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计算若干角度同名三角函数值连乘积的问题时,若能巧妙地应用公式:sinθsin(60°-θ)sin(60° θ)=1/4sin 3θ;cosθcos(60°-θ)cos(60° θ)=1/4cos 3θ;tgθtg(60°-θ)tg(60° θ)tg 3θ。往往是相当奏效的,下面仅就一个例子说明这些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 求sin10°sin50°sin70°的值。 这是一道常见的三角问题,它由高中课本《代数》(必修)上册中的一道习题“求cos20°cos40°cos80°的值”变更而来。 二、解法分析 1.将其中任意两项结合在一起,然后连续运用积化和差公式变形、计算,得其值为1/8. 2.连续运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得 原式=cos20°cos40°cos80° =8sin20°cos20°cos40°cos80°/8sin20° =sin160°/8sin20°=1/8 3.依次运用积化和差公式、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和三倍角的正弦公式(教材上例题的结论)得  相似文献   

3.
三角中的降幂公式:sin~2α=(1-cos2α)/2,cos~2α=(1 cos2α)/2由倍角公式变形而得,其应用十分广泛.例1.化简cos~2(120° A) cos~2(240° A) cos~2A.解:原式=(1/2)[1 cos(240° 2A)] (1/2)[1 cos(480° 2A)] (1/2)[1 cos2A]=3/2例2.求sin~4 22.5° sin~4 67.5° sin~4 112.5° sin~4 157.5°的值.解:原式=(sin~2 45°/2)~2 (sin~2 135°/2) (sin~2 225°/2)~2 (sin~2 315°/2)~2  相似文献   

4.
高中代数课本介绍了三倍角公式: sin3a=3sina-4(sin~3)a (1) cos3a=4(cos~3)a-3cosa (2)由此可得: sin3a=4sina(3/4-(sin~2)a)=4sina(sin~2(60°)-sin~2a)=4sina((1-cos120°)/2)-((1-cos2a)/2)=4sina(cos2a-cos120°)/2=4sinasin(60°-a)sin(60° a) (3)同理:cos3a=4cosacos(60°-a)cos(60° a) (4)于是:tg3a=tgatg(60°-a)tg(60° a) (5) 公式(1)一(5)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文说明它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某些例题、习题以及某些概念、性质延伸后得到的结论我们称之为引申公式.注意这些引申公式可使某些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 1.三角中的引申公式 (1)三角中的平方差公式 sin2α-sin2β=sin(α β)sin(α-β),从左往右用,可将平方差化积;从右往左用,可将乘积化成平方差. 例1 (sin280°-sin240°)/(cos280°-sin240°)=( )  相似文献   

6.
划S二倍角正弦公式sin2α=2sinαcosα及其应用,同学们比较熟悉,而对它的三个变形公式:(1)cosα=2sisnin2αα(α≠kπ);(2)sinα=2sicno2sαα(α≠kπ π2),(3)sin2α=sin(2α π4)-cos(2α π4)=2sin(2α π4)-1=1-2cos(2α π4)则比较陌生,其实,在解题中,这些变形公式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下面举例说明:例1求cos12°cos24°cos48°cos96°的值解原式=2ssiinn2142°°·2ssiinn4284°°·2ssiinn9468°°·sin192°2sin96°=-116评注本例中利用变形公式cosα=s2isni2nαα,使得问题得以巧解,简洁明快.另本题也可进行倍角变换,有如下解…  相似文献   

7.
sin1°、cos1°、sin2°、cos2°、sin3°、cos3°等度数为整数的正余弦三角函数值是否一定是无理数,借助倍角公式、诱导公式、两角和(差)正余弦公式,运用反证法得到了除个别角外均为无理数,进一步类比提出了度数为分数的正余弦三角函数值均为无理数。  相似文献   

8.
在三角中,有一个三倍角正弦公式: (1/4)sin3θ=sinθ·sin(60°-θ)·sin(60° θ), 在具体的三角运算中,应用很广泛,且能派生出许多有趣结论,使许多三角题获得新颖解法。本文就此类公式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供同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题1利用和角公式计算(1 tan15°)/(1-tan15°)的值.(《数学》第一册(下)P18例3)原解因为tan45°=1,所以(1 tan15°)/(1-tan15°)=(tan45° tan15°)/(1-tan45°tan15°)=tan(45° 15°)=tan60°=3~(1/2).巧思活用和角变形公式.tanα tanβ=tan(α β)(1-tanαtanβ),只需将分子中的"1"转化为tan45°.妙解(1 tan15°)/(1-tan15°)=(tan45° tan15°)/(1-tan15°)  相似文献   

10.
《数学通报》93年10月号问题:原证法较繁.利用公式tg3θ=tg(60°-θ)·tgθ·tg(60° θ)来证较简单.证法如下:注本题亦可令θ=35°来证。一道数学题的简证@宋志学$黑龙江绥棱一中@郝天媛$绥棱三中  相似文献   

