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失当的地方很多,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暗示。如课堂上,有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教师可稍停一下,给予善意的警告或投去温和的目光示意,也可穿插一个提问,让该生在别人回答之后重复一下。  相似文献   

2.
每到新学期很多教师都会强调自己班“双差生”多,学生不好管理。无论这说法是否真实,我想对这些教师说:你需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否则,或许原来的好班也会变成棘手的乱班。积极的心理暗示,至少会让你从以下几方面获益。  相似文献   

3.
紧张的考场上,学生在静静地答题,忽然,一位学生偷偷拿出课本,奋笔疾书;讲台上,教师的课正酣,讲台下,学生的觉也正酣;一位学生原本十分聪明,但他甘做思维懒汉,作业总抄别人的;学生明知早恋不允许,但他仍然控制不了自己……你是教师,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制止他,大声叫醒他,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错了。你这样做,效果怎么样?你可曾想过,你这种“明目张胆” 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一方面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致当事人于众目…  相似文献   

4.
一名好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还必须熟知心理学,尤其是班主任。如果能掌握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班主任找个别学生谈话时,要熟练地运用心理暗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暗示教育呢?暗示教育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个体或群体发出某种信息,以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运用以下几种心理暗示:情绪暗示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漫延性。若教师情绪低落,则会使大多数学生情绪低迷,不愿与老师交流互动,进而封闭自己;若教师情绪急躁,则会使学生更加躁动,甚至对抗。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优化自己的情绪,时而充满激情、时而亲和委婉,总之是情绪饱满,学生便会愉快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教师应时刻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智力活动状态。“乐思方能思泉涌”,良好的情绪能制造…  相似文献   

6.
世上最傻的事是该记的没有记住,该忘的没有忘掉。最该记的是他人对你的善待和恩惠,这些若不记住,必然毫无感恩之意,为人处事必然难以表示出友好和感恩的情怀,至少是个冷酷之人。而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必然表现出一种仇视,这样下去,不仅自己心理负担太重,而且会导致四面楚歌,以人人为敌,世上最累最苦莫过于此了。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校园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著名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先生走进学校,拿出一份名单,告诉该校的教师,通过他的测试,发现这几名学生特别有潜力将来定会大有成就。教师们接过名单,发现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在他们的眼中是表现平平的,有的甚至是十分笨拙的。教师们惊呆了,想不到这几个孩子身上竟然有如此潜力。连教育家罗森塔尔先生也认为他们将来会大有成就。从此以后,教师们改变了对这几个学生的看法,这几个孩子也从罗森塔尔的话中得到自信,变得积极起来。情况正像罗森塔尔语言的那样,这几个孩子进步神速,很快便崭露头角。几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教师们纷纷对罗森塔尔的预见表示钦佩,罗森塔尔却笑着对大家说明,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是从该校的名册上随便选的,他没见过这几个学生。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测试,这只是他进行的一个心理实验。  相似文献   

8.
罗义汉 《湖北教育》2004,(11):32-32
教师批评学生的方法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暗示是一种巧妙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暗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暗示心理,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达到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产生教育和激励的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培育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  相似文献   

10.
庄琴 《考试周刊》2010,(35):228-229
根据心理学,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其中,对学生的"暗示"可以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消极的暗示是学生心灵的腐蚀剂,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的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有浓重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家。  相似文献   

12.
心理暗示分为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消极的心理暗示负面影响巨大,能造成恶果;积极的心理暗示有促进作用,可以给人生的希望。要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改掉消极的思想模式,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生,我们一般都采用比较直白的教育方式,而暗示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教育方式。有时,适当采用暗示来教育学生,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喜人效果。可能会有教师怀疑:我天天对着学生千叮咛万嘱咐,学生还是不听,如果采用暗示这种比较隐晦的教育方式,会起作用吗?教师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了解暗示法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暗示虽然表达含蓄,但是对人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研究者对一名死刑犯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同意.  相似文献   

15.
暗示泛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给人启示。心理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对暗示有接受能力。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用。脉脉传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是很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教师若当场点名批评,学生可能会产生顶撞行为和逆反心理,使教师和学生都很难堪。若教师能用  相似文献   

16.
17.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动作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暗示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其它信号和暗号等。现在就本人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暗示,身势暗示和书面暗示三个方面谈谈做法与体会。语言暗示著名演说家海因兹·雷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若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学生就会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改掉不良行为。有个调皮学生上课做鬼脸儿,常常逗得班上同学的一阵哄笑。这时我没有急于指责批评,先来了个“叫停”的…  相似文献   

18.
屠红良 《师道》2003,(9):27-27
曾读到一则印度寓言:两个人各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说,我已经喝掉半杯了;另一个说,我还有半杯没喝呢。前者透露了无奈和苦涩,而后者却满怀着希望。由此,我想到了教育。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不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吗?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中,做教师的就像第一个人通常  相似文献   

19.
尹红 《辅导员》2012,(Z2):122+108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接受暗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人群中,妇女与儿童的接受暗示性比男性更高。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比如,孩子在玩具柜前赖着,非要买小汽车不可,躺在地上打滚、撒野。一位妈妈心一软,答应了,这就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下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同样的事情,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耍赖毫不理会,妈妈的行为暗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师道》2003,(5):4-4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女教师,她在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不好,而且总是衣冠不整,浑身脏兮兮的,上课时注意力也不集中。尽管这位名叫Mrs.Thomson的女教师和大部分老师一样,她对着全体学生说:“我会爱你们每个人!”可是她心里却不喜欢这个男孩。她可以尽情地在他的作业本上用红笔画大大的“×”,再在上面写醒目的“0”分。在Mrs.Thomson任教的学校里,教师必须整理学生的成长记实,她把那个男孩的记实放在最后才看。可是当她翻开时,她吃惊了。在评语一栏中,一年级的老师写道:“特迪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