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秉  吴超 《现代情报》2019,39(1):13-19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工作对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安全情报系统是开展安全情报工作的组织保障和实体基础。因此,开展安全情报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根据情报系统的一般特点与功能及安全管理的自身特点,分析安全情报系统的内涵,并提出安全情报系统的定义。其次,根据安全情报的定义与内涵,构建与解析理论层面的安全情报系统的总体模型。最后,构建与解析理论层面的安全情报流程实施系统的子系统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全情报系统是安全管理系统与情报系统进行整体配合与有机协调的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系统与情报系统,其基本框架可归纳为"一个组织、一个情报源、两个机构、两大系统及三大网络"。  相似文献   

2.
李阳 《现代情报》2019,39(5):17-23
[目的/意义]研究面向城市应急管理的情报能力建设问题,既是大数据时代城市应急管理变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智慧应急的重要途径,能够推动应急管理情报支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方法/过程]立足情报能力与城市应急管理之间的逻辑关系,阐释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内涵,从多维视域探讨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时代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的发展机遇。[结果/结论]情报能力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关键支撑。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建设涉及情报资源、情报人员、情报管理、情报技术、情报实战等多方面的内容。目前,应抓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情报治理创新两个方向的发展机遇,支持城市应急管理情报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秉  王渊洁 《情报杂志》2021,40(2):176-181,89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安全情报失误是造成安全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安全情报失误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安全情报学视角,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提出安全情报失误多级影响因素模型。其次,结合情报失误理论,深入分析安全情报失误的影响因素。最后,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造成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情报失误的影响因素包括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三大方面,且每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还可进行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不确定性问题是情报工作中的最大阻力,是情报分析失误的重要原因。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是政治集团之间的对抗角力,呈现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立足国家安全情报视域,研究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我国完善情报分析理论,提升情报分析水平,赢得情报优势和决策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探讨,指出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结果/结论]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各种原因综合导致的,其客观存在且无法消除,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情报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疫苗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跃升为大国之间的正面对抗领域。国家安全视阈的疫苗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使竞争情报的服务对象提升到了国家安全高度,具有典型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研究方法]该文首先分析了疫苗产业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路径;进而从情报理论探析和情报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入手,基于国家安全视阈阐述了对疫苗产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思考。[研究结论]疫苗产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各相关主体应着眼国家安全大局,综合关注产业链内外部条件,明确情报规划目标,高效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提升相关情报产品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贾敏 《情报探索》2024,(4):104-111
[目的/意义]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监狱安全情报工作,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的监狱安全情报工作体系,促进监狱安全情报工作理念转变,推动监狱安全情报分析预测更加精准科学。[方法/过程]分析大数据给监狱安全情报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安全情报工作流程,研究监狱安全情报工作体系相关要素,构建基于大数据环境的监狱安全情报工作体系。[结果/结论]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监狱安全情报信息化系统、监狱安全情报信息综合平台、监狱安全情报保障系统为框架主体,构建大数据下的监狱安全情报工作体系,能够提升监狱安全防控效能,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安全情报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支撑,安全情报失误往往是导致安全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安全情报失误致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提出安全情报失误的定义,并详述其内涵。其次,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分析安全情报失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情报流程,构建安全情报失误致因模型。最后,扼要分析安全情报失误规避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安全情报失误主要由安全情报自身、安全情报环境和安全情报人员三方面原因造成,其产生节点包括安全情报生产、安全情报传递及安全情报应用三个阶段。安全情报失误规避应从适应安全情报属性、改善安全情报环境和理解安全情报人员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明确国家安全情报产品的规范标准,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能够审视并发现国家安全情报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情报产品的规范标准做出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研究方法]美国是当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出台了国家安全情报产品规范性指导文件的国家,在归纳整理后形成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以产品层次理论为评价理论,尝试构建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能够广泛使用的国家安全情报产品规范的评价体系。[研究结论]经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后发现,美国国家安全情报产品在信息源披露以及用户反馈等方面表现不佳,启示我们在相关立法中应加强国家安全情报产品规范的实施细则并建立产品评估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面对复杂的国家安全新形势,需要情报学界拓展与国家安全情报相关的问题领域,发展能够为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提供指导的情报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对情报方法研究的影响有助于情报学界把握学科建设的内容与方向。[研究设计/方法] 使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情报方法研究的相关问题。[结论/发现] 论证了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情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梳理出适用于国家安全治理的常用情报方法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情报方法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风险加剧,对安全治理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作为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基于安全情报视角,分析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内涵。提出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安全情报路径。构建与解析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安全情报角度看,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的基本逻辑过程是“洞悉系统安全态势→生成系统安全态势情报→生成安全治理策略情报→应用安全治理策略情报调控系统安全态势”。安全情报视域下的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模型是安全态势感知子模型、安全态势塑造子模型、安全工作者子模型及安全态势感知与塑造系统子模型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1.