11.
引例:(高一数学下册41页倒3)利用和角公式计算1+tan15°/1-tan15°的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三角中,三角函数连乘积的证明、化简是一个难点。例如,“求证sin20°·sin40°·sin60°·sin80°=3/(16)”,一般需几次应用积化和差公式才能证得。仔细观察求证式,左端除了60°这个特殊角以外,其余三个角为20°、40°、80°,有一定的规律。由此我想起一个三角恒等式: sinα·sin(60°-α)·sin(60° α) =1/4sin3α(1) 如果在上题中令α=20°,则40°=60°-α,80°=60° α,利用(1)式来解决就简单了。证:左=(3~(1/2))/2sin20°sin(60°-20°) ·sin(60° 20°) =(3~(1/2))/2·(1/4)sin60°=3/(16)=右。仿照(1)式,我们还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个组共抽查了9个学校共371份数学试卷。现将从卷面上反映出来的成绩和问题分述如下,并对改进今后数学教学,提出建议。(一)在成绩方面,主要有下列两点:(1)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从卷面上可以看到,有80%以上的学生对百分数概念、复数概念、简乘公式、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二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组解法、方程讨论、对数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菱形性质、从圆外一点到圆周的切线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面积公式、决定平面的条件、反正弦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倍角的正弦公式、30°的余弦值和120°的正弦值、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三角函数中,角概念经历了从静态角到动态角,从0°—360°角到任意角,从角(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到线(角的终边),从角度度量到弧度(实数)度量的发展,这些表征、信息的转化为建构三角函数做好了铺垫.建立弧度制,把角这样一个几何图形用实数来度量,建立与实数一一对应的关系,方便研究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另一方面也简化了不少公式,例如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等,分析三角函数的构成要素,定义域的实质是角,三角函数的符号由角所在的象限来决定.角在三角函数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传统的三角函数  相似文献   

15.
n边形的内角和为 :(n - 2 )·1 80°,根据这个公式 ,我们可以由边数n求出内角和 ,也可以由内角和求出边数 .然而近年来 ,有一种拓展性试题 ,例如 :已知一同学在计算多边形内角和时 ,多算了一个角 ,结果为m°,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对于这类问题 ,师生们算法多样 ,而且繁杂 ,现就此问题 ,给出一个简便解法 .设多边形多算的一个角为α,则有 (n - 2 ) ·1 80°=m° -α.所以n - 2 =m°1 80°- α1 80°.因为 0° <α<1 80°,m°1 80°- α1 80°是正整数 ,所以 0 <α1 80°<1 .所以 m°1 80°的整数部分为n - 2 ,把 m°1 80°的纯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配对法 巧解高考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考试题的解法,对高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配对的方法,可以获得一些高考题的巧解。下面举例说明配对法在解高考题中的应用。 一、和式配对 例1 sin20°cos70° sin10°sin50°的值是( ). A.1/4 B.3~(1/2)/2 C.1/2 D.3~(1/2)/4 (1993年全国高考理科试题) 分析:本题原型见高中《代数(必修)》上册P.190,3(3)题。根据该题的特点,可以利用和差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和cos(α±β)=cosαcosβ于sinαsinβ配对解之。 解:设a=sin20°cos70° sin10°sin50°, b=cos20°sin70° com10°cos50°. 则 a b=sin90° cos40°=1 cos40°, ① b-a=sin50° cos60°=1/2 cos40°. ② 由①一②得 2a=1/2,即a=1/4.故选A.  相似文献   

17.
(一) “和为180°的三个角的三角函数恒等式”在教学中的地位。高中数学统编教材第一册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第四节“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中,安排了第158页的例6,并配备了162页习题八的第四题(包括四个小题),及第167页复习题三第19题(1)和第168页29题(3)等练习题,这些例题及练习题都是反映了和为180°的三个角三角函数间的恒等关系,因此均可称之谓“关于和为180°的三个角的三角函数恒等式。”这类恒等式在教材中这个地方出现的作用在于教学生也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了解和熟悉本节内容“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的应用,并且同时也相应地复习以往所学的诱导公式,加法定理,倍角、半角公式,降幂公式等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三  相似文献   

18.
四省市六年制数学课本中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从圆周角与1°、30°、105°、300°的圆心角相比较的情况得出的。这就是把圆面积平均分成360等分,圆心角1°的扇形占一份,S=(πr~2)/(306),圆心角为30°的扇形就是30份,列式为S=(πr~2)/(360)×30,圆心角为105°的扇  相似文献   

19.
在三角函数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下一类型的题:例1已知sin(α 45°)=3/5,45°<α<135°求sinα.大部分学生会如下的解答思路:由两角的正弦公式有:sin(α 45°)=sinαcos45° cosαsin45°3/5.即2~(1/2)sinα 2~(1/2)cosα=3/5,①又sin~2α cos~2α=1.②联立①②解方程可求解.且45°<α<135°,所以sinα>0,cosα<0,进一步可确定sivα的取值.此种解法,需要解方程,其中的运算过程稍显繁琐.若仔细分析已知条件,可以将α化为(α 45°)-45°.45°为特殊角,其正弦值与余弦值均已知;又由α的取值范围可求α 45°的取值范围,整体运用α 45°的三角函数值,从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5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互成角度的两平面镜间物体的成像规律》(以下简称“互文”)的文章.“互文”给出了成像个数的统一公式:N=[(180°-α)/(α β)] [(180°-β)/(α β)]其中N表示成像个数,符号 [x]表示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