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硕垒称汗考     
硕垒和林丹汗不仅都是达延汗后裔同宗同室,而且还是姻亲连襟,双方政治关系也很和睦。17世纪30年代初,硕垒在蒙古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在部分察哈尔和阿巴噶部民的拥戴下,被推举为“共戴马哈撤嘛谛车臣汗”,成为喀尔喀历史上的第三位汗和第一代车臣汗。  相似文献   

3.
公爵哈斯木汗是清末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的最高首领,国内学术界对其袭爵年份和去世年份的看法长期存在错误,对其儿子精思汗的出生年份则一直缺乏记载。《光绪朝朱批奏折》表明: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三日(1876年7月14日),哈斯木汗承袭其父阿吉黟遗哈萨克公爵。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91年2月6日),哈斯木汗因病去世。其长子精思汗出生于同治四年(1865),次子博克西出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年四月初五日辛亥(1894年5月9日),精思汗承袭其父哈斯木汗所遗哈萨克公爵。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明智历史的教学主张:通过学习历史,汲取人生正确前行的智慧,培育家国情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缘起于历史学的认识、教育和借鉴功能,落地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品读历史中,生发启迪于"今"的智慧;运用"新三镜",培育历史成长型思维;知行合一,践行主张,达成"意义之教"。  相似文献   

5.
万历六年(1578年),阿拉坦汗以迎佛为名,前往青海,在仰华寺与西藏僧人索南嘉措会面。在蒙汉史料中有关此次青海之行原因的记载截然不同,蒙文史料宣称阿拉坦汗迎佛是出于宗教热情,而汉文史籍则认为阿拉坦汗前往青海迎佛是为了掩盖他打击瓦剌的真实目的,并以军事上的失败而告终。结合多种史料分析,万历六年阿拉坦汗青海之行并非单纯的宗教行为,阿拉坦汗本人对战争不感兴趣,但其麾下鄂尔多斯部试图借此机会发动对瓦剌的战争。然而瓦剌远走,行踪难觅,加之明廷催促阿拉坦汗尽快东归,此行基本上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更无明廷所言的瓦剌大败阿拉坦汗。  相似文献   

6.
蒙古窝阔台汗十三年 (公元 12 4 1年 )古回鹘文景教瓷碑的出土 ,是继《乌兰浩木碑》、《高昌王世勋碑》、《土屯木萨里修寺碑》之后 ,又一重大考古发现。碑文用亚历山大和中国十二生肖两种纪年法纪年 ,反映了景教东传时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特点。碑的主人是信奉景教的汪古部将军 ,在他 71岁时 ,于今赤峰地区城子村建立宫殿并制碑纪事 ,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唐朝的宰相称谓有22种之多,可分为正式宰相、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同平章事、同三品等五种类型,后两种类型是唐朝首创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的发展过程,最后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一种称谓。唐朝宰相称谓的这种变化规律,是与当时盛行的使职差遣制度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在蒙古族历史上,伊利汗国君王合赞汗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于一身的特殊人物。他从小积极学习本民族、汉族和中亚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一方面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另一方面也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给中国,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历时的角度比较近代察合台语和现代维吾尔语的数词,旨在通过分析二者的异同,能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两个时期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0.
晋中方言姐妹称谓从出现时代、形体变迁、词义变化和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姐妹称谓由于晋中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民族融合,形成了既有从古汉语中继承来的,又有受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具有地域特色特点,深入研究了姐妹词汇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1.
英汉称谓系统的表现类型和使用特点各有不同。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此外,汉语的亲属称谓泛化与头衔性称谓偏好极具特色,而英语的亲属称谓与头衔性称谓不仅种类少,其使用范围也受到相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称谓体系由于受到各国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极大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称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方面。汉英亲属称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宗族、血亲和姻亲、老幼尊卑、父系母系和泛化等方面,而汉英社会称谓主要比较通称、职务称谓、姓名称谓、人称称谓和零称谓几个方面。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英汉称呼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称呼语中有三个方面差异较大,即亲属称呼语、亲属词的泛化和尊敬称呼语。在称呼语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言交际单位,英汉称谓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他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英汉社会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拟亲属称谓、职衔称谓等方面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及其文化内涵无疑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少由此造成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5.
古人常用与年龄相关的称谓词来表示年龄,而不直接说多少岁。古汉语中年龄称谓词主要有生理特征表示法、服饰装备表示法和知识德行表示法,以发须、皮肤、牙齿、头饰、发式、手杖、智力等方面词语指代相应年龄段的人,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6.
柏濩考     
柏濩又作柏灌,最初居住在岷山,以鹳鸡为图腾或崇拜,并以之得名。柏濩族后来迁徙到达成都平原,取代蚕丛族,成为新一代蜀王,并在辗转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自己族类标志的地名,如"和夷"、"灌口"、"瞿上"等。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都曾建都瞿上,瞿上所在地可能就是三星堆。  相似文献   

17.
苗族银饰折射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留存了他们的冶炼、锻造历史与技术,寻找苗族银饰的起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苗族的铸造历史,解读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保护、发掘、整理苗族频临消失的民族民间工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使用的称呼语不仅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表明了交际双方的地位、身份等。按照功能语言学的翻译观,称呼语的翻译不仅要实现其概念功能,更要实现其主要功能——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9.
“袁白燕”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凯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以《白燕》诗闻名,人称“袁白燕”,享年当在百岁上下。但是,关于他的生卒年代清初就有人质疑,当今学界对袁凯生卒年代的说法也多牵强。袁凯之父袁介也是当时著名诗人,有作品传世。然而,明清两代许多文献对于袁介存世的界定是不符合史实的。袁介为袁凯的文学才华提供了家学滋养,袁凯也很有乃父之风。现实中的袁凯喜欢交游,与之交游者多为当时俊彦。袁凯与家人感情甚笃,相濡以沫。饱读诗书的袁凯一生有仕有隐,富有传奇色彩,其后裔却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20.
胡仔生平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苕溪渔隐丛话》是一部著名的诗话汇编,在宋代诗话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其作者胡仔的生平事迹,历代所存记载寥寥。虽有学人对其生卒年等进行了考证,然而意见难以统一。结合《绩溪金紫胡氏家谱》,再辅以相关方志和苕溪渔隐《丛话》相关记载,可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胡仔生平线索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