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新型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以抗菌药物恩诺沙星(ENRO)为靶向药物,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PLA)纳米纤维基复合药物载体。通过XRD、红外光谱和热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NRO药物是以物理分散的方式分布在纳米纤维内部和镶嵌在表面。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ENRO对纳米纤维膜亲水性能的影响,发现静电纺丝PLA纳米纤维膜属于疏水材料,ENRO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静电纺丝PLA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能。通过SEM表面形貌观察和直径分析可知,10%PLA纺丝液制备的纳米纤维粗细均匀,且没有珠节,静电纺丝载ENRO/PLA纳米纤维的直径在300~900 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静电纺丝PLA纳米纤维对ENRO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缓释系统具有高达50%的载药量,长达72h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吡咯、4-氯苯甲醛和醋酸锌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取代四苯基卟啉锌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纤维为载体的含四苯基卟啉锌的配合物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其荧光性能。该实验项目涵盖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柱色谱分离技术、静电纺丝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诸多知识点,具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用于"现代化学化工实验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学科前沿方向,该文设计了"复合抗菌材料制备与性能"综合实验。分别以生物炭(BC)和聚丙烯腈(PAN)为载体,以复合季鏻盐为抗菌药物,制备了2种复合抗菌材料,利用平板法测定了它们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该实验项目包括复合季鏻盐、生物炭和纤维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的表征,吸附性能和抗菌性能测试等内容,涉及高压静电纺丝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电喷雾质谱仪和X-粉末衍射仪等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纤维基载药羊毛角蛋白支架的肠道抗癌释药性能,该文选择5-氟尿嘧啶(5-FU)作为药物模型,使用全因子矩阵实验设计,在不同酸碱环境下,通过在两水平上优化多个显著性因子的参数,提高pH敏感性释放性能。这种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既可用于确定复合生物功能系统的主要效应,也可用于研究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在15 kV静电纺丝电压下,可得到具有均匀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基质;同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实羊毛角蛋白在1 630和1 550 cm-1处有特征峰。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检测药物缓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羊毛角蛋白与聚L-丙交酯(Poly-L-lactide, PLLA)的比例是影响药物缓释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全因子矩阵实验设计优化后,在120 h内,含有50%羊毛角蛋白的复合载药纳米纤维在pH值为7.4的环境中释放了48.5%的药物,而在pH值为6.0的环境中释放了83.7%的药物。证明通过优化调整操作因子,实现了羊毛角蛋白纤维支架的pH响应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它可制备出直径为纳米级的丝,最小直径可至1纳米。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原理、设备、影响纤维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苄基溴和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在超声下合成了溴化苄基-4-二甲氨基吡啶季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子喷雾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纤维为载体的复合抗菌薄膜材料,利用平板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复合抗菌薄膜材料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该实验项目综合性强,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涵盖多个知识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作为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的综合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7.
载药缓释敷料是未来伤口敷料研发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介绍了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中的交联、夹心、乳液和同轴制备载药缓释敷料的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了评述,最后对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缓释敷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电纺左旋聚乳酸(PLLA)/聚己内酯(PCL)复合纤维综合实验的设计是教研结合初探的产物。该文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LLA/PCL复合纤维,对纤维的形貌、化学结构、结晶和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测试及胆管上皮细胞的相容性实验,讨论了组分配比对复合纤维形貌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纤维的降解趋势。细胞相容性实验证实了PLLA/PCL复合纤维适合胆管上皮细胞的生长,并初步探讨了PLLA/PCL复合纤维在组织工程人工胆管支架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该综合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溶液浓度、纺丝电压、纺丝距离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纺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纺丝电压是影响纤维平均直径的最重要的参数。经过优化,纺制出最小直径为0.27μm的PVA超细纤维。  相似文献   

10.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单、怏速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已成为目前纳米材料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以结构均匀、比表面积大、易于改性等优点,在电子器件、生物医学领域、滤材等方面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功能性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序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纳米纤维在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和层次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出发,提出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提出以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型实验平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通信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带动北京城市学院其他专业的建设,为我国民办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苦参素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乙醇注入法制备苦参素脂质体,以透析法分离游离的苦参素和苦参素脂质体,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溶出度第三法考察释放度,对脂质体释放规律进行研究。结果: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BS)7.4作为释放介质的透析法适用于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所制备的苦参素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苦参素脂质体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桑寄生浸膏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桑寄生水提部位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和阿司匹林为对照,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法和耳肿胀法对不同剂量桑寄生浸膏的抗炎和镇痛作用进行考察。结果:桑寄生浸膏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疼痛反应时间,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显著缓解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程度,并加速消退,抗炎和镇痛作用良好。结论:桑寄生浸膏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与阿司匹林相近,可作为祛风湿用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嵌入式STM32微处理器研制数控机床车间现场监测仪,实时采集数控机床的运行参数和工艺参数,通过Zigbee无线网络通信将监测数据上传至车间级管理甲台。基于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开发相应的用户管理系统,可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可供管理者实时查询,从而实现制造车间数控机床运行状况和实际综合能效的可视化远程监测、统计分析和综合管理。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该项目作为载体,实施了能力进阶型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实践,学生工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嵌入式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主研制口袋综合实训创新开发系统和车路协同系统两套实验设备,并开发了多层次的实验项目体系。通过更换CPU核心板、共享外围设备等方法,实现共享实验设备、共享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据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按照能力进阶型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路,结合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开发了数控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综合性教学项目,给出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对该项目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项目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倒立摆实验平台占地空间大、价格贵,控制器接口封闭等问题,该文设计出结构紧凑,硬件可视化、接口开放化、模块化的倒立摆实验平台。首先建立了直线倒立摆数学模型,并搭建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然后结合根轨迹法和SISO工具完成位置环和角度环的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同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与波形分析。构建基于微处理器的直线倒立摆实验平台,最后进行软硬件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倒立摆直立控制,直线倒立摆实验平台能满足综合性实验教学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应用、创新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阿司匹林为模型药物制备脉冲片,并考察各处方因素对脉冲片释放度的影响.以主药和崩解剂为片芯,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增塑剂,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备含阿司匹林50 mg的脉冲控释片.各辅料的比例及包衣层厚度对阿司匹林片的脉冲释放均有影响.通过对处方的优化,得最终处方为主药50 mg、崩解剂30 mg,EC 180 mg,PEG6000 60 mg,HPMC 30 mg的阿司匹林脉冲控释片.通过选择片芯中的崩解剂、调整包衣层组成和厚度,可以用压制包衣的方法得到不同时间脉冲释药的阿司匹林片剂.  相似文献   

20.
"地磁日变观测与日变规律研究"是针对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设立的专题研究性实验项目,旨在使学生通过实际观测了解地球磁场存在的短期平静变化规律,深入认识日变观测在地磁勘探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