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听不少家长抱怨,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都缺乏责任感呢?先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组镜头。镜头一:“赶紧上床睡觉,书包意志薄弱,受挫力差,心理现状令人担忧。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感到:现在一些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是淡漠了。对自己没有我  相似文献   

2.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侗族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很不理想,学生对教材思想不易接受,对本民族传统美德不甚了解。主要表现为缺乏理想,缺乏民族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贪玩厌学;私心较重,以“我”为核心,对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利益麻木不仁;集体主义淡漠,法制观念淡薄,违纪现象普遍,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历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青少年意识培养的重任。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社会责任感严重失落,不能很好地履行公民的义务,为了实现个人的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这些现象在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如有的大学生法制观念淡漠,法律意识不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缺乏信心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将以民主法制理念的公民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共识。一、发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首先让公民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教师在思想上应确立学…  相似文献   

4.
陈翔 《考试周刊》2012,(60):155-156
随着市场经济及世界多元文化的纵深发展.当代青少年思维日趋独立,求知欲强,敢于维护和追求自己的利益,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但部分青少年群体归属感呈现弱化趋势,在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时,更看重自我发展、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淡化对国家、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实际生活中。个别青少年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沉湎于网络游戏,不能体谅家长的用心,高消费、讲名牌,因而犯罪现象不断上升等。这为全社会重视对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敲响了警钟。目前全社会在青少年培养和教育方面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对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学习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等方面入手,使之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负责的栋粱。  相似文献   

5.
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从当前看,关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仁爱心、同情心和羞耻心。责任心,即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所怀有的责任感,个人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共生活规范怀有的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这种责任感的最高表现。怀有这种责任感,才能有履行公民义务的自觉性,才能有主人翁的勇气反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正义。仁爱心,即“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的爱人情怀,笃信“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要教育孩子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充满爱心。大力弘扬爱心,是对社会冷漠、人际疏离的有…  相似文献   

6.
自私的疗法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所谓“自私”,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自私从程度上来看.有轻重之分。轻微一点的自私心态是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讲公德;严重的自私心态是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顾一切地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甚至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7.
如今“社恐”一词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在这些自诩为“社恐”的人群中不乏存在真的“社恐”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有留守经历的孩子进入大学后的社交表现较大程度上不及无留守经历的孩子,比如倾诉与表达。文章进一步对社恐产生的原因做了探讨,对家庭、学校、社会提出了一些帮扶策略,以期能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孩子克服社恐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华娟 《中学教育》2006,(12):39-40
一、儿童责任感的产生 1.何谓责任感 对责任感的划分有多种形式。有研究按责任感的对象将其划分为四类: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研究按责任感的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六类: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任务责任感、承诺责任感和过失责任感。一般我们较为熟悉的是第一类划分。自我责任感即对自己负责,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充满自信,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理智而积极地生活。家庭责任感则是对家人负责。如孝敬父母。集体责任感则是对所处的集体中的他人负责不做损人利己之事,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社会责任感则是对社会负责,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诚信待人。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所负的利益、情感的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从对象分,依次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此外,还有对任务负责,对过失负责,对承诺负责等。负责任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目前,我国家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照顾过多、保护过多、束缚过多。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本应有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是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不愿让孩子参加家务劳  相似文献   

10.
从小事做起,培养责任感;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国家、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现在的青少年存在着许多缺乏社会责任的问题,对他人、集体、社会漠不关心,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思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风气不正,严重腐蚀了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责任感逐渐下降,责任意识也越来越低。这种情形很难指望他们将来能履行起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义务,更难指望他们将来能担负起祖国富强的使命,因此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边缘青少年”的内涵“边缘青少年”工作,是香港青少年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边缘青少年”,是指24岁以下(15~19岁居多)没有工作,虽然选修了一些课程,但是每周上课时间很短,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客观因素与自身的主观因素无法达到和谐而在行为上产生偏差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的行为远离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3.
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体验。人的责任感一般通常可以分为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三个层面,其中对自我的责任感是基础和根本。对于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任的人来讲,就无从谈起对家庭、社会、国家、他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家里,孩子常常被一大群呵护着他的大人们包围着。孩子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生活。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对集体缺乏责任感。他们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又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负责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时代有集体责任感,长大了才会逐渐产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才会形成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专家认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为此,我们学校把责任感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一、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  相似文献   

16.
所谓“特需生”是指或思想上不求进取,或学习成绩较差,或纪律涣散,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班集体中往往表现出的是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违反校规校纪,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逃避劳动……他们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同学的冷淡和歧视,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自尊自信,失去了羞愧感,产生心理异常。研究“特需生”,转化“特需生”历来是学校、社会极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教育,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可能就是成绩。其实,教育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我想提到的是在教育中被很多人忽视的,却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责任教育。所谓责任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什么是责任心,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所在集体的负责,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什么是责任感,字典上  相似文献   

18.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全社会对孩子的道德关怀越来越细微,许多孩子变得自私狭隘、破坏欲强、缺少爱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缺少集体观念、没有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精神。他们仿佛成了“垮掉的一代”,提起他们的行为,总让人摇头叹息。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除家庭、社会风气以及其他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外,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均不相同 ,各有优势和不足 ,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使三者有机配合 ,形成三位一体化育人模式 ,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天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一些孩子自私自利、任性孤傲、排斥他人、以我为中心 ,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 ;怕苦、怕累、怕困难 ;心理承受能力差 ,意志薄弱 ,遇到一点挫折就发脾气 ,有的甚至以离家出走…  相似文献   

20.
现在 ,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 ,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 ,家长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而百般迁就 ,有求必应 ,这样就容易造成孩子心中无他人以及“自我中心”的心理 ,就可能造成孩子凡事从“自我”出发 ,骄横、无理、任性。另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因缺少同龄伙伴 ,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如果忽视了对这些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最终他们将难以被社会所接纳。因此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我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现在就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