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方言影响、影视误导、一字多音多义、工具书注音混乱及字词自身区别意义不明显等原因,说不准普通话的人很多。除了比较生僻的以外,常见谋读的字词有:  相似文献   

2.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面广量大,有些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有别,这往往成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如何正确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认为,掌握文言实词的重点在词义。■一、词义的识记勤翻字典,多读多记是掌握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重点学习文言实词,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的偏义、词类活用等。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根据具体的文章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如《孔雀东南飞》,学习重点可为“相”、“自”的词义和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3.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仅要靠积累,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一、字形推断法该法又称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凭字形。分析字形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以“引”字为例。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弓也,从弓从引”。《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兵欲攻燕”。开弓是把箭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常见的活用情况约有:(一)名词用如动词,(二)形容词用如动词,(三)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用作状语,(五)形容词用如名词,(六)动词用如名词,(七)动词用作定语等。今先将观用的初中二、四、六册及高中二、四、六册课本中一些例子摘述如下。(甲)名词用如动词本用为名词、活用如动词的,例如: (1)侯“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侯,封侯的意思。(2)业兵精足用,英雄乐业。(《赤壁之战》)业,本系事业,这里是为其事的意思。乐业,乐意为国家做事。  相似文献   

5.
陈展凤 《职教论坛》2003,(14):42-42
一、因形训义,解决因混淆形近字而写错别字的问题职中生写错别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形近字的混淆是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把“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把“敌寇”写成“敌冠”等等。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整体,它的笔画最初是对物相特征的摹写,每一点划皆有来历。如果我们着眼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根据汉字的字形(包括某些偏旁的最初形体)、结构分析字的意义,学生由具象感知抽象理解,能充分展开思维,字词的形、义可以在大脑皮层形成强刺激,建立起较稳定的神经联系。例如,在纠正“脍灸人口”的“灸”时,应该告诉学…  相似文献   

6.
中学课本在文言文的注释上,偶有不妥,特提出六方面商榷。一、当注不注。有的词,似乎很浅显,好象用现代汉语的意义解释就行,因此课本未作注释;结果,学生以今绳古,往往与原义不符。如《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其中“好”字课本未注,学生便理解为“坏”的反义。其实,这里的“好”,是“羽毛艳丽”的意思,《说文》诠“好,也”“(?),色好也。”可见古代的“好”是指颜色漂亮,引申为容貌美。《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鬼侯,商代一诸侯名;子,这里指女儿),《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两句中的“好”都是说长得很漂亮。所以,“好鸟”是说羽毛美丽的鸟,不是指它的声音好听。又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  相似文献   

7.
在文言教学或考试中,常会遇到一些按常规无法翻译的句子。对这些句子,平日如果不抓住其中的规律,不进行研究、归类和总结,它们很可能成为考试中的“拦路虎”。这类句子往往有如下一些特点:字有偏义。指一些复义词在使用中只取其中的一个词素的含义,而另一个词素的含义只作陪衬。如《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只取“异”义《;鸿门宴》中“孰与君少长”“,少长”只取“长”义《;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作息”只取“作”义“,公姥”取“姥”义。语有对举。指文言文在同结构位置上的词语意义往往是同义…  相似文献   

8.
罗伯文 《湖南教育》2002,(18):39-39
一、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的形体与字义密切相关。运用“六书”析字法,是突破汉字词义解释的途径之一。例如,《鸿门宴》“沛公军霸上”的“军”字,课本上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而学生熟悉的是作名词。如果从“军“的形体结构上分析,字义就不难理解了。“军”结构从“车”从“勹”(音bao,包裹的意思),会意字,合起来表示用战车围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的意思。古代战争是车战,军队驻扎下来就用战车在四周围起来作为营垒,把两部大车竖起来,车辕指天成为辕门,所以,“军”就有“驻扎”的意思。运用这种…  相似文献   

9.
洪氏教材在文言注释上偶有不妥,特提出来商榷: 一、第三册《愚公移山》中的文言句“寒暑易节”,“易”释为“变换”。一次测试中,列举了一组“易”字句,如“以物易物”,“移风易俗”……问其中的哪一句与“寒暑易节”中的“易”字意思相同,然而大多数学生均写“以物易物”中的“易”跟“寒暑易节”中的“易”相同,其理由是“以物易物”中的“易”是“交换”的意思。事实上,并不相同。如果把“寒暑易节”中的“易”释为“变换,改换”,那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有差错了,应与“移风易俗”中的“易”相同。这显然是文言注释不清楚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散文多为经典,这些传统名篇凝聚着中国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是珍贵的文学遗产,是无可替代的语文教学资源。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在阅读经典文言散文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阅读障碍,因而如何教好高中文言散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言"与"文"结合,要教"实",教"活",更要教"美"。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的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不少同学在作文中常常有辞不达意的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没有养成揣摩词义的习惯,读书时对词义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叶圣陶先生说:“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对于锻炼语言习惯也有帮助。只是要特地留意,如果只大概了解了人家的意思就算数,对于锻炼我们的语...  相似文献   

12.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它有十几种抽象的符号和许多拼音规则。而初入学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都很差,学习拼音容易感到枯  相似文献   

13.
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它有十几种抽象的符号和许多拼音规则。而初入学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都很差,学习拼音容易感到枯燥。如何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好拼音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阅读教学应重视句子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句子特点出发,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味,然后聚焦一词,展开师生对话,并在链接生活中找到句子之间的联系,展开群句联动式的学习。这样能够降低学生理解句子的难度,提升句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有大量的词,古今字形相同,可是含义和用法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按今义去理解古义,就会出现误译,请看下面的例子:1.“睡到四更,同店的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施耐庵《水浒传》“面”在古汉语中即“脸”,这里是名词做动词“洗脸”,“汤”即“热水”,此处“面汤”则是“洗脸热水”的意思,而不可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将“面汤”译作“加佐料带汤的面条”。2.“··孙子膑脚于魏”———《韩非子·难言》“膑”,是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刑法,“脚”在古…  相似文献   

17.
孟召侠 《成才之路》2014,(23):80-80
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对一些题型有微小的调整,文言文阅读对实词的考查有可能由客观选择题而转向主观释义题,对于实词的意义我们也应该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的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等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拓宽思维广度,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面面,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学生走进学校,迈入神圣的语文殿堂,首先接触的就是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那么怎样在低年级进行识字教学呢?教育家们经过观察、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也应该渗透于识字教学之中.小学低年级处于学习的"扶床学步"阶段,识字任务相当繁重.虽有拼音帮助识字,但由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识字量不断增加,所以,我们必须把"乐学"法渗透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诗歌借以表情达意的重要途径,与其它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意境更注重含蓄深沉.意在言外,与中国传统美学一脉相承。本文立足于诗歌本身,综合运用相关艺术方法,探讨了鉴赏诗歌意境的几条捷径,通过运用音画激趣法、诗歌图解法、整体赏析法、改写扩展法,最大程度地还原诗歌语词意蕴,达到了诗歌鉴赏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