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障碍通行权利是身心障碍者的基本权利和实现其其他权利的前提性权利。《"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人权保障模式为我国身心障碍者无障碍通行权利的法律保护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指导。必须从改变"残疾人"为"身心障碍者"的观念革新做起,通过政府主导、身心障碍者参与以及权利救济的立法完善等途径实现无障碍通行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身心障碍患者家庭亲职压力与社会支持具体现状及关系,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亲职压力简表》为研究工具.结果表明,身心障碍患者家庭亲职压力处于非常高的水平,社会支持得分相对较高;与患者关系在亲职压力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得分有显著差异,受教育水平在亲职压力和社会支持均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与亲职压力存在一定的关系(|0.014-0.339|),对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对亲职压力有显著性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表明,身心障碍患者家庭所接受的社会支持越多,护理人可能所感受到的亲职压力越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借鉴余秀兰对弱势群体教育支持的界定和分类,通过自编问卷对大连市和牡丹江市两地24个社区114名社区专干和416名成年障碍者进行调查,并着重分析两市社区对成年障碍者提供教育支持的情况以及成年障碍者利用社区教育支持的情况.研究发现:(1)社区对成年障碍者提供的教育支持主要以偶尔提供为主;(2)成年障碍者对社区教育支持的利用情况主要以没有利用为主.本研究为社区如何提供教育支持和成年障碍者如何 利用社区提供的教育支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我决策被认为是继专业化运动和父母争取权利运动后,促进障碍教育与福利发展的第三波障碍权利运动。它对身心障碍者未来的生活具有相当关键性的影响。文章对自我决策的理论内涵、发展、法律法规、研究成果和未来研究趋势做了综述,分析了自我决策对特殊教育和身心障碍学生的影响和意义,并针对当前特殊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办法。对于发展身心障碍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增进积极的转衔成果、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公民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离异家庭中的儿童增多。家庭离异本身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颇具意味。文章通过对幼儿园离异家庭中的两个儿童个案研究,探讨家庭离异对儿童身心的影响,为离异家庭儿童身心正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把握发展趋势,使用BICOMB 2软件和SPSS 25软件,对来自CNKI的108篇有关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的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绘制出了国内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以呈现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培智学校在校生的职业教育、就业、职业技能、职业教育课程、支持性职业模式等方面。研究热点领域呈现出四大发展趋势:日益重视支持性就业和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培智职高日渐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智力障碍者职业教育更加重视理论支持;智力障碍职业高中支持体系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家冲突不仅给教师的工作、家庭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降低教师职家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从职家冲突的含义、后果变量及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提出优化教师管理,创设教师支持环境;在工作、家庭角色执行上构建弹性心理疆界;努力获取家庭支持资源,应对工作——家庭压力三项干预措施来降低教师的职家冲突水平。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系指对那些身心障碍者(其中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情绪障碍、精神迟滞、肢体不自由者等)所进行的知识、职业、治疗等全面教育而盲的。韩国的特殊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形成一种制度、建立健全的教育体制、面对所有身心障碍者进行全面教育,那还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究其原因,一是韩国从60年代初建立了“出口主导型”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飞速发展,1962年至1978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9.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简称IFSP)是在美国1986年《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The Education of the Handicapped Act Amendments of 1986,PL99-457,1986)中提出来的。此计划旨在为0-3岁障碍婴幼儿提供早期干预服务,以促进婴幼儿的发展和成长。本文通过对IFSP的提出、法律规定及内容、实施要求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制订与实施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提供法律制定、政府支持、人员培训、家长参与及转衔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郑竞翔  祝莉 《亚太教育》2023,(1):110-113
家庭是参与幼儿园课程、帮助幼儿身心全面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园共育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每个家庭都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构建和开展对幼儿身心成长有利的课程,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家庭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家庭与幼儿园课程所传达的理念存在分歧,幼儿园对家庭资源缺乏深度广泛整合与利用。依据上述情况,以A幼儿园作为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阵地,在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成活动中,积极探索整合家长资源参与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方式,寻求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家园共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