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经常从报刊上、广播里读到或听到一些有关领导干部拒“札”事迹的报道,有些写得比较实在.看后让人信服。但是有些报道,功辄“某某某在多长时间内,拒礼多少多少次”,好像有秘书专门上门为其统计拒“礼”次数似的。以我之见,对于上述那种所谓的拒“礼”干部.非但不应在报上张扬(不能搞那种“谁家打死的苍蝇多.谁家就卫生”的愚蠢宣传!)而且本人应该从“上门送礼者多”这一现象中引起反省.查查原因,想想办法.议议方略,加以治理.才是上策。笔者手头有几篇拒“礼”报道,写得比较成功。一篇是《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发…  相似文献   

2.
四川的《精神文明报》1998年元月6日刊发了通讯《部长专“打”送礼的》,读后想到一个拒“礼”应该有礼的问题。反腐倡廉报道,一方面要揭露腐败现象,另方面尤需经常正面报道清正廉洁的好典型,促使全社会逐步树立新风尚。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报纸这样报道值得肯定和称道。时下新闻媒体有关领导干部拒“礼”事迹的报道,有些写得比较实在,看后令人信服。有些就不敢苟同,比如有的报道动辄“某某某在多长时间内,拒‘礼’多少多少次”,好  相似文献   

3.
“有偿新闻”这个怪胎何时滋生于何地,大概无人认真查考过。但有一点大家或许没有异议:这种社会现象在今天愈演愈烈了。有偿新闻:给钱就给报道,给钱多就给多报道……一句话,钱稿交易也。有人形容现在的某些记者是城市街头上的那种“投币式电话机”,没钱塞进去就打不通。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单位,老总们经常要求记者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那么,怎样才能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呢?根据本人的体会,答案是:只有“沉下去”,才能有“深度”,也才能“有份量”。只有直面群众,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来。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访。那种“泡会议、听报告、赶场子、拿材料”的采访,是难以写出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新闻报道中,“广大”一词似乎用得有些滥了。诸如“全国广大人民”、“全省广大群众”、“全县农村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厂的广大干部、职工”之类,不胜枚举。“广大”是多少呢?“全国广大人民”有九亿多;“××厂的广大职工"代表多少就很难说了,可能是几千人,也可能几十人。象我县有个单位仅  相似文献   

6.
由于职业的关系,笔者每天总要阅览不少报纸,感到报上的批评性报道有所增加,这对改进有关单位的工作,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同时又发现:有些报纸,在刊登一则批评稿后,紧接着又对被批评单位来一个表扬报道,有时批评的与表扬的竟是同一件事。我们询问一位报纸编辑后,方知其中奥妙:原来是为了设法“弥补”一下被批评单位的“声誉”。据了解,出现批评之后的“弥补”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被批评单位上门纠缠。这是因为地方报纸所报道的多是本地的一些部门和单位,距离报道对象近。有的单位和部门,一受到批评,就会找上门来,即使无理,也要对你来个软硬兼施,迫得报社非  相似文献   

7.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多从正面报道”——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我们的事业,虽然碰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总是在发展,在前进。多从正面报道,反映了我们事业的本质和主流,能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向新闻工作者提出“多从正面报道”的要求,其真理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多年来,在按这一要求报道的实践中我感到有的同志、特别是负责“把关”的同志,对“多从正面报道”的“多”字,在理解上似乎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4月8日刊登一篇新闻:一名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到湖南常德市直属单位支农工作会上采访,被主持会议的市长程林义“撵”了出去。程市长对记者说:“新闻报道要改革,要从会议中走出来,多报道事件,少报道会议;多报道群众,少宣传领导。”我为这位市长“撵”记者的行动唱赞歌!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记者就象水中的皮球,整天浮在上面,接不完的请帖,赴不完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人士和读者一再要求,新闻要短小精悍,可是有些报刊的稿酬却是“按长短付酬”,长则多,短则少,有多少字付多少酬,这助长有些人只愿写大块文章,不愿写短新闻。一般来说,文章的长与短,反映了作者所付出的劳动的多少,“按长短付酬”,并不算错。但在实际工作中,长的稿件不一定质量都高,短稿付出的劳动也并非都是少的。有些记者、通讯员为写好一篇短而好的新闻报道,深入采访,挖掘新材料,选择新角  相似文献   

11.
君子不掠人之美。这“思想家办报”之思想,是在一次闲谈中一个大方之家说的。大方之家多不守财,我拿来用用,谅亦无妨。如果岁尾盘账,许多报纸的收获之丰可以令人哼起小调:见过上面的笑颜,听过下面的喝彩。然而,如果统计一下“提出过多少思想”,有多少报道对中国改革之路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有进项的报纸恐怕不多。个中原因自然有改革“大气候”的影响,还  相似文献   