洪磊  朱晓峰 《现代情报》2019,39(11):168-177
[目的/意义] 当今国际社会安全形势复杂,对于警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情报主导警务作为国际中最负盛名的警务改革,有利于深化我国公安情报研究,为提升公安情报工作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外情报主导警务的已有文献,总结相关发展成果,研究其发展规律。[结果/结论] 从历史、基础理论、实践现状和存在问题4个角度全方面展示了国外情报主导警务的研究现状,为国内情报主导警务的相关研究明确了方向和重点,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警务改革、突破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瓶颈。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界定国家安全工作,区分国家安全工作与一般的行政工作,确定国家安全工作独特的研究对象,建构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国家安全学应以国家安全工作为研究对象,风险与威胁构成国家安全工作的本质特征,国家安全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危机性、衍生性等特点。[研究结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政策、国家安全情报、国家安全法学、应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李淑华 《情报杂志》2021,40(1):84-88,149
[目的/意义]安全审查是一项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安全制度,目的是从源头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存在着“重物轻人”的系统缺陷,人的因素成为最薄弱的环节,情报人员安全审查问题亟待加强重视改善、探索制度创新。[方法/过程]将风险评估的理念及方法引入情报人员安全审查中,提出安全审查应当遵循“完全审查”“内外兼顾”“水平区分”“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从审查主体、审查类型、审查间隔、对象分级、风险评估、动态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制度框架进行设计,构建了一套综合、立体、可操作的情报人员安全审查新机制。[结果/结论]这套机制将为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和相关的工作实践提供实用的参考,在实施中可以示范项目的形式试点运行、逐步推广应用,并建立相应的审查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分析情报在引领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过程中的研究热点,能为研究人员充分认识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并为了解当前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利用主题发现和文本挖掘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热点,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情报工作的地位、转型、学科建设和体系构建、服务路径和工具、改革等方面内容。[结果/结论]分析结果得出:重新定位情报服务国家总体安全的作用,智库、开源情报、军民融合、大数据成为情报工作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路径和工具;在情报工作内容和过程方面,面向国家战略决策并以任务聚焦为目标进行机构、领域、区域融合;为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发展和创新,应重视人才培养、情报融合、科学技术,并在情报机制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穆兴天  马文华 《情报杂志》2021,40(4):126-131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美国情报机构监视恐怖嫌疑分子数据作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实践中出现"国家安全"和"个人数据安全""个人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对之研究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方法/过程]以美国《涉外情报监控法》第702条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个人隐私被侵犯的原因,如即情报搜集工作监督不严、问责不力等。规范分析了平衡"国家安全"和"个人数据安全""个人隐私权"之间的法律对策。[结果/结论]研究认为,设立情报监督机构,规制数据使用目的和范围,加大问责力度是平衡国家安全和公民个人数据隐私权的积极面向。  相似文献   

16.
张婷 《情报探索》2022,(2):108-116
[目的/意义]旨在为有效提升公安情报分析效能提供科学、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详细探究了组织支持、感知行为控制、情报知识共享、外部约束性行为各潜在变量与公安情报分析效能之间存在的深层次内在联系.[结果/结论]构建了公安情报分析效能的SEM模型,并基于此提出提升公安情报分析效能的实践应用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夏一雪 《现代情报》2019,39(11):121-127
[目的/意义] 基于舆情大数据进行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为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情报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舆情大数据的社会网络属性,剖析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安全事件特征和情报感知需求,提出基于舆情大数据进行社会安全事件情报感知具有多元、快速、全面、深度的优势。从社会安全事件要素和过程两个方面,构建全要素、全周期的情报感知指标体系。分析基于移动传感网络的情报感知路径,针对情报感知指标进行情报感知,确定"异常→风险→情报"的情报感知过程,并研究情报感知方法。[结论/结果] 基于舆情大数据构建情报感知指标体系并开展应用研究,为网络社会环境下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