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培养初中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用数学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作用美等。  相似文献   

2.
齐占军 《考试周刊》2011,(17):90-91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优美的学科。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多向传导、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蕴藏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领悟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本质规律的反映.数学中又存在着美的特征,如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则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无上的美,这是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庞加莱说过:“数学的优美感,不过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这句话深刻地说明数学的思想、方法给人的美感取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人的心灵的适应性.因此,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具有着方法论意义,也具有审美意义.1 对称思想与对称美正多边形…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审视,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其实数学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形式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所以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去审视,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其实数学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形式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所以数学教学则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美学中对美的定义是:人们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而数学中的美是指因领悟到某种数学对象的内在实质而产生的愉悦感、满足感等。数学美不同于音乐美、艺术美,它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美。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相似文献   

7.
朱平 《农村教育》2006,(1):118-118
一、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见概念、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相似文献   

9.
美是能令人心向往之而主动追求的,教学上的美更能发挥其吸引学生主动追求、积极探索的功效.在数学课堂彰显教学美应该从让学生认识数学外在美、让学生认识数学内在美、让学生认识数学动态美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中完整的结构、对称的图形、合理的布局、简洁的形式,无不体现出数学之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知数学自身的美,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育元素,让学生充分感知、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美育功能必须根据数学美的特点来进行。有人或许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解题,枯燥无味,然而,当你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数学中不仅有美,而且美得妙不可言。数学美也可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的美能通过眼睛看到,如数学的对称美(表现在几何图形中有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和谐美(如,1是一个最简单的数,但一切数起源于1,如自然数由1演变出所有自然数2,3,4……,相反数-1,-2,-3,-4……也是和谐的)、简洁美(如数学不愿意把一亿写成100000000,而要写成108,更不愿把亿分之一写成1100000000,而…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美,引领学生领悟美,激发学生追求美,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中的美,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对称是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一种美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之一.这也成为我们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将举例阐述:利用中心对称、轴对称、平面对称、图形的对称特征、代数式的对称、对称原理解决问题,充分彰显了对称不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是一种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美感的产生是数学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学美的本质出发,在教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要从学Ё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感知教学的形式美.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挖掘数学的内在美、创造美.重视学生美学情感的引导和体验;重视美感教学的回顾、总结.感悟数学美感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称,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对称美是最容易体验到的.数学中的对称性主要指数学概念、公式、图形、命题的结构形式具有对称性.数学对称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它是指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定量,精确地描述客观事物对称性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启发和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数、式以及图形中的对称性,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对称法,简洁完美地解决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运用对称法解题大致有以下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是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和谐统一,而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和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其中,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命题和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以及数学中的奇异性等都是美的内容。因此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它集中体现于数学本身的简洁美、对称美、相似美、和谐美(即统一美)。通过对数学美的追求与揭示,不仅可提高审美情趣和修养,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谈谈教学中如何以数学美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性、图形的对称性、布局的合理性、形式的简洁性、逻辑的严密性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而数学本身又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得以体现.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挖掘隐藏中的数学美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个道理当然也适应于数学领域. 1.1 数学公式美 简洁性是数学公式美的基本特性.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数学中所谓美的问题,是指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美的回答,是对…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美的,不管是教学还是它的内容,数学中有许多含有美学的部分。例如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抽象美等。教学图形及数学命题的对称应用不仅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也给人们的理解和记忆提供不少的便利。数学有着创造与发现的美学方法,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发现数学中的美并且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一组精要的数学符号,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一条言简深邃的数学定理,一种精彩绝伦的数学构想……,无不闪耀着数学巨人们思想深处那汩汩不息的美感之源所散发出的激情与脉动,其升腾出的美的氤氲,笼罩着一种思维上的灵逸和深远,带给人们一丝迷醉其中的淡淡情愫.数学之美是真理的光辉,数学之美是研究科学的灯塔,只有美的追求,才能导致真理的发现.任何科学家都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缺乏审美能力的人是缺乏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20.
1.数学语言的分类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现阶段数学语言又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数学语言有其优越性,如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术语引入科学、自然,体系完整规范;符号指意简明,书写方便,且集中表达数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