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德学院在中国成立20周年的一系列庆典活动已经拉开帷幕。除"歌德之夜"彻夜狂欢派对外,歌德学院(中国)还特别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为院庆助兴。歌德学院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机构。1988年11月1日,歌德学院  相似文献   

2.
由艾克曼辑录的《歌德谈话录》被挑剔的尼采誉为用德文写作的最重要的散文。它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政治、宗教、自然科学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关歌德创作、思想、活动的百科全书。歌德和艾克曼的谈话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能给予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在《歌德谈话录》中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其中最耀眼夺目的闪光点便是歌德的世界眼光。歌德在1825年1月18日的谈话中说:“世界始终是同一个世界,一些情况反复出现,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一样过生活,谈恋爱,动情感,那么,某个诗人做诗为什么不能和另一个诗人一样呢?生活的情景可以相同,为什么诗的情景就不可以相同呢?”基于这一认识,歌德把人类的文学看作由多样的民族文学构成  相似文献   

3.
一、德国文化传统 德意志民族给世界奉献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者、大文豪、艺术泰斗和科学巨匠,堪称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民族。但是,恰恰在德国也产生了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为什么德国文化中会出现这样一个悖论?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德国形成了哪些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歌德是启蒙运动以后最具世界眼光的西方哲人之一。歌德的“世界眼光”表现为“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的宏阔文化视野。歌德时代的德国人依然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而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和文明互鉴。因此歌德提出:“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歌德“环视四周”,以德国为中心,不断向整个欧洲、整个世界拓展,最终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时代来临了”的命题;同时强调,借鉴外国民族的文化,既要“植根本土”,又应“符合性格”。  相似文献   

5.
一、德国文化传统德意志民族给世界奉献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者、大文豪、艺术泰斗和科学巨匠,堪称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民族。但是,恰恰在德国也产生了希特勒和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法国文化的入侵的情况下兴起的,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与英法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有所不同,它侧重于从文化层面上去表达民族主义,利用文化上的联系与统一,从而实现民族国家的建立。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可以说,启蒙运动是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形成的准备阶段,而法国大革命则促使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德语文化活动的机构,孔子学院为我国在海外设立并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通过总结歌德学院在我国推广德语及德国文化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结合孔子学院在德国发展的现状,从法律地位、经费保障、师资力量、校际交流和文化介入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谈到德国,我们会想到马克思、恩格斯。会想到黑格尔。世界文豪歌德、海涅、席勒、格林兄弟,会想到世界级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会想到科隆大学、慕尼黑大学,当然,也会想到两次世界大战。中学教科书的评价是:“高度文明伴着极端凶残,构成了德意志对人类历史的双重影响。”要想认识今天的德国,必须了解德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论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是十八世纪德意志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歌德、席勒一起领导“狂飚突进”运动,在哲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领域均有卓越建树。他的思想理论不仅对他那个时代而且对十九世纪德意志及欧洲各国的思想进程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曾受到他的深刻影响。可是,国内学术界对赫尔德  相似文献   

10.
1871年1月18日,巴黎仍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四个月的军事围困已把这座城市折磨得精疲力竭.但是在附近的凡尔赛宫里,德意志人则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突然,大炮齐鸣,德意志人以隆隆的炮声告诉法国也告诉世界:一个统一强大的日尔曼帝国已取代了昔日分裂弱小的条顿国家联盟!德意志人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统一,追思往迹,德意志人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大道、乃是一段用铁与血铺就的艰辛之路……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德国文坛,由于再没有席勒、歌德、海涅等巨人的驰骋,显然是冷寂得多了。冯达诺和曼氏兄弟的宏篇还未出现,“青年德意志派”的诗人们多已颓唐,但德国的浪漫美学传统没有湮灭,歌德开创的古典文学的余绪还时时发出闪光。保尔·海泽就是在这时开始他的文学活动,《特雷庇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0月3日是一个震动世界的日子,德国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状态在这一天结束。这一天取代9月20日和10月7日,成为德意志民族新的国庆节,并且作为德意志民族新的历史开端而载入德意志民族史册。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德国人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自觉反省历史,利用一切机会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并以实际行动清算过去,赢得了过去受害国政府和人民的谅解和信任。究其根源是因为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深厚的理性的传统。秉承于罗马帝国的文化与传统使德意志人养成了思考的世界性的前提和空间;德意志民族国家的难产也意味着由于没有政治和文化霸权,德意志人的思考也是更少桎梏,而充分享受自由,养成崇尚思考和思辨的特性;而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的起落的历程,充分显现德意志这样一个具有文化理性传统的民族对历史所具有的反省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歌德是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月人说他是天才,因为8岁的时候。他就会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等多种语言;14岁时开始写剧本,16岁时进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25岁时,他用了4个星期写出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风行欧洲,形成一股“维特热”;26岁时,歌德还当上魏玛公国的顾问和首相。其实,歌德取得的成就和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是分不开的。歌德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地方官。母亲是市长的女儿,他们都热爱读书。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15.
仝德荣 《历史学习》2002,(10):18-21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曾诞生过伟大的思想家———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曾诞生过伟大的艺术家———贝多芬、歌德、海涅;诞生过全世界无产者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诞生过战争魔王———希特勒。德国曾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两次战败,竟然又能两次崛起。特别是在“二战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豪歌德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对中国诗歌的借鉴,语言形式上简洁明了,风格修辞上采用比兴的手法,思想意趣上表现为对中国士大夫隐逸自然与永恒之道的追求。18世纪中国文化流行欧洲的背景与歌德市民阶级的身份,是其接受异质文化的基础。在这种时代与文化背景下,歌德组诗中对中国的描绘只是东方主义下对沉默“他者”的同情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给傻瓜让路     
有一次,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这条小路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歌德走到一半,抬头一看,发现对面有个人正向他走来。这个人走到歌德面前时,很不客气地说道:"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原来,这个人是个批评家,他很不喜欢歌德的诗,于是趁机羞辱歌德。歌德听了,一点儿也不生  相似文献   

18.
近代德国军国主义曾几度猖獗,它把德意志民族推向灾难的深渊,也使欧洲和世界人民蒙受大规模流血战争的巨大痛苦。重温德国军国主义发展的历史,探索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并从中吸取历史教训,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 近代德意志是一个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究其根源,有必要追溯到中世纪。 政治上的分裂乃是中世纪德意志最重要的特征。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元10世纪德意志国家形成时就造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当时德意志有四个公爵领地(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  相似文献   

19.
古代日耳曼人的勇猛、效忠和强烈的民族尊严共同构筑了最初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它为近代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18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文化民族主义转变成政治民族主义,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杨向军 《学语文》2003,(1):22-22
目前全国中学语文教材还没有选入歌德的作品,但鉴于歌德作品的崇高价值及其在中学生中产生的广泛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把《歌德谈话录》列为中学生课外读物丛书出版。《歌德谈话录》原书约有四十余万字,被尼采评为“德国最佳作品”,在世界上已流行两个多世纪,传遍世界各文明国家。这部著作由歌德的私人秘书爱克曼辑录,以优美轻灵的文字记录了歌德1823年6月10日至1832年3月22日这九年间的谈话和生活,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