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 WTO)是世界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 WTO协议。WTO 旨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扩大世界贸易,增加就业和收入。”(马拉喀什宣言)。WTO 的前身是1948年1月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它是将贸易规则与关税减让合在一起构成的一揽子内容,当时有23个缔约方参加协定签署。从形式  相似文献   

2.
入世:与世界对接的大门已经开启如果说以1999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为标志,象征着中国“复关”、“入世”的漫长旅程已接近了终点,使我们终于站到了WTO的门槛上的话,那么,2001年11月10日,随着中国政府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签署加入世贸组织的全部文件,表明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已经通过了WTO的大门,真正全面进入世界市场经济的轨道。素有“交通规则”之称的WTO三大协议,包括与货物贸易有关的关贸总协定(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相似文献   

3.
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标志着世界知识产权进入了高标准、高水平的国际化保护阶段,知识产权由传统文化领域向国际贸易领域渗透。中国作为“乌拉圭回合”的全面参加方,已经签署了包括知识产权协定在内的一揽协定。本文在TRIPs框架下,探讨对中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4年12月20日,由于少数缔约方的漫天要价和个别缔约方的有意阻挠,中国“复关”的问题未能解决。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作为新的全球性贸易政策的协调机构开始运转。作为过渡,在1995年内,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将并存一年。因此,中国以往与关贸总协定进行的谈判仍然有效,如果在今年内能够结束谈判,中国仍然能以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身分自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究竟谈判的前景如何,中国能否在今年内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新钢铝关税方案,决定对输入美国的钢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此举迅速引起美国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也受到了美国国内一些行业的批评。3月22日,特朗普于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在现场宣布“可能对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与驻美使馆先后展示了坚定的报复  相似文献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善同  翟凡 《预测》2000,19(3):6-11,18
中国自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以来,至今已近13年,其间进行了26次多边工作组会议和数百场双边谈判。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关税、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贸易体制和规则、技术壁垒、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极大努力。随着最近中美关于农产品协议的签订,以及与美国、欧盟等地区新一轮贸易谈判的进行,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会带来收益,也会带来成本,既意味着机会,同时又意味着挑战。本文基于中国目前关于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提…  相似文献   

7.
2001年4月,一年一度的美对台“军售会议”在华盛顿举行。这是美国布什新政府执政的第一年,又是台湾民进党上台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军购,极为引人注目。这一次,台湾海军准备购买4艘美国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并将其列为“最迫切性的优先地位”。台湾这一军购内容立即引起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对,也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是台湾多年梦寐以求的,也是中国大陆极力反对的。那么,“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台湾购得将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持国家崛起的筋骨。”温家宝的报告中对“原始创新”的重视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成为中国科协“八大”期间代表们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会议期间,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为发挥科协作用推动“原始创新”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学会》2006,(5):F0002-F0002
2006年4月25日,民政部民问组织管理局在京召开“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体系”课题委托座谈会,揭晓课题招标结果。来自“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体系”课题主办方、各子课题中标单位的代表、民间组织研究领域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孙伟林局长、廖鸿巡视员、中国基本建设优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11,(2):F0002-F0002
4月8日,青海省召开了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科技工作,部署“十二五”科技工作,安排2011年的科技工作。各州(地、市)县和省直各部门、企业科技部门负责人等130余人参加了会议。副省长高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1916年出生的叶笃正与中国的第一份气候纪录同年。1988年后,作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的叶笃正因其对地球命运的长期关注和杰出贡献,获得了国际气象学界的最高荣誉“世界气象组织奖”。“科技工作如同一出需要众多演员协调表演的戏剧,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研究”,叶笃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40年,叶笃正从清华大学毕业,随后留学美国。1948年,叶笃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得到了一份年薪4300美金的工作。当时,美国的大学教授年薪不过5000美金左右。然而,优厚的待遇并没有将叶笃正留在美…  相似文献   

12.
<正>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号称“经济联合国”,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起,并称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调整大多数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多边协定。恢复我国GATT的缔约国地位(简称“复关”),对于加速我国经济全方位开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对我国经济体制,特别是价格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谢少萍 《知识窗》2007,(11):46-47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超级游轮在首航北美的途中不幸沉没,酿成死亡、失踪达到1500多人的特大悲剧。80余年之后的今天.又连连爆出了惊煞世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复杂的化名折射曲折的人生李立三(1899~1967),原名隆郅,1899年3月出生于湖南醴陵县一个私塾教员之家。从小跟随父亲读古书和古诗词,1915年到长沙上中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6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1927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工人部长。同年7月,中共中央改组,为政治局常委之一。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10日,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美国政府承诺坚决支持中国今年进入WTO。“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意味着中美谈判的突破性进展。我国政府在粮食贸易问题上作了重大让步,主要是我国在涉及小麦、柑桔、肉类进口的动植物检疫管理政策方面做了重要的调整。这个协议签署后,我国农业将直接面对具有极大优势的美国农产品的竞争。我们怎样认识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以及其他产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关心,也有权利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1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可以说是中国电子政务的头等大事。中国政府网的开通,不仅仅结束了中国国家长期无“国网”的状态,也扮演着中国的网络国家“名片”。  相似文献   

17.
在经历了长期高速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转变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提出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文章对中国经济面临的"灰犀牛"和"黑天鹅"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最大的"灰犀牛"是不断膨胀的整体债务和高企的杠杆率,当前的"黑天鹅"是难以预测的外部猛烈冲击。导致"灰犀牛"奔跑的两大潜在因素是经济下滑和利率攀升,而"黑天鹅"通过贸易渠道引爆"灰犀牛"是当前的最大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这次咱们中国老科协召开的四届二次理事会会议与历届理事会会议不一样,这真是‘中办发[2005]9号文件’颁发二周年的一次成果大检阅!”这是参加会议的一位京外理事发出的由衷的感慨。2007年1月12日至13日,中国老科协在中协宾馆召开第四届二次理事会暨四届五次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9.
日本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层次的博弈作出了加入TPP 谈判的决定。在国内层次上,日本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改革政策、在TPP 谈判中要求设置“例外品种”等措施减轻了来自反对派“农协”的压力,并得到了产业界及国内民众的支持;在国际层次上,日本在得到不必在谈判之前事先承诺单方面取消所有关税,与美国确认双方存在应予以照顾的“敏感产品”的承诺的同时,也满足了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农业、美国汽车业界要求的在谈判中维持美国的汽车进口关税、日本以简单手续扩大进口美国汽车等相关诉求。  相似文献   

20.
邱华盛  杨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6):456-458,461,396
1历史回顾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给两国的科技交流带来了契机。特别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国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1979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协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科大)与日本东京大学(简称东大)的合作与交流是该协定确定的项目之一,并于1982年4月正式开始启动。1982年6月,东大工学部部长南云仁一在北京与科大副校长马西林签署了《关于科大和东大工学院间学术合作的规定》,明确“以东大作为据点大学,承担帮助科大建立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