12.
汪波 《传媒观察》2006,(2):33-34
“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这两个互为相对的孪生词语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管理、采编从业人员和理论研究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术语了。如果追问一下人们挂在嘴边的“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到底是指什么时,其大部分概述可能就是:“正面报道”就是“报道正面”,就是指报道“好人好事”;“负面报道”就是“报道负面”,就是指报道“坏人坏事”。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新闻管理部门在监督新闻媒体工作时可以简单地统计出,每月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正面报道”为百分之多少,“负面报道”又为百分之多少。一些西方人士也据此引发出中国的新闻界只准报道“正面——好的”消息,不准报道“负面——坏的”消息的议论。  相似文献   

13.
看了南方某报的一篇报道《被拐女们被解救回家》后,心里为被拐女们回家后的遭遇感到悲哀,同时对一些新闻媒体也不禁有话要说。 据这篇报道说,2000年4月9日,38名被拐女被贵州省遵义县公安局从福州送回家乡。其中11名被迫卖淫,其余则被卖作人妻。她们回家后,由于“当地电视台播了几次新闻”,乡民们不仅“从电视上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而且“从电视镜头中能清楚地分辨出谁是谁家女儿……” 于是被拐女们第二次悲惨的命运开始了。在家乡她们及其家人“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不可接触者,处  相似文献   

14.
“救”稿     
有位资深编辑说过:看一个编辑的水平,不是看他“枪毙”了多少稿件,而是看他“救活”了多少稿件。对此,我颇有同感。在编辑部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这些稿件有些出自名家之手,有些是初学写作者的处女作,更多的是通讯员和工作在一线的作者所撰写。就其质量来讲,优秀的属少数。对有欠缺的稿件,是轻易“宣判死刑”,还是努力将其“救活”,这不仅  相似文献   

15.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要学会十八般武艺,“发掘”工夫和“开拓”功力,应是其中的两项。发掘,就是从平平常常的动态或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发现新闻价值,并且挖掘出报道新意来。这就要求记者独具慧眼,即“新闻眼”,善于寻求独特、新鲜而深刻的意境。而记者要有敏锐的“感触进发点”,就必须具有我国古人所提倡的那种“一意求新”精神,“多识前言往行”,即多搜集事例和言论方面的资料,以供采写和研究时使用。  相似文献   

16.
鲁志万 《新闻前哨》2002,(12):43-43
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应该在“慎”字上多下功夫。“薄礼”面前慎微。有些受贿者以为人家送来的礼很薄,笑纳无妨。其实大谬不然。因为生活中的那些行贿者也懂得一点辩证法,行贿时讲究“循序渐进”:往往薄礼先行,打开局面;重礼随后,扩大“战果”,一步步把人拖下水。倘若掉以轻心,见到薄礼笑而纳之,那就可能从贪小便宜开始,逐步走向贪大便宜,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导致身败名裂。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为防止“涓流壑成灾”,就要在薄礼面前“见微知著”,在问题刚刚露出苗头时,就能透…  相似文献   

17.
缩影,是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在各种传播媒体上,这种“缩影”所在多见。以一家大报的报道为例。该报某月头版头条报道了一省实施”双千万工程”,水地高产高效、旱地稳产稳收的经验。整篇报道不到800字,报道的导语近200字描写了一个村庄的情况。导语得出的结论说,这就是该省实施这一工程的“缩影”,尔后便是几条现成的“经验”。应该承认有些经验性报道空洞无物,从概念到概念,令人生厌。这种“缩影”在一些经验性还评性报道中,作为一种写作手法和技巧,对新闻写作进行改革与探索,应当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样…  相似文献   

18.
李玮 《兰台世界》2013,(10):82-83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是个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社会,礼从一种宗教仪式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核心规范,法则从刑发展而来.从“礼制”的形成,到“礼法治式”的确立,再到“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将礼治思想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眼下见诸报端的一些事件性报道,尤其“大扫描”、“大透视”、“大曝光”之类的纪实文章,频繁地出现“某”字以及“ABCD”等字母,诸如某地某单位某领导张某李某,A市B公司C经理D君E小姐等,等等。有的文中涉及多少个单位多少个人物,就有多少个“某”字或多少个字母,通篇找不到一个真实的单位和真实的人名。这种隐姓埋名的报道已经引起广大读  相似文献   

20.
“一字未改”的编辑也应奖杨树立近几年,编辑工作受到重视,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什么样的编辑可获奖,目前有些部门的有些做法,颇值得商榷。如评选省好新闻的编辑奖,那种编辑在好稿原稿上落下“墨宝”多者,即可获高奖,否则,就只能得低奖甚至失去获奖资格,就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