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行词     
《职业技术教育》2002,(3):31-35
“十五”计划 2001年3月15日,21世纪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首都北京顺利通过。“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样一个新世纪、新阶段.新体制下的五年计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 进入新世纪,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年)是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建议》强调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制定“十五”计划、也是“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从1953年我国制定并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至今年底,已经完成了9个五年计划。从明年开始的“十五”计划,是中国向第三个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开端。“十五”期间面临什么样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什么,面临哪些战略性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和经济界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一) 21世纪初期,国际格局将继续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综合国力、科技竞争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全球经济发展三大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相应的结构调整将会进一步加强,并对世界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是正确估量国际国内形势所做出的科学决断。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我国生产力发展得慢,不仅会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还会在国际…  相似文献   

5.
发展为主题改革与开放为动力--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望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引言:把握大发展中的机遇 新世纪的旭日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正冉冉升起,中华民族在通往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制订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拉开了我国新世纪大发展的序幕。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十五”计划要以发展为主题,加快改革与开放的步伐。历史上,我们曾屡屡与一些重大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其结果加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国际视野中,从我国的国情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出发,探讨我国新世纪初高等教育在深化…  相似文献   

6.
考考你     
1.“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规定:“‘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为到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3.我国河流水量统一标准首次应用并获重大成功。历史上首次成功实现跨省区分流,大旱之年实现全年不断流,博斯腾湖两次向河下游输入救命之水。4.国务院决定建设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至西藏,…  相似文献   

7.
“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为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就怎样理解“十五”计划中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结构调整,以及如何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等问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们满怀胜利的喜悦与自豪,跨入了新世纪。“十五”期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适度超前发展。锡林郭勒盟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一个纯牧区。就地区而言,教育的主体是民族教育,加快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加快民族经济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巩固边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十五”期间,我盟民族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导,以…  相似文献   

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在三、四、五年以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岗位,那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有什么要求,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要求,不能不有所预测,有所预算。尤其是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不能不有所规划。今年9月中旬,高等学校新学期开学伊始,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政府教卫办和上海市高等教育局邀请全市50所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院长,假座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上海市高等教育“八五”规划研讨会,研究和讨论上海市的高等教育事业如何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发展前进。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规划“十一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课题组和动员全市高等学校,对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大调研。本课题总报告是在各方面调研基础上形成,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十一五”时期的上海高等教育,要在“十五”时期以规模扩张、外延发展、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模式转变,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内涵发展之路,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上海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上海高等教育推进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上海高校布局的构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局结构调整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教育部的工作部署,按照市领导提出的改革创新要有“前瞻性、坚韧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上海从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地推进高校布局调整工作,基本适应了“九五”期间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要求,也为“十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较大规模的调整是从1992年开始的,历时10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4年):在国务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上海高校布局调整。在国务院“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起,我国将进入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这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所指出的,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重要手段的职业培训工作,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因为无论是发展(这是十五的主题)、结构调整(这是主…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区域。但对什么是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从理论上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把握。这对今后首都高等教育在取得共识基础上的顺利发展是很不利的。上海在这方面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好的做法。“十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或布局的总体思路是“2+2+X”。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到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都非常清楚这一共同的发展理念。现在回过头来看,上海这5年来的发展脉络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思路走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是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效的。当然,事实上如何把握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难题,并没有像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那样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权威”模式,高等教育专家们一般把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紧密相连。迈入普及化的首都高等教育,需要北京下大气力认真研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育论坛》2002,(1):14-19
“十五”期间是我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湖南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形态将具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从而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极大地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全面振兴湖南教育事业,为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湖南省“十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是我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湖南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形态将具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从而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极大地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全面振兴湖南教育事业,为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国教育科学“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湖南省“十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6.
《职教论坛》2005,(8S):41-42
“在上海中小学、特别是高中教育中,将有机地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已成为目前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大重要任务。”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22日在2005年上海教育论坛上透露。上海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技工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一、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七一”重要讲话。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二、“十五”计划开局良好,全年经济保持7.4%增幅。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步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今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态…  相似文献   

18.
记忆中,从去年至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张伟江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校长的重要作用,并且明确提出上海的校长要勤于学习和研究、勇于实践和创新,努力成为教育家。在此过程中,上海不断加大校长的培养力度,送出国门拓宽视野、搭建论坛赛马角逐、专题培训“强筋壮骨”。上海校长赶上了好时候,“心有多大,事业的舞台就会有多宽广”。今天是上海中小学校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张伟江藉本刊对广大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教育战线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谈话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基”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九五”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2001年的教育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落实第三次全教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逐月上升——平稳支行——景气攀升——平稳运行航迹,国民经济运行出现诸多积极变化。“十五”计划第一年的改革和发展将在一个要的起点上开始,即: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市场经济新体制初步确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经形成。10 月9 日至11 日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是指导我国在新世纪加速发展的伟大纲领。今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我国经济实现重大转机的一年。“十五”计划第一年将要在一个新起点上开始实施,分析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