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首先要搞清什么是中国的特色,我以为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就是中国的特色,能够充分表现出这些不同于其它国家,其它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特点的博物馆,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然而中华民族是个总概念,具体说来她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他五十五个兄弟民族的多民族组合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人民都对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过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讲解工作是博物馆终端服务十分关键的环节,通过讲解,要把博物馆收藏、研究、陈列的成果传播出去,完成信息的传递过程,这一过程对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海外学者这样评价讲解员的工作:"如果说,典藏文物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她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再认识《辞海》“博物馆”条释文曰:博物馆为“陈列、研究、保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物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多年来,对于博物馆性质的这一界定,博物馆学的研究者是普遍接受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宣传媒介乃至博物馆界的同志们对博物馆性质的理解己经没有了误区。譬如,大家都会说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教育机构。”但是,她究竟主要是一种“文化”机构,还是一种“教育”机构,许多人却不愿深究。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博物馆发展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一些人总认为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在一般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姑且不谈古埃及亚历山大所创建的缪斯学院(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包括许多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如天文、外科器械等),从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创建的过程来看,科学技术博物馆也是属于最早发展起来的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自然史博物馆阶段,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阶段,专业博物馆阶段,科学与技术中心阶段。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美学与21世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步入21世纪的博物馆将充当“美的使者”,通过博物馆这一美的园地,向人们传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以美化社会、美化人生,在创造新世纪文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的博物馆事业,需要合乎世界文化潮流的、全新的博物馆学理论指导。现在的博物馆学多侧重于博物馆应用技术与理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20,(3):10-13
每当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市镇,是否能听到博物馆召唤你的声音?这一间间博物馆,都是往事住的房间。从但丁到弗洛伊德,从郁特里罗到克利姆特,从奥赛到卢浮宫,从奥斯维辛到东宫,一间间往事住的房间里,埋藏了怎样的往事?维也纳老城里的街道,像是上海,也是东西莫辨。  相似文献   

7.
中国博物馆事业一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有百年间的历史。其间虽然几经曲折,道路坎坷不平,但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自立于世界博物馆之林,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成为世界博物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意义的博物馆虽然在中国出现较晚,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却为发展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机构设置,应是博物馆内在规律及基本属性的表现,它反映出一个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及经营规模,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本保证。我国博物馆经过八十年的理论和实践,在机构设置方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套模式。但在实际运转中,各项业务工作不易开展,由于部门间职责不清,常有磨擦,已影响到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我国博物馆的机构设置,特别是主要业务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仍有一些问题值  相似文献   

9.
<正>詹妮弗·N·约翰逊是美国国家档案馆博物馆的策展人,她曾就读于得克萨斯大学历史系,并获得马里兰大学图书与信息学硕士学位。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战争有关档案颇有研究。在浩如烟海的档案史料中,一本被美军缴获的日军士兵的战地日记引起了她的兴趣。下面是  相似文献   

10.
泉州海外交勇史博物馆在地域文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泉州地区最大的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例,考察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在地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一、作为城市理念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在对内强化公众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对外宣传民族历史文明的作用方面,正在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增强,甚至代表了一个地域社会的目标与理想。创建于1959年的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泉州海交馆),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为主题的专门性博物馆,在国内外颇享盛名。然而,她的前30年一直局促于泉州开元寺内,陈列设施极其简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新审视了现代语境下的博物馆空间。笔者认为,就现代、甚至后现代语境下的博物馆而言,空间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的生成方式,它参与了展品与主题的再生成,而非通常所认为的简单的展示场所。当然,意义的产生需要借助于观者与展示的互动,而被我们忽略的博物馆空间,恰恰起到之间的媒介作用;可在现实中,它往往又被陈展和博物馆设计所忽视,但空间也未尝不是一种存在、一种隐性的表达方式。它的存在,为博物馆内外的展示环境赋予了一种"在场"式的触感,当观者走进博物馆,能体认他或她"身临其境"的,首先就是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物馆》2007,(2):F0002-F0002
2005年10月1日,全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西湖博物馆坐落于西湖南线柳浪闻莺公园,总占地面积225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20平方  相似文献   

