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利用现代气象业务和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工作基础,初步建立城市内涝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体系,提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推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制度化,提高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提高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力度,为全面推进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迫切需要。做好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居民抗灾能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社区具体安全情况,对防灾减灾建设提出方案,旨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韩淑云 《科协论坛》2004,19(4):33-33
北京减灾协会理事会扩大会议、“社区防灾减灾安全素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成员会议于今年3月5日在市气象局学术厅隆重召开。会长、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新更换和增选的协会副会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卢权、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田小平、市水利局副局长孙国升等出席了会议。协会挂靠单位、市气象局副局长王晓云参加了会议。来自首都各团体理事单位、“社区防灾减灾安全素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60名理事和代表到会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山区较为普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别是滑坡、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生,出现多种灾害相互迭加或同时遭遇的险恶局面,往往酿成惨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90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积极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在全国开展各类减灾工作。在该减灾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于1990年向联合国减灾委员会提出了“中国西南山区洪水滑坡泥石流综合减灾示范工程研究”的立项报告。在报告中,我们选择了多种山地灾害较集中、当地原有减灾工作基础较好且有较高积极性、减灾后将…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完备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关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关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荐性标准493条和指导性文件1条;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的完备度为77.9%;地震和生物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度较高,分别为89.1%和88.2%,海洋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相对较低,完备度为51.0%。目前中国在自然灾害减灾救灾领域缺失需要完善的标准内容涉及应急预案的管理、社区综合减灾、灾情信息共享、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次生灾害防范和处置、生态系统恢复、灾区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于1995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是中国科学院从事与减灾问题有关的各单位进行综合研究和协调的联合组织,由中国科学院45个长期从事减灾工作的研究所组成,拥有8位院士,百余名高级减灾专家及上千位科技人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灾害研究委员会同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防灾减灾工作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及科研实力等有限,因此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无法有效地覆盖全国,国家主要将大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视为重重之重,而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往往受到忽视.该文提出了我国中小城市防灾减灾的主要特点,对其逐个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我国中小城市的防灾减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作为防灾减灾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淑云 《学会》2004,(7):38-39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立项,北京市科协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北京减灾协会承办的“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第三届京台城市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8至22日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减灾协会会长、刘志华副市长到会并致开幕词。参加研讨会的有北京市科协、北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为了充分发挥我院在国家减灾工作中的作用,体现我院综合研究的整体实力,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于1995年9月 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该中心由长期从事减灾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遥感所、地理所、卫星地面站、南京湖泊地理所、成都山地所等30多个研究所联合组成。减灾中心主任由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大气所王昂生研究员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陶诗言院士担任。减灾中心设在大气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灵武市抗旱减灾的必要性、紧迫性、抗旱减灾有利条件以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灵武市抗旱减灾的必要性、紧迫性、抗旱减灾有利条件以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防雷管理工作是法律赋予气象主观机构的重要职责,是气象面向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西藏左贡县属雷暴多发区域,近几年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促进了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应增强防雷减灾工作意识,加大防雷宣传、强化防雷管理,建立健全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制度,加强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和协作,排查风险、强化督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0)
本文根据辽宁省营口市防雷减灾工作的实际,首先阐述了营口市防雷减灾工作现状,接着分析了新形势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提升防雷减灾工作水平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营口市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系统的系统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由于不同减灾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大量的资源包括信息、服务、物资、人力和资金不能被有效的共享和利用,为此,本文将提出中国减灾系统的系统(CNDRSS,China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 of Systems)框架,CNDRSS的目标是将已有和计划建设的与减灾相关系统有效的连接起来,并支持减灾所欠缺的新系统的建设,利用减灾任务进行驱动,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从而提高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3,11(4):43-47
防灾、减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本文从中国频繁的灾情(自然的或人为的)及减灾实践入手,认为要提高减灾的实效并尽快造福于人类,不仅应研究灾害基础科学及其酿灾规律性,更应结合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中国减灾科技产业。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科学地位、加快综合减灾及产业化建设的一系列构想。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的第八个年头,纵观全球减灾科技与建设的发展态势,人类愈发感到世界减灾是今天和下世纪的关键课题,来不得任何疏忽。下面对有关问题作一归纳,以期引发人们的思考。 “国际减灾日”主题 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减轻自  相似文献   

17.
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研究了农村防雷减灾的现状,并由此从防雷科普教育、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防雷管理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乐 《科技风》2013,(15):235
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会造成重大的影响,轻者是财产的损失,重则是生命的伤亡。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目前,各省市对于影视制作节目和广告节目不绝如缕,而对于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的知识却没有多少宣传。本文就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空间信息技术减灾应用及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灾害形势和灾害管理需求,强调了环境与减灾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国家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其中环境与减灾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由在轨稳定运行的4颗光学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并根据业务需要进一步增加高轨、敏捷等成像能力,目前第一阶段“2 1”星座已经成功建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无人机监测站合作机制、卫星遥感数据减灾合作共享机制和空间信息服务框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环境与减灾小卫星数据以及国内外合作机制,把遥感等技术有效应用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澳大利亚火灾等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的响应中。最后针对当前防灾减灾领域应用与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05,20(10):26-26
经国务院批准,亚洲减灾大会于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外交部、北京市政府等单位承办,北京减灾协会受委托为大会编制减灾知识展板70块。展板内容主要包括地震、水利、消防、卫生、气象等方面的:灾害现状、减灾体系建设、预案与法规建设、减灾行动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