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科技竞争力的定义及城市功能定位的意义出发,阐明构建基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在研究分析现有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基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区域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内蒙古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的整体科技创新环境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和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区域科技发展目标并不是单一指标,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指标体系。文章在分析了构建区域科技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江苏省科技发展目标为例,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并指出了在指标选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的崛起,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逐步形成。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并促进中部崛起的关键。构建一套由总量指标、质量指标、速度指标、加分指标共4类一级指标和22项二级指标所组成的科技创新综合考评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1,对武汉"1+8"城市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同时分析了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障碍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应用指标体系法进行比较分析的重要工作。在搜集大量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教育处了各指标的权理,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和五个发达国家及四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 中国科技竞争力现状与趋势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1999年度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为第25位,应该说基本反映了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报告评价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选定"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固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包括全部产出指标以及反映科技与经济、社会内在联系的指标等,因而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基础上,用分地区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整体上呈现"东强、中平、西弱"的格局:东部地区内部"过度聚集"和"协调发展"并存;产业主导科技发展的模式更易于促进区域科技竞争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因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一系列与科技竞争力相关的指标中提取出影响科技竞争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克服了当前文献中仅从企业自身能力单个角度分析科技竞争力的不足,此外,还从影响科技竞争力水平的三个角度分析了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特点,便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影响其科技竞争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套新的科技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3个指标分别反映科技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结构和效益、科技服务能力、产业发展基础和科技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科技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上的局限。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科技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区域特色发展的角度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科技信息》2002,(10):21-23
中国科技竞争力现状与趋势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1999年度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为第25位,应该说基本反映了我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报告评价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选定"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固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包括全部产出指标以及反映科技与经济、社会内在联系的指标等,因而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本文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潜力以及科技管理等四个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西部11个省市2009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科技竞争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总体竞争状况欠佳,且各省份之间差距明显。科技管理能力与科技综合竞争力之间的协调性差,建议西部地区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着重加强科技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科学时代,重大科技计划是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本文基于目标成果形式和技术发展阶段对国内外若干重大科技计划分类,并分析类别特征,结合典型案例剖析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模式,对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省区层面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政府资金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两个指标,分析了省区层面的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模式,并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构建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资源双向优化配置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科技外交人员社会资本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外交人员是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他们主要是通过整合各类利益相关者来促进和促成科技交流、科技合作与科技交易,因此,他们急需培育和提升自身的社会资本。本文结合科技外交人员的职责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提出科技外交人员的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利益整合能力、情感沟通能力和科技洞察能力三种能力构成的,在对这三种能力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外交人员社会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各级指标进行了赋权,并进而构建了科技外交人员社会资本的定量模型。本文提出的理论观点和评价模型有助于快速提升我国科技外交人员的工作业绩和持续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应对外部竞争,提升自身科技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国制定科技政策与战略的主要动力之一.文章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近年来美国出台的科技政策与战略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描绘美国科技竞争战略体系的构成及演进脉络,归纳总结了科技竞争战略中所利用的主要举措,并揭示了暗含其中的竞争意图.  相似文献   

16.
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明晰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内涵,对于促进科技成果创造、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概念以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差异,并从概念界定、国际比较、数据积累以及科技成果的分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遵循科学性、均衡性、可操作性、规范化原则,构建了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结合各城市科技竞争力增长指数测算分析,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6—2010年科技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并结合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为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强科技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是提高科技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分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合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应及时建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影响力评价体系。论述了影响力评价的内涵、目的、基础和方法;以研究实验基地及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对象,建立了一套科技资源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宁  李玥 《科技与管理》2012,14(5):54-58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区域科技园区-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创新型区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科技园区-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构建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我国有关区域科技园区-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和中美贸易战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科技水平低下”和“科技成果无用”的批判与争论,运用OECD国家数据对比后提炼出科学研究的规模经济悖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问题,基于创新价值链和科学研究的典型特征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然后,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上全面梳理科技人才与创新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国际绩效的多维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命题。鉴于现有研究存在对人才异质性和结构性挖掘不深、隐性绩效关注不够、成果和主体差异性考虑不全面、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不清晰四个方面的不足,未来研究要强化微观层面的研究、丰富隐性绩效指标、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制度的交叉研究以及分层分类辨析科技投入产出指标间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不考虑成果类型和绩效结构等因素,仅凭经济绩效指标批评中国“科技水平低下”和“科技成果无用”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