚其中的道理,下面举几例.1.CH3COONa电离出CH3COO-会水解,CH3COOH溶液中的CH2COO-是否会水解?解析:有学生认为CH3COOH溶液中有CH3COO-又有H2O会水解,这种理解是否合理呢?CH3COOH溶液中的H+有两个来源,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主要来自酸的电离,CH3COO-结合的H+绝大部分是CH3COOH电离的H+而不是水电离的H+,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通过信号分子的传递来进行群体感应交流从而调控多种生理行为活动.群体感应淬灭菌体内具有的群体感应淬灭酶可以降解信号分子,从而破坏群体感应系统,对微生物的多种活动产生影响.前期从群体感应淬灭菌Serratia sp.Z4(沙雷氏属)中克隆到一个群体感淬灭基因ais Z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了异源表达.现以ais Z基因为研究对象,以异源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AisZ-pET-28a(+)为实验材料,通过在0.1 mmol/L的IPTG诱导菌株表达时,分别添加Zn2+、Ca2+和Co2+等三种金属离子,从SDS-PAGA直接观察蛋白条带、生物传感器平板检测菌株对信号分子的降解、RT-qPCR检测ais Z的表达量三个方面来探究金属离子对淬灭酶AisZ的影响.结果表明,AisZ异源表达菌株在IPTG诱导时,加入0.2 mmol/L的Ca2+或Co2+都会抑制淬灭酶基因ais Z的表达,但Ca2+  相似文献   

4.
对于同时含有Fe3+和Fe2+的混合溶液中Fe2+的检验方法,学生普遍认为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来进行检验,而不能采用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对各种检验Fe2+的方法进行证实或者证伪,强化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以及控制变量的思想及证据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提取公因式法是因式分解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然而不少同学在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频繁出错.下面针对同学们经常出现的错误,提醒大家注意.一、提尽公因式例1分解因式:(1)16xy-4y;(2)4a2b2b3+6a3+6a2b2b4.解(1)16xy-4y=2y(8x-2);(2)4a4.解(1)16xy-4y=2y(8x-2);(2)4a2b2b2+6a2+6a2b2b4=2a4=2a2b2b2(b+b2(b+b2).点评上面两小题最后结果都是没有提尽公因式,达不到因式分解的目的.提取公因  相似文献   

6.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7.
宋波 《数学教学》2016,(4):31-32
已知:a、b、c、d∈R,求证:ac+bd≤(a2+b21/2.(c2+d21/2.本题从比较法、分析法或综合法入手,都可以进行证明.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构造出不同的数学形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对什么进行构造,构造成什么,怎么构造,实行数学构造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氢氧化铝两性的学习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定性地认识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并通过电离平衡[H++H2O+AlO2-■Al(OH)3■Al3++3OH-],将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的宏观现象与微观辨析相结合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
沈晓静 《广西教育》2022,(32):91-94
本文以“探究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教学为例,阐述教学典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深入分析教材及学生情况,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科学探究建立模型以及迁移运用等三大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预测Fe2+与Fe3+的转化可行性、设计及评价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探究、描述实验现象,运用规律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等过程,进而形成金属元素低价态到高价态的转化模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活动建议"中对该实验做了建议与要求,[2]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浙教版及上海版等几个版本的教材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对色素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从初中生物实验的实际教学活动出发 ,阐述了实验教学对培养中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指出了实验教学是培养中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 ,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专业课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以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进实验方法、完善考试方法等方面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检测技术,开发了非接触测量综合设计实验。利用电涡流传感器与其非接触的被测金属物体之间的电涡流效应,检测到这二者之间的距离,将此距离与该实验装置的机械结构综合考虑,推算出被测物体的尺寸,达到了准确度等级大于等于1.0和非线性误差小等技术指标,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高效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的锰钴氧化物催化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尖晶石型锰钴氧化物(MnCo2O4)。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全自动物理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孔MnCo2O4催化剂具有立方晶相结构,其三维有序大孔孔径均一,比表面积达到65.7 m2/g;与体相MnCo2O4和其他贵金属催化剂相比,多孔MnCo2O4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活性,对硝基苯酚还原的反应速率常数可达6.59×10-2s-1。多孔MnCo2O4催化剂在5次重复利用后对硝基苯酚的转化率仍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科生综合实验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本科生综合实验可以有效结合科学研究前沿成果,使学生了解新技术、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综合实验中,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以硝酸钴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通过反应生成具有立方体形貌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将其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制备钴/碳复合纳米催化剂,并应用于4-硝基苯酚的绿色催化还原中。上述实验内容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在材料合成方面的知识,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材料表征技术与原理,深入理解材料结构特性,结合数据处理,探究材料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通过综合实验的锻炼,学习使用相关软件,逐渐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为未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机械设计实践实验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为解决机械设计实践实验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可基于Fischertechnik模型搭建机械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教师科研、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16+2实践周“职业技能训练”开展机械设计综合创新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当代初中生的生物综合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广大生物教师开始进行以普通的口头教学向翻转课堂教学的转变。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翻转,可以保证实验教学课前与课后的衔接性,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因此,以微课翻转为基础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观点,分析了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在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中实施建构主义教学的要点,指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应大力推进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索综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实验的开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转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开设综合化学实验与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指出综合化学实验的发展,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实验教学全面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是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一项新举措.本文探讨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合起来,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也能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落到实处,有利于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两者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