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隐学习的研究为我们构建外语学科的学习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结合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语感培养、词汇记忆以及读写能力等方面的应用,内隐学习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总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有五种历史的形态,包括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作为其中之一,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是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的心理学思想、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方法、心理学技术。这些研究和成果在特定的角度、方面或特定的层次揭示和阐释了人类的心理行为,并为心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内容、十分重要的方法和实用便利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100年来,心理学家致力于人性的研究,试图通过描述、理解人类心理行为活动的普遍规律,进而实现对人自身的控制。然而我们发现,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和心理学家在运用心理学分析人、控制人方面,远远不如官员、商人、作家的观察和经验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心理学界有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实证主义的弊端,其中英国的保罗.凯琳和中国的陈立的批评最值得关注。同时,恢复常识心理学地位、宽容主位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思辩研究、案例研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我们认为,主流心理学应该承认常识心理学,将那些商人、作家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作为常识心理学的组成部分,摆脱话语的霸权,容纳多种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心理学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有三种存在水平,即实证水平、理论水平、常识水平。实证心理学关注的是研究技术,理论心理学关注的是概念与范畴的合理性,而常识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生活。心理学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实证水平和理论水平上,尤其是实证水平,而常识水平被严重地忽略了。心理学必须将三种存在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认知心理学和常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种不同存在水平,认知心理学属于西方主流的科学心理学,而常识心理学则属于本土心理学中水平较低的、习俗的心理学理解,是常人对自身及他人行为的性质、构成、功能和根源的归类、假定、猜想、解释和干预,它使用了大量的日常用语,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排斥门外.但是随着科学心理学在发展中逐渐显露的许多自身发展的不足,特别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生态学效度和共生主义的出现,使科学心理学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常识心理学,特别是常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理论是当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内隐学习理论来探索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7.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识心理学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理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常识心理学有两个存在水平.一是个体化的存在水平,是个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获得的,是个人对心理行为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社会化的存在水平,是不同个体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形成和具有的,个体可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和掌握隐含于社会文化之中的心理常识.常识心理学是普通人心灵活动和理解心灵的指南,是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宗教的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形态。宗教心理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或是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后者既是宗教活动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传统历史资源。宗教中的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信仰心理方面的重要的阐释、以及干预人的心理皈依的重要的方式。这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心理学思想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干预技术。心理学的创新就必须提取宗教的心理学中的资源。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虽然重新受到了重视,但其实质性的研究进展仍然步履艰难.劳丹的解题主义模式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这一模式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定位标准.本文以解题主义为基本框架,从问题与理论的关系、理论的比较和评价等方面来重新思考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有效途径.解题主义的视角对于提升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化心理学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的出现与历史上一直存在的进化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阿纳克西曼德的朴素进化假说、恩培多克勒的宇宙循环理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亚里士多德的生物等级论、拉马克浪漫主义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的普遍进化理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等进化论思想进行分析和梳理,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进化心理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和区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的母体是跨文化心理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个体或群体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下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以获得文化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意义。区域心理学是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展系统的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较大,不同历史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生态区域生活的民众在文化社会心理方面形成了很大差异,研究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和区域心理学是心理学本土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心理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人性”的探讨一直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笔者沿着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这条主线,对其中“人性”的发展规律做了简要的分析,让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更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观问题是理论心理学元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心理学发展、建设及未来走向的指南和航标。它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导致了他们能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以及容纳什么和排斥什么。心理学发展史上,有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超科学观等观点或理念。文化心理学现在对上述心理学“现”批判性继承基础上,主张将心理学置于文化框架中,深入探讨文化心理观下的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者生存方式应有的内涵,扩展实证科学观的边界,从而为心理学带来更宽泛和更具深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格研究的元研究是哲学人性现的探讨,故而笔者从人性观角度来反省人格研究,探索人格心理研究的广阔视野。首先阐述了哲学心理学中人性观的基本命题:身心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和知识来源问题;其次讨论了人格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自由意志对决定论,理性对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整体论对元素论,素质论对环境论。可知性对不可知性;最后集中探讨了哲学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中人性观的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讨论了传统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基础上认为 ,时代精神、实证研究的缺陷以及相关学科的渗透导致了传统心理学的困境 ;在此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存在价值、理论心理学发展的必要性、心理学研究中的整体系统观和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向等方面讨论了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路径 ;最后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心理学的发展中 ,文化心理学应成为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 ,实证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 ,也造成了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一味强调心理学的实证性 ,必然会使其陷入发展的困境。要摆脱这种局面 ,心理学就必须注重 :(1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2 )本土化研究 ;(3)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及其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广义的知识分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知识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有不同的测量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测量不同类型的知识,就可以有效避免“高分低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领域一直存在着忽视伦理价值取向的“技术主义”倾向。从伦理学回归、学科、内容、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等视角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社会心理现象与道德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要把握好社会心理学与伦理学之间存在的结合区域,使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虚拟社区中的青少年行为与心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虚拟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地方。它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让参与该社区的会员彼此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信息。虚拟社区使人们的社会互动超越时空的限制,会员之间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容易导致部分青少年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因此,应教会青少年处理好多元化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明确生活目标,搞好学习规划。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上网也要加强引导,做好适度的规范与约束。各级组织也要加强网络设施的管理,全力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完善的上网环境。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理、经济基础和政治理念共同而有差别地制约着体育利益调整,社会心理制约体育利益调整的相对性、潜在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经济必然性要求下的一种深层次制约因素。任何体育政策的实施必须得到社会心理的支持才能发挥制度的预期效能。体育利益调整只有主动应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和制约,才能够实现人们对待体育利益调整的心理状态由冲突走向更新,保障体育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