13.
有关博物馆专题展览的研究文章,以前曾发表过不少,但随着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和教训的逐渐积累,我们总又会觉得还应从新的视角,从已经变化和发展的观念中,再进行新的探讨,以求发掘出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以利于今后的工作,以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 当博物馆将传播作为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时,陈列和展览就必然地成为了她最日常、  相似文献   

14.
2001年2月8日,沉睡了3000年的金沙掀开她神秘面纱的一角,即刻轰动全球,世界的目光瞬间聚焦成都,一个极具考古价值的遗址类博物馆随即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在整个筹建过程中,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策划者,在精心作好博物馆建设和基本展陈设计的同时,还一直在冥思苦想,希望能找寻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诠释辉煌璀璨、神奇浪漫的古蜀金沙。  相似文献   

15.
妮娜·西蒙从参与的原则出发,建构了“参与式博物馆”的参与理论,强调从个性化到社交化的渐进式转变,同时探讨了参与的四种模式,即:贡献型、合作型、共同创造型与招待型,并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妮娜笔下的“参与式博物馆”是在“Web 2.0”大潮下勾勒的“博物馆2.0”蓝图,她希望更多的博物馆与文化机构能加入到参与式博物馆的阵营,重塑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提升博物馆的传播效益。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开始,志愿者在我国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中,志愿者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内博物馆志愿者现状研究发现,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博物馆相比,我国大陆地区博物馆志愿者作用仍然有限。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随着博物馆间竞争增加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志愿者对于博物馆的作用会不断扩大。博物馆志愿者管理需从适用范围和招募方式、培训内容、福利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管理,并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志愿者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发挥志愿者作用提供制度化保障。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管理学博物馆管理学艺术品研究室(1,1/2)P.30一33印象派博物馆:试验(l,1/2)P.40一45规划美学原则和教育展览的总规划(l) (18,1)P .3一59美学原则和教育展览的总规划(2) (18,2)P。65一97一次展览分析(18,4)p.251一264有争议的艺术博物馆(25,4)P.257一258玩耍着的世界儿重:临时展览,人种学博物馆,瑞士(14,i)p.45一60保护技术(24,2)P.66一88萨布利斯马开兹生态博物馆,加斯科尼地区天然公园的一部分(25,l/2)P.79一84无脊推动物陈列室,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12,4)p.229一240红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非洲人展厅 (25,1/2)P .74一78布达佩…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总数量约达1800所。一个全国规模的,多层次、多类型、布局有序,馆藏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网正在逐步形成。这些博物馆之间虽无隶属关系,但存在着一定的协作关系及各方面的联系。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博物馆事业进一步发展,必须打破博物馆之间封锁的壁垒,加强馆际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本文就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所起的作用作一探讨。 一、馆际联系的方式 (一)开展馆际藏品交换与调剂。“交换是博物馆之间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双方的藏品以有易无。”一般是把与本馆性质、内容不符的藏品和重复品交换给缺乏此  相似文献   

19.
<正>黛茜在夜晚上班。单身的她和同样单身的妹妹一同陪伴着罹患重病的母亲。她没有朋友,不敢去爱,认真守护博物馆便是她全情投入的日复一日。纳特在白天上班。独自生活的他只能遥望曾经亲爱的家人。他从不掉泪,总是开心自在。他眼中的世界美丽浩大,每一个人都比他更努力地生活着。黛茜和纳特只在工作交接班时短暂相逢。当博物馆里接二连三发生奇怪的事情,黛茜开始邀请纳特一同解谜。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专业都有其用于行业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博物馆也不例外。自1986年国际博协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通过《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以来,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其专业人员所接受,成为国际博物馆界除《国际博协章程》之外一个最重要的文件。本文作者曾亲自参与该文件的讨论、起草和修订。在文章中,她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博物馆职业道德形成的社会背景、哲学体系、核心关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以及近年来的最新修订作了较全面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