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雪梅 《学苑教育》2019,(11):50-51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的补充与延伸,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与开展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生活性、探索性与趣味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德积小学以儿童农场资源为依托,数学教师们设计各种数学实践活动,并结合学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系列活动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探索新知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不断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做思共生"的学习活动。借助信息技术,能萌生学生"做思欲动",能激活学生"做思情绪",能催化学生"做思想象"。在教学中,通过"暗箱式活动""微观性活动"和"精细化活动",能将学生的做思共生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做思共生"活动,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数学教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综合与实践"领域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它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在每一册中至少一次,它可能是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综合,也可能是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要科学设计实践活动内容 1.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现行的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中,都安排了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这些内容都注意贯彻提高学生素质,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使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合作交流来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2011版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通过优良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数学活动,使他们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达成"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呢?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了"读""听""想""写""记""结"六  相似文献   

7.
实践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的课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能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是充分展现学生能力的"平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实践活动的价值,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学好小学数学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牢基础。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活力。文章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有效的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在探究中学习数学""注重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圆柱的表面积》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本节课时,预先根据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力求为学生设计一堂兼具趣味与高质量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收获数学学习愉悦感并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下文将针对《圆柱的表面积》该堂教学实践活动,浅谈本人对"数学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指导过程"以及"课堂教学反思"这三部分的心得体验及其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精彩纷呈,教学教法层出不穷。纵观当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主模式,教师们努力创新实践,力求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落实知识重难点,使数学教育既能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能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这一目标的主导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更重视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设计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和课堂活动时,笔者特别注重解决"如何引导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的改革与推广,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有着深远的教学意义和价值。以下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合作学习,转变教师思维方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由此带来了一轮关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研究热潮。在初中数学学科中,各地配套的教材为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需要,设计了大量的"数学活动""课题学习""数学实验"等等模块。而时至今日,在初中学校的课堂中,不少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够,常规化、常态化的实施不足,更无暇顾及教学的效益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课标中,注重学生实践体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巧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让小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会自主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一、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由建构主义看,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自主构建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注重学生自身实践与体验,使其感受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自主获取知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目标之中,使之成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是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巩固旧知""操作思考""合作交流""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15.
王英 《辅导员》2012,(18):5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小学低年级一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学习数学。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面对数学的时候觉得好玩呢?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实践活动课",意在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从而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应用能力也都能获得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小学数学实践课宜采用1+1+1的形式:教师利用1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活动指导、安全教育;学生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自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参与收集数据信息全过程;学生利用1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汇报、展示,体验实践活动的成功。只有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使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真正有序、高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学生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活动经验的"厚度""宽度""深度"的积累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真正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细节决定成败,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打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精准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使之成为学生深入学习、有效学习的"金钥匙"。教师要适时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拨动发现细节,促进学习投入""催发辩论细节,助力学习思考""精设互动细节,深化认知领悟""夯实梳理细节,加速认知构建"等策略,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而"综合与实践"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一、概念解读1.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冯回祥 《湖北教育》2007,(10):41-44
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改变学生单纯"听数学""练数学"的状况而实施"做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