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朝乐府民歌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抒发了南朝畸形都市生活里下层女性的心声和情感。缠绵婉转,感情纯真,语言鲜丽活泼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民歌风格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创作。  相似文献   

2.
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大多以女性口吻叙述,大胆、率真、炽烈的描写,体现了那一时期女性意识的张扬,但在对诗歌的解读中发现,男性形象始终在恋情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男性的态度在恋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男性的异常态度,这些南朝女子一方的强烈追求不过是一场凄凉的悲剧性独角戏而已,爱情在这里很少能开花结果,取得圆满。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11,(11):14-15
长安—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相似文献   

4.
南朝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性。南朝乐府民歌所运用的文学手法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很多营养也被唐诗吸收。  相似文献   

5.
南朝乐府民歌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体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时代性。南朝乐府民歌所运用的文学手法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创作,很多营养也被唐诗吸收。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各具特色,都具有主导地位。等到唐朝时很明显南朝文化占据上风,但北朝文化也被继承其中较好的融合在一起,而最初的融合发展就体现在文学的融合发展中。南北朝时期上层文人乐府诗的创作也进入了自西汉后又一个高潮,但北朝的文豪数量不如南朝,南朝的永明体诗人、宫体诗诗人、皇室文学家都创作乐府诗,但题材风格偏重艳丽绮靡。而南朝乐府民歌却风格多样,也有不少佳作,同时南朝的乐府民歌开始体现出南北文化融合的痕迹,这给唐代以后的文化融合带来很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宫体诗的发生发展中,南朝乐府民歌曾起了多方面的影响作用,如它的言男女之情的内容,它的短小新巧的形式等等。刘师培先生说:“梁代宫体,别为新变也。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词,起源自昔。晋宋乐府通《桃叶歌》、《碧玉歌》、《白紵词》、《白铜鞮歌》,均以淫艳哀音,被于江左。  相似文献   

8.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六朝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背景,使一些妇女沦为妓女,在六朝乐府民歌中有一部分妓女之歌.这些民歌从多方面反映了妓女的生活和情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的描写,大胆而又露骨地刻画了女性的情与态,其情调艳丽柔弱、哀怨缠绵而又热烈浪漫,富有艳情的特征。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特质,植根于江南繁富之地。南朝富有艳情特质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艳情诗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多因素。正如刘师培云“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辞,起谏自昔。晋、宋乐府,如《桃叶歌》、《碧玉歌》、《白芝歌》、《白铜樱歌》,均以淫艳哀音,被于江左。迄于萧齐,流风益盛。其以此体施于五言诗者,亦始晋、宋之间,后有鲍照,  相似文献   

12.
宫体诗是活跃在南朝齐梁时期约100年间的一种以描写女性容貌、举止、神态等为主要题材的诗体,它的产生无疑有南朝乐府民歌提供的诸多因素。正如刘师培云宫体之名,虽始于梁,然侧艳之辞,起谏自昔。晋、宋  相似文献   

13.
六朝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化思想背景,使一些妇女沦为妓女,在六朝乐府民歌中有一部分妓女之歌。这些民歌从多方面反映了妓女的生活和情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西洲曲》基调哀怨缠绵,情感细腻委婉。诗歌巧用修辞,以美丽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来叙写主人公的孤寂与哀怨,把具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动作描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极为深挚而委婉地表达出了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使读者在优美的江南水乡图中感受到朦胧惆怅的哀怨情思。  相似文献   

15.
情歌艳诗在南朝的汇合,有其种种主客观原因。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所形成的时代风尚,直接剌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物质的富有,环境的优美,都推动了南朝文化朝着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儒道衰微,佛学兴盛,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大释放。文人艳情诗的产生背景又比乐府民歌的产生背景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6.
乐府民歌《长相知》曲调委婉悠长,唱词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长相知》看似短小、简单,但是要想唱出词曲的意境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和琢磨。对于这首歌曲人们大都分析的它的歌词古典音韵美,笔者认为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需要歌词美还需要曲调美,钢琴伴奏在整个作品的意境表达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想从该曲的旋律曲调伴奏部分入手分析其中运用的作曲技法,以及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性。凸显出钢琴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钢琴伴奏的加入及表演者的演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解读这首古典诗词歌曲。  相似文献   

17.
子夜变歌     
姜昊宇 《华章》2011,(12):39-39
夕暮里,静观旷野里孩子们在追逐嬉戏,心中潜滋了甜甜的回忆,也暗长了淡淡的惆怅。夜晚的季风轻拂,远山在月的参照下显得格外迷奇,我的心沉浸在莫名的寂寥中……  相似文献   

18.
《西洲曲》代表了南朝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全诗感情细腻真挚,含蓄委婉,想象新奇丰富,比喻贴切新鲜,语言清新自然,极具艺术感染力。是古代文学中的必讲篇目。本文从主题和构思两方面设计此诗的主体讲解思路。  相似文献   

19.
乐府,本是官署(官府机关)的名称,后来才演化成诗体名称。乐府这个名称是西汉初年才有的,所以也叫汉乐府。据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汉武帝刘彻是“始立乐府”的人。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责职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并把搜集到的这些歌辞配以乐曲。这个机关很庞大,人员多到八百。官吏有“令”、“乐监”等名目。  相似文献   

20.
南朝经济上承两汉三国的发展,下启唐宋的繁荣,南朝民歌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状况的作用,可藉此深入探析南朝经济发展状况,从南朝的土地利用、商业发展和寺院经济三方面入手,考察南朝民歌相关作品,通过分析相关民歌的主题及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从中了解南朝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