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对戴震《毛诗补传》中语之转、一声之转、声义通这三种声训进行了考察,考察后得出:戴 震在《毛诗补传》中所提出的语之转、一声之转、声义通都以声纽双声为主;韵部则复杂多样,有的以韵部有 联系为主,有的则与韵部无多大联系。  相似文献   

2.
近人黄侃述说:“只以其观念相同,可以相训,而非完全之训诂也。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相应。而古书说解不能完全为声训者,或从其便,或不知得声之由来耳。若《说文》义训只居十分之一二,而声训则居十分之七八。……惟声训乃真正之训诂”。又说:“《说文》列字九干,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故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纲须,然则声训乃训诂之真源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笔者以为黄氏之说是有问题的,一是不审声训产生根源;二是,依据《说文》声训之多作为根据,不察《说文》声训的谬误;三是,本末到置,把声训和义训讲混了。为确正声调不妥,愿借此文,陈述鄙见,以求教同人。  相似文献   

3.
清代小学名著《方言笺疏》中注明“某与某同声”、“某与某同韵”、“某某双声”、“某某叠韵”、“声之轻重”、“声之侈弇”的地方共59例,除叠韵外,多与古音不合,或令人不知所云。分析其原因,是对古音把握不严,概念模糊;滥用以声求义方法及缺乏历史观念诸端。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教学中.“琅琅读书之声”通常都是语文课堂上的一道景观。难怪有老师说:“语文课,琅琅读书之声绕梁;数学课,沙沙笔算之声入耳!”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关于音乐的文字,完成练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相似文献   

6.
公孙尼子的《乐记》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音乐美学的专著。其《乐本》篇论述“乐”产生的根源曰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 ,其声口单以缓 ;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 ;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 ,感于物而后动。由此可见 ,公孙尼子认为“乐”之本源是“物”。这里的“乐” ,是指“…  相似文献   

7.
教学《秋声赋》,我们往往会重视秋声秋状、秋气秋义的铺陈渲染与跌宕生姿、曲折有致的行文,但容易对文末的一小段“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一掠而过。宛如一支交响曲的《秋声赋》,其中以细雨之声、波涛之声、金铁之声、行军之声描摹秋声,又间杂读书之声、问答之声、唧唧虫声。最后作者让所有声响归于一声叹息.这声叹息正是文章的关键词,解读此段对把握文章的脉络与内蕴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形声字是汉字的基本形式,形声之名外,又有象声与谐声之称。形声产生途径有源于假借说、象意字声化说,还有从语源学上研究之,各说研究角度不同,结论各异,但有其共同的东西存在。形声字形符声符研究,是其重要一环。形符是否表意,有仅具区别符号说,有意义类属说;声符的地位与功用,有主声说、声符兼表意义说,还有声符表义的其他研究。此外,还有多形多声与省形省声的研究、亦声字的研究、形声字的记号化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9.
明人“韵”论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在“韵”之为“声”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诗之“声”,具有独立于“义”之传达的自指性及审美的情感性;在“韵”之为“神”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神”在结构上对“声”之“有限性”的超越,在生成过程中对“声”之“人工性”的超越。而对工具性、人工性、有限性的超越使诗之“声”获得了澄明人与世界万物的本体功能。明人“韵”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诗学本体意蕴。  相似文献   

10.
张焕业作品     
正"黄河之声,携中华文明史话而来,放歌大洋大洲与全球时空交融而去!"黄河之声,从世界屋脊而来,奔流大海汇声而去。喜马拉雅,白雪融融,溪流潺潺,"大河"奔腾,呼哮高原,碧镶黄土,壑泻高山,幽荡森林,徜徉草地,静话平原,黄蓝交响。出没龙蛇,天地绝唱!黄河之声,携中华文明史话而来,放歌大洋大洲与世界吋空交融而去!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秦皇汉武,唐宗宋袓,文治武功,成吉思汗,饮马亚欧大陆;农牧海上文明合璧,儒释道相融,伊斯兰基督教相合;帝王将相,圣贤庶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商贾巨子,群星  相似文献   

11.
虫之乐队,因季候的关系,而颇不同:夏天与秋令的虫声,便是截然地两样。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它高高地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歌,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曼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以同样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秋虫的鸣声最复杂;但无论纺织娘的咭嘎,蟋蟀的唧唧,金铃子的叮令,还有  相似文献   

12.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3.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4.
论声训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声义同源”。它是中国古代训诂家对汉语声义同源规律的一种素朴的,直接的体认和解释。并非一切以音同、音近之字相释的训诂形式都是“声训”。因为取音同、音近之字相释只是“声训”的外在形式,在非“声训”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声训”的本质属性。“声训”的性质、旨趣是以音同、音近之字来揭示语词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然之意”,即命名立意之义。这一点,才是“声训”与“形训”、“义训”之不同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正>湛蓝天空,舒闲游鱼,荡漾碧溪;鸟语嘤嘤,悠然自乐,和谐有韵。忽闻一声曰:“此乃国之乐也!”复其声,亦云:“国之兴也!”于吾而言,此属美妙之声矣!(首段由自然界和谐之声联系到国之兴盛之势,句式整齐,文白夹杂,情理兼具,点明中心,立意深远。)  相似文献   

16.
音景是研究听觉叙事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就宋词中的音景的两个组成部分:社会之声与自然之声作一些归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举详实例藉以说明从"朱"得声的字如"珠"、"铢"等字以及与之声音相近的字如"渚"、"柱"和"椟"、"犊"等字均含有"小"义,以补众家"右文说"著作之遗.  相似文献   

18.
敦煌古写本《诗经》残卷,字句与今本间有不同。勘校异文、或能发古义之沉潜,或以正今本之脱讹,片玉零珠,弥足珍贵。兹于校释中撮其精华,撰为札记。“故詠歌之”“谁之詠号”《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歌,写本P.4634 B卷作“詠歌”。按,写本是。“永、詠”经籍通用,然二字实有别。《说文》:“永,水长也。”引而申之,凡长均谓之永。《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永言者,长言也,此当作“永”。“声依永”之“永”,阮元校勘记谓:“古本此句作詠,上句不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世界》2013,(2):42-43
“音乐之声·十年盛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MusicRadio音乐之声开播十周年感恩晚会”2012年12月19日在北京盛大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与有关方面领导、各界嘉宾、几十位知名艺人和现场近万名观众欢聚一堂,共襄音乐之声十周年盛事。  相似文献   

20.
鲁迅把“摩罗”诗派的歌声作为先觉之声引进国门 ,在《摩罗诗力说》中主要从四个方面 :反抗挑战之声、爱国复仇之声、个性解放之声、真理希望之声 ,张扬了“摩罗”诗派的“新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